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色彩心理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浅析

2015-11-10 10: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多媒体课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教学当中,但是由于制作课件的往往是教学实施者,并不一定具有制作课件的专业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良莠不齐,并不一定都能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本文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在色彩选择与搭配上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所谓课件是教学人员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中的部分直观显示出来,达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的而制作的课堂要件,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即多媒体课件。但是,虽然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使得课件集成了多种要素, 视觉信息仍然是我们从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在观察事物时首先引起人的视觉反映的是色彩,在看见事物的前20秒,人对色彩的注意力约占80%,而且色彩给人的印象能够保持得更久,人们对于彩色事物的记忆效果相比黑白的,前者约为后者的3.5倍,因此,要使多媒体课件达到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色彩心理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1、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在制作课件时,应该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感受到什么色彩后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1.1色彩的冷暖:某些颜色能让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从而使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比如橙色、红色、黄色都带有暖感;而某些颜色如蓝色则相反,使人有寒冷的感觉,相近的蓝、青色调都带有冷感。在相同色相下,一般明度高的色具有冷感,明度低的色具有暖感。纯度高的色一般具有暖感,纯度低的色具有冷感[1]。
  1.2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首先由明度决定,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其次是纯度,相同的色彩,纯度高的感觉轻,纯度低的感觉重。相同大小、形状的物体,白色的看上去最轻,黑色的看上去最重。
  1.3色彩的软硬感: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1.4色彩的强弱感: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有强感;在纯色中,纯度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强,纯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弱,其中,红色给人的感觉最强烈,所以常用于为警示的标志,以加强效果;两种以上颜色搭配的情况下,使用对比度大颜色具有强感,使用对比度低的则具有弱感[2]。
  1.5色彩的膨胀前进感与收缩后退感:相对而言,明度较高的色彩具有前进膨胀的感觉,明度较低的有后退收缩的感觉;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具有前进、膨胀的感觉,低纯度的色彩有后退收缩的感觉。前进、膨胀感明显的有:红色、橙色、黄色;后退、收缩感明显的有:蓝色、绿色、青色。
  1.6色彩的兴奋感与镇静感:蓝色调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定的作用。除了蓝色调外,绿色调也有一部分颜色具有镇静的作用。然而,绿色与蓝色的原理不同,蓝色可以使人的身体得到放松,而绿色则使人从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达到镇静的效果。一般来说暖色是令人清醒的颜色,但淡淡的暖色也有镇静的作用。这与色相、明度、纯度都有关,其中纯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在明度方面,明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明度低的色具有镇静感;在纯度方面,纯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具有镇静感。因此,暖色系中明度最高纯度也最高的色兴奋感觉强,冷色系中明度低而纯度低的色最有镇静感。强对比的色调具有兴奋感,弱对比的色调具有镇静感。
  2、色彩心理学在多媒体课件上的使用
  2.1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直观的视觉感受规律来使课件整体和谐,也就是给人以美感。一般来说,一个课件应该使用统一的主色调,使其具有整体感,但是使用单一的纯色让人感觉生硬、死板,因此往往需要合理搭配使用色彩。
  将所有的色可排成一环形,形成一个容易理解又方便使用的色彩体系,这种色相的环状配列,叫做“色相环”(见图1)。在色相环中距离在15°以内,一般很难区分出来,看作同色相;色相环中距离在 15°至45°左右,称为邻近色相;色相距离在130°左右,一般称为对比色相。色相距离在180°左右的对比,称为互补色相[3]。在色彩的搭配上常用到的是三种:
(1)使用同色相的色彩搭配
  这种方案色相变化不明显,会显得单调,通常要借助于选择性的调整,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色彩的明度或者纯度,比如使用靛色——蓝色——浅蓝,这样的配色方案对比很弱,平滑的过渡,能使外观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
