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环保论文的写作手法范文解析(10篇)

2023-12-10 14: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一篇:电力节能环保经济调度研究


  电力作为社会主要二次能源,其生产方式决定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和环境的破坏程度。那么如何在稳定供电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维持与稳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电力节能环保经济调度作为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分别从节能环保与提高经济水平方面,谈一谈电力企业的调度措施。


  一、电力调度中节能环保措施

  (一)科学的安排电网调度

  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电网的运行情况科学的安排电网调度。首先,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分析电网的经济运行情况。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电网运行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对电网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检修情况,供电情况,电网损坏情况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且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制定解决措施。通过对电网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可以使电网在最经济的形式下运行,从而能够做到节能降损。


  (二)提高电网负荷率

  首先,加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它是电网负荷的监控与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合理地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对发、供电计划的编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预测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良好的负荷预测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电及网络运营成本,更好地为地区电力市场的发展铺平道路。负荷预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安排短期设备维修即目前的每月调度检修计划。②制定周、日发电计划。③网络安全分析


  (三)灵活调整变压器的容量

  农村与城市中的电网,他们两者之间的规律完全不一致。农村电网中,用电负荷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配电变压器出现的空载以及轻载的时间相当的长。所以要针对性的选择,并且合理的使用配电容量。在城市中,用电高峰期的时候出现负荷量就十分嚴重了。所以就应该根据城市的用电情况,及时调整和对电源的地方得到增加,让配变的工作在范围之内。


  (四)合理的配置电网设备

  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能量耗损的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的配置电网设备。首先,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大负荷作为标准合理的配置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合理的配置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可以根据用电情况及时进行切换调整,将变压器合理的配置成最大负荷和低负荷,能够有效的提高变压器配置的使用率,能够有效的降低变电器造成的能源损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其次,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合理的配置各相负荷。由于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因为输电线路合成漏电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能源消耗较为严重,导致电流动作保护无法正常运行。输电线路出现损坏是由三相负荷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的出力大大降低造成。因此,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用电情况合理的配置各相负荷,尽可能的使三相负荷保持平衡。这样才能避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出现问题造成大量能源耗损。再次,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科学的选择计量装置。由于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设备。因此,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该选择好计量装置。以前,电力系统使用的计量装置通常是高耗能、精确度较低、误差较大,效果不好。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涌现,电力系统应该采用精度高、灵敏度高、耗能小、误差小的新型计量装置,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水平的调度措施

  (一)改善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情况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很常见,同时他也是最费电的一种设备,如果我们能够降低它的能量损耗,那么对于电力系统的经济运作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关于我国电网运作过程中的变压器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有的时候就会造成超出标准范围的现象,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一点,在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开、关的往复操作,这样能够减少其对于能量的损耗,使其一直处于经济的运作状态。在使用变压器之前,明确其使用章程,确保其畅通、合理的运作。第二点,对变压器的操作方法要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变压器进行操作,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人会采用一台变压器,认为这样损耗小,与此同时,他们还倾向于容量小一些的变压器,这样也能够使能量的损耗得到降低。但实际却正好相反,这样的操作行为不但不能够使消耗减少,还会使能源的消耗变大,严重影响变压器的经济运作。所以,在我们选择变压器的运作方式的时候,要经过严格的实际计算和分析,选择适当的运作方式,以实现运行效果的最优化。


  (二)适度提高运行电压

  电网功率损耗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损耗,另一方面是可变损耗。线路导线和绕组的功率损耗与电力平方呈反比,与变压器铁心损耗呈正比。电压适当的提高,损耗就会降低。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降低电网的损耗。一般的电力调度中电压的控制主要实施逆调压的方式来对电能质量进行调整,从而减少输送的电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网的损耗,提高了设备的传输效率。此外还要加大电压的监视力度,在高峰时段实施主变分接头的调整,提高电网电压,在电压低谷阶段,如果电压高的话就要调低电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供电质量。


  三、结语

  电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形式,也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电力节能环保经济调度不仅是电力工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之举,也是推动自身发展、革新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电力行业乃至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因此,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国家政策对电力市场调度进行改革,向节能环保高效的经济模式靠拢。


  参考文献:

  [1]谢智欣.电力配电网损耗分析及降损节能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30-31.

