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23-12-05 20: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大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帮助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正确应对复杂环境问题与争议、促进学生自身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采用英语教学的《环境学》课堂上,针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采取了四种方案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是环境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性和开放性;二是设计主题辩论的环节,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公正性;三是课后批判性思考问题解析,从不同学科深度解读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和预见性;四是引导学生进行苏格拉底式提问和进行日常思维练习,拓宽课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途径。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环境科学;环境争议;苏格拉底式提问


  一、环境人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一个环境问题可能引发政府、环境学家、企业、社会个体等各个层次的热议,并可能产生巨大分歧。比如,全球变暖是一个很热络的话题。在2006年,前美国副总统戈尔拍摄了全球变暖纪录片《aninconvenienttruth》(《不可忽视的真相》),作者也因此獲得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而此后,英国电视节目BBC播出了马丁·德金(MartinDurkin)拍摄的《theGreatGloba


  lWarmingSwindle》(《全球变暖的大谎言》),用列举数据,采访科学家的方式,试图说明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动引起的,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无关,相反,是环保主义者在以此名义干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次争议表明,全球变暖并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也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持有相同的观点。或许全球变暖学说就是真理,但真理的产生必先经过一连串的质疑和否定,才体现出它的“真”[1]。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但同时,人们也会在同一问题上听到多种不同的声音,脱口秀的评论与反评论,多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保持自身头脑冷静、秉持深思熟虑、审慎的思考态度,积极训练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智地审验到底哪种观点是对的,培养和平商议与交往的技巧,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融入社会,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批判性思维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2]。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偏见、欺骗、迷信和对我们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误解。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人生困惑、完善人生并改善人生,接受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人不会自乱阵脚,只有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培养出合格公民的教育[3]。


  文章作者在教授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环境学》时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Environmentalscience:astudyofinterrelationships》,该教材的前言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在正文每一章结束后都会列有多个批判性思考问题作为练习[4]。教学期间采用的另一本参考书《Environmentalscience:aglobalconcern


  》,其重要章节“学会学习”(Learningtolearn)也将批判性思维列入学习内容[5]。可见,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6]。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衡量本科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也是研究生入学检测的主要目标。


  二、如何培养环境科学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环境工作者面对的环境问题必定会涉及受害的弱势群体,他们有挑战权威、公开有权势的人操纵弱小群体的勇气,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他们也会一直努力获取最为全面的观点,不希望任何观点受到压制,能够在异见和主流观点中取得平衡。在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上,学习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大量的思维训练学会如何在日常思维实际中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2]。


  在《环境学》英语课堂上,根据英文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案例分析


  环境案例分析(Issues&Analysis),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科学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路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性和开放性。


  2007年12月18日美参议院通过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7],该法案要求在2022年到来之前,乙醇的使用量必须提高至每年360亿加仑,这是目前乙醇生产量的5倍。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参议员都认为该法案既有益于改善环境,又能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独立,满怀热情地支持该法案。但对该法案持反对意见的人们陈述了部分非理想的现实,从批判性的角度来说,似乎更为有理:燃烧乙醇[8]并不比燃烧汽油清洁,乙醇也不比石油便宜。美国所有的商业乙醇燃料都用玉米粒制造,采用能量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真要改变汽油的消费现状,就需要占用大片目前的耕地来种植玉米加工乙醇,这将严重扰乱全球的食品价格。一些研究表明,炼制一加仑乙醇所耗用的能量,甚至高于它燃烧时所提供的能量。同原油—汽油循环比起来,玉米—乙醇循环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今,全球社会上有关环境与能源的案例不计其数,通过阅读环境案例,学生们可深切体会到现实世界与当今问题涉及的复杂性,并采用多视觉、多角度地分析环境问题,自觉地使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怀疑与独立的精神,把握处理问题的准确性与相关性。


  (二)主题辩论设计


  《环境学》的what'syourtake?功能单元提供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支持问题的一面和发展的论点,支持他们的立场。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具体的如:在美国,乙醇燃料比汽油便宜是因为它是由联邦政府资助,此外,农民接受补贴种植生产乙醇的玉米,政府是否应该补贴生产燃料的乙醇?选择一方或另一方发展的争论支持你的观点。学生可以选择支持补贴,或者不支持补贴并给出支持的理由,发展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黑板上随时记录下双方的辩论关键词,为同学们整理思路和提供引导,如表1所示。


  在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时,可以教导同学们对自己问如下的问题:1.这个复杂问题包含了哪些领域的问题?2.论辩对方考虑了问题中的所有相关领域吗?3.在论证这个问题时,我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的领域?


  另外,文章作者还采用了其他文章与文献[9-12],通过两篇对立的文章呈现争议。辩论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学生会倾向于记住与他们态度一致的文章来参与讨论,同时还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多数时候,教师难以避免暴露自己的选择或态度,而基于科学的方法和问题的复杂性,教师必须公正地考虑到所有的意见。通过课堂尝试,发现多数学生不能做到综合地看待一个环境争议。哪一方是正确的答案?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有些问题可能经过已百年后也不能得出合理答案。学生应该在没有教师影响的情况下查找、阅读、思考、讨论相关文章,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主题辩论的模式,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公正性以及换位思考的同情心。


  (三)批判性思考问题


  许多环境问题都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合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照顾到多方利益,妥善解决,这就需要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在《环境学》教材每一章节结束后,会给出一些批判性思考问题(Criticalthinkingquestions)供学生思考,这项练习要求学生能够评价问题中的信息,在网络上查找具有代表性的环保主义者、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人的多方观点,并组织整理信息,做出思路图,得到自己的结论。投稿广泛查阅文献,从自然科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深度解读环境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和预见性。


  在此项练习中,保证同学认为自己做到了:1.找到正在研究信息的重要部分。2.使用不同的策略和好的思维来决定资源是否可靠。3.利用自己的知识做出推论,得出关于信息的结论。4.检验以查看我的推论是否正确。5.更多地了解对我来说新的思想观点和概念。6.能在说话和写作中清晰地解释意见,并给出好的理由。


  (四)成为苏格拉底式提问者


  除了课堂上的環境案例分析、辩论与章节后的批判性思考问题练习,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浪费的时间,认真阅读批判性思维训练教程,每天解决一个问题,按教程将思维标准内化,坚持做思维笔记,练习思维策略,重新塑造性格,改变自我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关注自己的情绪,分析群体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在课堂或者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将简单的提问转向深度的、系统性的“苏格拉底式提问”,通过构建理解的逻辑系统获得洞察力。尽可能去理解所说或所信事物的根本基础,并且通过更深入的问题弄清这些基础的含义。例如:你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你能详细地向我解释你的推理过程,从而让我更全面地理解你的观点吗?尽可能找出与其他观点相互依存、不能单独自证为真的观点。找出观点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如: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为什么X或Y却不是真的呢?尽可能用不断完善的需求对待所有观点。如:你能够详细阐释从而让我更好地理解你吗?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和涉及领域的复杂化,环境科学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论基础与专业实践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面临环境争议时,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环境工作者摒弃个人情感与偏见,准确地使用概念,从不同学科角度系统地论证和解释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当事人的背景,做到求同存异,努力获取最为全面的观点。在《环境学》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辩论、批判性思维问题和苏格拉底式提问练习,可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凤华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