(2)使用邻近色相的色彩搭配
  选择邻近色相,比如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紫蓝色,这样的配色方案产生一定的对比,能让页面外观层次更为丰富,表达的涵义更为细腻,也更为耐看。这也是平常用的最多的配色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让搭配的色彩具有相近的明度和纯度,这样在色彩之间能形成变化的平衡。
(3)使用互补色相的搭配
  这种方案是采取强对比的方式,如红与蓝绿、蓝与橙黄。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程度,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吸引人们的视觉焦点。在运用同色相、邻近色相配色时,如果如果感到缺乏生气,可以恰当地使用补色。互补色相对比的特点是鲜明、充实、有韵律感,但是也容易产生不协调、杂乱、生硬等缺点,所以在选择时要慎重。
  除了选取和搭配色彩,要使课件页面和谐,还必须遵循视觉规律来放置色彩,比如:将有重感的色彩放在页面底部,有轻感的放在上部,这样符合人从上到下的观察习惯,能产生稳定、踏实的感觉;在局部范围,将具有弱感的色彩用于大部,而将有强感的色彩用于局部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这样能让人在观察时将视觉落点放在重点内容上,显得主次分明。
  2.2课件的色彩配置,不仅要合理搭配,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作为辅助教学的元素之一,它还应当起到帮助内容理解,促进内容记忆等更深层次的作用。因此,还应注意根据不同的讲授内容、讲授对象、场合以及特殊情况来选择和搭配色彩。
  (1)针对不同讲授内容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不 同的内容被套上一个模板使用。模板使得课件的外观设计变得简单方便,但是不加选择地滥用,使得页面给人的直观感受与内容的逻辑关联分离甚至背道而驰肯定是不能达到我们使用课件的最佳效果的。好的配色方案应该是配合人们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制作科技类的课件时,主色调多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这是因为此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理性的、逻辑性的思维来理解、掌握,使用给人的心理带来镇静效果的蓝、绿色能带来帮助;如果是艺术类的课程,那课件往往选用对视觉冲击比较强烈的色彩搭配,以达到发散思维,加强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效果。
  (2)针对不同讲授对象
  虽然前面我们提到的色彩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色彩对不同的人刺激的效果还是有差别的。首先,不同年龄的人对颜色就有不同的喜好,一般来说,儿童喜爱鲜艳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另外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使人对色彩的喜好千差万别,比如:体力劳动者往往喜爱鲜艳的、成补色的色彩,脑力劳动者则偏爱淡雅色、黑色等调和的色彩。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了解讲授的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来选取色彩,这样才能让课件在使用时能够发挥出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3)针对不同场合
  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察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特点。在近距离或者小范围内观察事物,比较容易产生压迫感,时间较长以后会产生疲态;而在远距离或者大范围的时候,容易产生吃力感,时间长了也会失去兴趣。因此,在小的会议室、教室使用的课件,应该使用一些低彩度的蓝色、蓝紫色等,这是因为这些颜色使事物具有收缩、后退的效果,可以减轻压迫感;而在大礼堂、广场使用的课件,则应多使用高彩度的红色、橙色、黄色等使事物具有膨胀、前进效果的色彩,使整体效果看上去更舒适。
  (4)针对不同环境
  由于色彩心理还与社会心理有关,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下,人们的色彩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会不同。比如红色,有的人认为它代表活力、喜庆、幸福,看到它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但是在某些国家、民族,红色代表血腥甚至邪恶,看到它只会引起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如果在课件配色时,没有把大的环境考虑进去,可能会收到与预期相悖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需要综合多种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工作,讲授者应该不仅仅是熟悉自己的讲授内容,还要在处理课件这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时,使其充分发挥出特有的优势,让其最大化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价值。美化课件的外观,有效地提高课件的审美价值,并使课件能更有效地促进知识的传递,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观念和技巧,应该成为教师备课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蒋文彬,色彩的心理影响及其在课件设计中的运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4,19(6),114-115
[2]邢琦,论多媒体课件中色彩设计认知价值之实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6-129
[3]赵国成,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22-5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