  [2]王立军.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09:98-99.


  来源:企业文化 2017年20期

  作者:陈文蕙



  第二篇:当前形势下电厂环保设施优化改造及节能思路


  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等都发生了转变,对环境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则必须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且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环境保护任务得到落实,切实改变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传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济效益的关注程度太高,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厂是电力行业中的主要生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较多,传统的粗放化管理方式中,有的工人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将废水排放,或者经过简单处理之后排放,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十分严重。当前环境保护已经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面临了一些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尤其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累积,对环境改善以及污染治理带来的阻碍很大。对于电厂生产而言,必须要结合当前环境保护要求,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进行优化,采用节能环保理念,促进电厂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除尘器优化改造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如果不能对粉尘进行控制,粉尘直接排入大气中,会对大气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例如某电厂处于城市郊区,周围村民向相关部门反映,电厂生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导致村民外出不便,而且引发呼吸道疾病,相关部门着手对该电厂进行调查,发现该电厂的生产规模不大,其中的除尘设备比较老旧,依旧采用电除尘、布袋方式,除尘效率低,虽然该电厂的生产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对粉尘的处理不及时、不全面、不彻底,因此导致粉尘四处飘散,对周围居民产生严重影响。相关部门责令该电厂必须要进行整改,对除尘设备进行优化,并且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对该电厂的除尘效果优化有一定帮助。


  在改造过程中,该电厂对电场的高频电源以及高压复合脉冲电源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了电源的工作效率,使得除尘器的工作效率提升,除尘器工作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具体的负荷情况、粉尘排放的浓度等参数的变化来进行调解,例如使用节电模式、相邻机组实施低负荷时穿插进行输灰等,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电除尘器、输灰设备的耗电率,而且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使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电灰斗、绝缘箱等也可以达到除尘目的,但是这些方式中的能耗较高,而且设施的损坏率较高。可以借助电厂辅汽联箱等低级汽源进行蒸汽加热或者辅以热风改造,达到节能与除尘的双重目的。


  二、脱硫设备节能优化改造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这种气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必须要经过有脱硫处理,确保其他没有危害之后才可以将其排放。某电厂目前使用的脱硫系统氧化风机为罗茨风机,配套的电机规格为6kV,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这种脱硫系统以及脱硫工艺的功率大、耗电率较高,而且脱硫的效率不高。该电厂的生产模式正好反应出我国当前电厂生产的总体现象,由于近年来电厂电煤质量下降,因此大多数电厂的掺烧比重也在不断的升高,为了维持电厂的经济效益,有的电厂在燃煤种类以及设计上出现问题,而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排放物的不达标,对电厂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生态环境,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针对节能环保生产要求,电厂必须要进行脱硫设备的改造、节能优化,从而提高脱硫效率。以该电厂为例,在脱硫系统和工艺改造过程中,以节能优化为原则和目标,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改造重点

  对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而言,其改造的重点是吸收塔的吸收和氧化环节,针对该电厂现有的脱硫系统的工作情况可以看出,流速不正常、雾化停留时间不恰当等,都是在脱硫系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硫分和烟气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吸收塔的液气较低,雾化区停留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烟气量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吸收塔内的流速较高造成的。因此,在对脱硫系统和脱硫工艺进行改造的时候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确保脱硫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对这两个比较尖銳的问题进行解决之后,还可以考虑经过改造之后脱硫处理的气体中含硫余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再采用其他的辅助配套设施进行处理,如果其他的辅助设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也要对其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脱硫系统的全面优化改造,提高脱硫效率。


