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VB教学的分析与实践

2015-12-14 1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对于VB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准确来说,就是先由VB的特点、对象、三要素、语法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入手,用更有新意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并真正理解,然后再开始讲一些控件、结构和过程函数等内容,并用一些相对容易实现的小程序做例子,通过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独立的完成

关键词:VB;初学;基础
  VB是Visual Basic的简称,它是由美国Microsoft公司于1991年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 Windows 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使用VB来编程,学生们不需要去背那些繁琐的大量的代码来完成功能及界面上的状态,我们只需要把系统提供的现成的代表着各种各样功能的小控件拖到主界面上就OK了,这个过程很像是在画画,也很像是在搭积木,在功能上来说,它不仅适合在windows上和WWW网络上的应用,还具有图形用户界面、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多个应用向导、支持动态交换、动态链接技术等特性。不管怎么说,VB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初学者最好用的编程软件”。很多的高等专科和高职院校都把VB做为入门级的编程语言来讲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对VB教学的看法。
  在VB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VB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做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的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对这些新同学来说,大多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初学VB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对它充满了兴趣。但是在接下来的授课和学习中,因为绝大部分同学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没有系统的程序设计思想,并且这门课程会涉及到很多基础性的理论和概念,非常的抽象和枯燥,这样就很影响学生学习VB的积极性,而且越是学到深入,越是难理解其中的理论思想,对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不好,无法上机真正实践,学生们刚开始的那个兴奋劲越来越小,最后对这门课程的畏难情绪高涨,兴趣逐渐消失。由于计算机专业的涉及面广,学生们往往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东学一下,西看一下,非常的茫然,想好好学也不知道从哪开始入手,况且,很多学生学习这门课完全是因为学校安排了这个课,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不过是各种考试,学生们不得不学罢了。学习的目标不正确,更不明白学习VB的真正意义,是学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教师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角色意识不对,虽然有了新课标,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依然是过多的偏重于对概念和方法的单向灌输,缺乏互动,偶而有所谓的“互动”,也不过是看哪个同学要睡着了,叫起来随便问个问题,醒一醒罢了。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授课方式的传统死板,和原来在黑板上写粉笔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只发挥了“显示器”的功能,这种来自教师授课方法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排斥程度。这样的授课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VB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准确来说,就是先由VB的特点、对象、三要素、语法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入手,用更有新意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并真正理解,然后再开始讲一些控件、结构和过程函数等内容,并用一些相对容易实现的小程序做例子,通过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独立的完成,完成后,学生普遍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研究程序。比如说,在讲了基础的函数和控件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加法练习软件,由计算机随机选出两个0-10之间的数,练习者根据这两个随机数,在文本框中输入计算的结果,如果正确,就开始下一道题,如果不正确,就弹出错误提示。这是一个最初级的VB程序设计题目,首先要提醒学生自己思考可能用到哪些控件,打算把界面设计成什么样式(两个随机数要用两个文本框,+和=要用到两个标签,输入答案要用到一个文本框,还要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出题”,一个是“判断”),然后提示学生思考代码设计,并从实现这一功能的角度来考虑代码段,最后进行拟合,错误情况用Msgbox消息框来显示。通过这样的小程序来建立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整体印象。根据经验,对于那些很快做出来的学生来说,不用你下任务,他们会自己在这个设计成功的小程序基础之上,逐渐的添加其它他们所能想像到的功能,并去努力的完善和思考这个小程序的漏洞。
  对于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它: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VB是为了培训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积累相关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并为下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要用渐进的方式学习VB,任何一种设计语言,无非就是变量、函数、条件语句、结构等等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构成。学习VB和学习其它知识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操作性强,只懂得一点皮毛就可以上机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一个知识点,就上机操练一下,学两个知识点,就在机器上试试能不能把两个放在一起做程序,它有什么功能,如果要完整的完成这些功能,还需要加上什么样的功能,这些功能靠什么来实现。实践得越多,发现的问题就越多,程序就越复杂,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靠。
3. 教师本身要增强角色意识,改良授课方式。用孔夫子那样的说教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的计算机教学了。教师要清楚自已在课堂中应该是什么角色,一味的说教,只能被动的让你用“互动”的方式叫醒课上睡觉的同学。
4. 进一步提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的应用,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课件的制作和筛选上,让多媒体教学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只有一个“显示器”的功能。
  实践证明,以上的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可以持续的让学生保持适当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思想意识,和对程序开发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志勇《VB程序设计教程》2008
[2] 王晓敏,徐晓敏《VB程序设计》(第二版)2008
[3] 王方杰《VB教学方法探索》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