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探讨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工作中的

2015-09-02 09: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摘要:分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检验、检测、校准实验室,通过提供准确数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科学的技术服务。提供准确数据的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推进实验室技术进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并有效监督是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本文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角度对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实验室资质认定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后,原国家计量局成立各级产品质检机构,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1987年“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对质检机构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为计量认证(CMA)。80年代中期,原国家 标准局设立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产品实施质量抽查,1990年,原国家技监局发布“标准法实施条律”,明确对此类机构的规划和审查为审查认可(验收)(CAL)。这就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一个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能设计一套能符合实验室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的数据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3.2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使用软件开发技术和WEB应用技术,建立一个可以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图1.1为此结构流程图,此数据库的各个子系统包括:
   (1)接受客户委托子系统:从接受客户委托开始实现系统流转。
   (2)委托信息录入子系统:当客户前来实验室提交委托检测申请时,实验室收样员首先要看客户委托检测的项目是否在实验室资质认定通过的项目范围内,如在范围内,就接受客户委托,录入客户委托信息,选择相应的项目模板,并生成相应的任务信息;如不在范围内,就拒绝客户委托。
   (3)任务单子系统:接受客户委托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任务单,检测人员依据本实验室授权自己开展的检测项目,领取相应任务单,从而执行相应检测任务。
   (4)检测原始数据录入子系统:检测人员领取检测任务后,对样品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原始数据结果录入系统。在录入数据时,依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项目模板、委托编号进行数据录入,在保存检测原始数据时,系统将依照该项目对应标准的规定,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判定出检测结果,并生成检测报告。并将该报告流转到相应的校核人员的任务表中。转到报告审批人的任务单中。
   (5)检测报告校核子系统:校核人员在选择相应的委托单编号,依据标准,对最终生成的报告进行校核,若确认报告有问题,将报告退回检测人员或收样人员,若确认报告无误,则将流转到报告审批人的任务单中。
   (6)检测报告审批子系统:授权签字人在选择相应的委托单编号,依据标准,对 最终生成的报告进行审批,若确认报告有问题,将报告退回检测人员或收样人员,若确认报告无误,则签发报告。
   (7)检测报告打印子系统:检测报告打印员选择相应的委托单编号,打印出已审核的报告,并将报告交付委托检测单位。

 


                    图 1.1 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4. 结论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计算机技术帮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有能力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灵敏地做出有效地反应,同时也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