  2.脱硫设备改造方案

  第一,对原来的吸收塔进行提效。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优化改造主要从提高原来的吸收塔的效率着手,对吸收塔中的流速进行合理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对燃煤硫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吸收塔可以正常运行,其排放量要额不会出现不达标的情况,脱硫的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另外,还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提升喷淋液气比,有助于实现增加喷淋层或者是对单层喷淋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脱硫效果。对原吸收塔进行提效,可以通过高原塔浆液槽或采用塔外氧化槽方式对吸收塔中的浆液氧化停留时间进行增加,并且依靠这种方式对增加喷淋量后浆液氧化停留时间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这种改造方案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脱硫率,因此要对原来的吸收塔进行保留,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对吸收塔进行改进,设计新的吸收塔,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第二,单塔双循环。该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引进了德国诺尔公司发明的双循环单塔,这种脱硫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湿法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个吸收塔的完整周期中完成对烟气脱硫,其中脱硫的效率大约为30%-70%,其主要的作用是对亚硫酸钙的氧化效果进行保证,并且能够提供丰富的石膏结晶时间,提高石膏的质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单塔双循环系统如图一所示。


  单塔双循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烟气系统、吸收塔、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与其他的脱硫工艺相比,除了吸收塔有区别之外,其余的系统组成部分基本相同。从上图可以看出,当需要处理的烟气进入吸收塔之后,烟气首先与下循环喷淋管喷出的浆液进行逆向接触,浆液经过冷却、洗涤之后可以对一部分二氧化硫进行脱除,然后经过碗状集液斗的导流叶片可以进入上吸收区,在上吸收区烟气可以与上循环喷淋的浆液发生作用,从而使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彻底清除,经过脱硫处理之后的烟气清洁程度很高,基本满足排放要求,将清洁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雾滴后,再从吸收塔的上侧引出,经过烟囱排出。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去除,主要分兩级完成,其中集液斗可以将脱硫区分成上下两个回路,在集液斗中由于设计了导流板,因此吸收塔中的气体可以经过集液斗整流,使得气流的分布更加均匀,气液接触良好,减少了传统的单循环中的死角问题,使得吸收塔的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第三,双塔双循环改造。双塔双循环工艺是在单塔循环技术上改造之后的一种全新技术,双塔双循环工艺如图二所示:

  双塔双循环工艺系统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在电厂运行过程中一般不会采用并联的方式,因为并联会使得机组的工作负荷增大,在处理烟气的时候烟气分配不均匀,因此对烟气的处理质量产生影响,所以通常都采用串联方式,通过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分别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汇合。由于该系统中有两个吸收塔,吸收塔的工作效果不一致,反应条件不相同,其烟雾的排放效率不同,因此对双塔进行同步控制是该工艺的重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中的一级循环中可以对烟气中的一些杂质进行去除,例如部分二氧化硫、灰尘、HCL、HF等,从而减少这些杂质对二级循环带来的影响。二级循环是一次更加深入的循环,在双塔双循环工艺中,石灰石的流向是先进入二级循环,再进入一级循环,由于存在两级工艺,所以延长了石灰石的停留时间,尤其是在一级循环中,PH值较低,石灰石的停留时间增长,则可以提高各种颗粒粉尘的溶解速度,降低系统的电能损耗的同时,提高对烟气的处理效率。


  该电厂在脱硫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具体的改造方案如下,首先对烟气系统进行改造,对8号脱硫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进行改造,对2台引风机的出口混合烟道膨胀节后至吸收塔入口之间的烟道进行改造,将8号脱硫出口净烟道进行拆除,并且对烟囱进行封堵,防止气体溢出,然后将7号脱硫吸收塔的净烟气出口至烟囱的烟道进行拓宽改造,在7号与8号吸收塔之间新增了烟道冲洗装置,防止烟道中的粉尘堆积影响烟道的流量和流速。对吸收塔系统进行改造的时候,对原来的7号与8号脱硫系统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泵体及电机进行更换,采用了直联式循环浆泵,提高了循环泵的工作效率,而且将原来的吸收塔一侧的进式搅拌器更换为进口的EKATO产品,原来的一级吸收塔中的脱硫氧化风机依旧保留,对二级吸收塔中的风机进行更换,而且新增中间石膏旋流器。对于吸收剂制备供应系统的改造,主要是从改造石灰石供浆泵的角度出发,经过改造之后的供浆泵采用一运一备的运行方式。


  经过改造之后,其处理效率有了很大成都的提升,对8号机组进行检查,发现经过7天的实验运行,脱硫效果提升很多,而且运行过程中各个参数都正常。8号机组具体的参数如表一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实验期间,双塔双循环系统的脱硫日平均效率达99.3%以上,出口净烟气SO2平均排放浓度为每立方米22.43mg,比原来生产工艺中的每立方米50mg的标准要低很多。而且在运行过程中石膏含水率均在10%左右,没有发生因为浆液氧化不足出现石膏腐烂的现象。


  三、废水处理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水,对废水进行处理是节能环保生产理念下电厂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第一,脱硫废水,当前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脱硫装置的使用,产生的废水比较多,脱硫装置虽然可以对二氧化硫进行处理,但是废水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这些废水中含有硫,水质比较特殊,不能直接用于电厂生产,更不能将其直接排放,必须要经过处理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之后才可以外排。不同的地区对水质排放标准的要求是不相同的,例如一些重点保护区域的COD、氨氮、BOD5、SS色度和动植物油的排放浓度限值为50mg/L、5mg/L、10mg/L、20mg/L、30倍和3mg/L。因此,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经过处理之后的脱硫废水,也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对于电厂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而言,一般应控制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0mg/L。在电厂脱硫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很多微细悬浮物、含盐量高,而且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处理难度较大,可以采用中和-沉淀-絮凝等工艺或者电絮凝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对于电厂中所有的脱硫工艺废水,都要进行软化和蒸发结晶处理,并且要预留处理接口,满足水处理要求。第二,捞渣机冲渣水,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炉渣冷却会带走一定的水分,从理论上讲,每一吨炉渣冷却后带走和蒸发的水分为0.4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些水分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目标,捞渣机冷(冲)渣水就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当前很多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冷渣水一般都当做废水直接排放,损失比较严重,而且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改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这些冷渣水可能不满足废水排放标准,对此要进行改造,可以采用闭式改造方式,经过换热器或其它降温方式,采用捞渣机体内冷却循环,实现对冷渣水的循环利用,确保冷渣水不会外排。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实现节能生产是电厂发展的方向。在电厂生产过程中要对各种设施进行优化,对系统进行改造,从而不断提高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水平,防止各种废弃物直接排放带来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可持续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健.当前形势下电厂环保设施优化改造及节能思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

  [2]魏宏鸽,徐明华,柴磊.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2016(10)


  来源: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作者:苗若栋



  第三篇:如何构建企业安全环保文化


  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建设不足,是目前船舶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很多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环保意识不足、安全环保优秀人才稀缺、生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从而阻碍了船舶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借鉴了该公司在企业安全环保文化中一些较为成熟的做法,从而初步强化了对于安全环保意识、优秀人才、生产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關注度,力求能够对如何构建安全环保文化提供思路和经验。


  一、当前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安全环保意识不足

  当前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于,企业安全环保意识不足。在市场经济竞争逐渐加剧的情况下,过于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几乎成为了很多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目标。而相比之下,企业安全环保意识淡薄,割裂了安全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降低了船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安全环保优秀人才稀缺

  企业安全环保优秀人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开展。第一,企业人才不具备安全环保的能力,加上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精通,导致他们难以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不少企业员工缺乏对安全环保的理性认识,认为安全环保和企业经济发展不存在相关关系,因而放松了自身安全环保意识,这极不利于船舶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科学化的生产管理制度

  在很多船舶制造企业中,由于缺乏科学化的生产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安全环保文化构建缺乏理论基础,影响了生态型企业的建立。第一,从制度层面来看,不少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欠完善,特别是缺乏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制度的建设,导致安全环保缺乏理论基础,不利于企业的生态化发展。第二,在对企业人员的管理上,忽视了对于人本地位的关怀,降低人员归属感,从而导致他们过分追求经济指数和工资系数,根本无暇顾及企业安全环保,这对于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构建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如何构建企业安全环保文化——以船舶制造企业为例

  (一)强化宣传,提升企业安全环保意识

  塑造健康的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就必须要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强化员工对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认同感。首先,注重对员工的引导,使之将工作与安全环保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能够自觉地践行安全环保要求。其次,善于借助于多元化的宣传手段,来有效推广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可以通过播放企业安全环保宣传视频、印发安全环保宣传手册等,来进一步地加深人员对于安全环保文化的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安全环保意识。此外,还应该积极向优秀的船舶制造企业学习,比如到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通过交流来认清企业安全环保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更好地实现正面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塑造。


  (二)人才培养,增加安全环保教育投入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企业人才的参与,要想有效构建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就必须要注重人才的环保教育投入,全面提升人才的环保素质。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地方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在船厂设备硬件更新换代后,就有计划对职工技术素质提高进行“安全环保教育投入”,从而在较短时间,组建出自己的生产安全、生产环保、企业安全管理等人才,形成企业新安全环保资源,并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因此,大多数的船舶制造企业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一是可以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人才的环保意识和责任观念,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其中;二是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使之掌握更新的技术,以技术驱动来带动企业安全环保,从而来促进船舶制造企业朝着健康的态势前进。


  (三)制度建设,全面优化生产管理方式

  全面优化生产管理方式,并建立科学化的企业安全环保制度,是构建安全环保文化的重要保证。第一,对于企业生产来说,应该建立安全环保生产管理体制,积极做好企业安全环保顶层设计,从宏观上制定横向、纵向的管理制度,来促进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塑造。同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上述的管理制度进行活动开展,确保生产与安全环保工作的同步进行。第二,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人是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塑造者和践行者,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关注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企业归属感,不断地来唤醒他们内在的安全环保自觉性,从而成为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一部分,这对于引领企业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企业安全环保的理念,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构建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必须要强化宣传,提升企业安全环保意识;加快人才培养,增加安全环保教育投入;制度建设,全面优化生产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促进船舶制造企业朝着生态化、环保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海国.企业文化在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科技创业家,2013(11):232.

  [2]孙强,周鹏.关于构建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255.

  [3]李志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安全文化建构[D].大庆石油学院,2008.


  来源:企业文化 2017年15期

  作者:杜育明



  第四篇: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探讨


  1导言

  超滤技术是介于微滤技术与纳滤技术之间能够将溶液净化和分离的一种膜分离技术;超滤膜能够有效的将悬浮颗粒以及胶体物质进行分离,还能有效的去除虫类、藻类以及细菌、病毒、水生生物,彻底的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等处理;超滤膜技术比传统的滤膜技术更加的精细,净化的效率更高,具有非常良好的优越性。因为性能优越,使其主要的应用在了净化饮用水、回收生活污水以及含有油、在对海水淡化的处理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超滤膜技术对于环境工程中的水处理应用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


  2滤膜技术的原理

  简言之,超滤膜技术就是通过现将溶液进行过滤分离之后,在对其进行浓缩处理的污水处理过滤技术。具体来说,超滤膜技术有两方面的原理:第一是超滤原理,超滤原理就是通过设置一层较为特殊的过滤膜,使得溶液中杂质、分子较大的颗粒物质、藻类以及病毒等无法顺利通过,但是溶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以及分子较小的物质能够顺利的通过进而成功到达膜的另一侧。同时,超滤原理还需有压力的存在溶质的所有物质才能够全部都向过滤膜靠近。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滤技术也随之得到优化。目前的超滤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单层膜转变为现在的多层过滤膜,显著的提升了过滤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多层过滤膜还能够增加过滤的科学性,使得过滤的更加彻底。第二种是微透原理,通常情况下利用超滤膜技术能够截留的分子数量范围大约在50万到500万,分子的直径一般在0.002到0.100微米。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在微透原理中能够顺利通过过滤膜的只有水与无机盐等较小的无污染物质。由于超滤膜技术既能够实现对污水中杂质、颗粒物进行全面过滤,而且还能够对无水中的藻类、水生物以及病毒等物质进行深层次过滤,过滤的效果十分显著。


  3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的应用

  3.1饮用水净化

  现今工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超滤膜技术在净化饮用水方面有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的不断排放,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环保、生态保护专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饮用水的水质关乎着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因此,饮用水的净化和处理问题便成为了饮用水工程的重中之重。符合标准能够被人们饮用的水源,其中的细菌、悬浮物、真菌、微生物等含量要在正常值范围之内,超滤膜技术能够有效过滤和净化饮用水中的杂质,甚至可以去除水中微米级颗粒。传统水处理技术无法净化和处理应用水源中的纳米级颗粒,但超滤膜技术可以轻松做到,有效的提升饮用水的水质。


  3.2含油废水的处理

  由于超滤膜技术自身的化学特性可以有效的处理含油废水;含油废水包括浮油废水、散油废水以及含乳化机油废水这三种;浮油废水与散油废水的处理难度不大,处理起来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通过机械化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效果也非常的好,比如说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去油、凝聚沉淀以及进行油水分离等技术方法都可以有效的进行处理,可以将原来废水中的油分处理到最低;含乳化剂油废水的处理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一点,这是因为乳化油中有很多活性剂与有机物质,油在水中属于微米离子大小的形态,这样的情况下很难用机械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运用超滤膜技术却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污水在通过超滤膜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过滤掉油分,还能去除被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以及一些生化需氧量,这样就能够再将废水进行处理之后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3.3电镀废水的处理

  在进行电镀工业生产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完成电镀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铬等重金属,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直接排放还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好电镀废水的处理工作。电镀废水中的离子很难被微生物吸收分解,可生化性不理想,以往的处理方法以电解法为主,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成本大,处理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借助超滤膜技术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电镀废水中多数杂质的处理,还可以避免渗透膜受到污染,提高渗透通透性,实现对电镀废水的有效处理。


  3.4城市污水回收利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使得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量也在与日俱增,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较小,对其进行回收利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可以将超滤膜过滤技术在城市污水回收利用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应用。通过使用超滤膜过滤技术,可以科学的过滤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城市下水管道污水以及地面降水等城市常见污水,不仅如此,还能够对污水中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以及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消除,使得过滤之后的城市污水既能够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还能够通过自来水厂的后续处理之后实现再次向城市居民进行供水的良好循环,使得水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利用效率最大化。


  4结论

  总之,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说饮用水的净化、食品工业污水的回收、海水的淡化、电镀废水的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限制,在未来,超滤膜技术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将研究方向放在新型超滤膜技术的研究、超滤膜的清洗技术、超滤膜组合技术等方面,保证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 2017年6期

  作者:李峰



  第五篇: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重点环保项目建设情况


  试论环保型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進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给我国的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工程施工时常常会产生颗粒物、噪音、光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如何采用环保型施工技术,降低市政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政工程大量施工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要有效改善市政工程施工环保问题就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升施工人员生态环保意识,从而尽可能减少建筑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市政工程施工环保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具体如下:


  (1)废水污染问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开挖沟渠会导致产生的水泥浆、冲洗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水、施工员工生活用水以及工程排水等排放。另外,因为一些公司疏忽导致现场的污水外泄,一些泥浆经常堵塞居民生活的下水道,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2)施工大气污染问题。施工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车辆及设备的尾气污染、油漆涂料的施工以及一些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等。市政工程施工中会用到很多的石灰、石砂等原料,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粉尘污染,由此引发施工环保问题。

  (3)噪声污染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中,无论是车辆运输还是各种设备的使用,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噪音,尤其是一些打桩机、切割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是非常大的。此外,为了保证进度,施工现场多种设备同时运作,噪声强度高、影响范围广。

  (4)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建筑物的拆迁、材料废弃包装、员工生活垃圾等。如路基开挖废土,如果随意处置,那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员工生活垃圾如果随意排放,会对整个环境卫生和施工人员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针对上述环保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并强化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施工环保的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技能培训。

  (5)颗粒污染。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颗粒污染主要包括工程所需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粉尘、在房屋建筑拆迁中产生的大量尘土、由施工现场搅拌装置带来的飞扬颗粒以及液体物质凝固后产生的干燥颗粒等。颗粒污染不仅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还会让施工场地周边居民出现呼吸道或肺部的疾病隐患。

  (6)高空坠物。伴随城市中建筑物建设的高度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运输到建筑物高层,这使高空坠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特高建筑,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或风的作用,在建筑物高处发生建筑材料下掉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人的生命安全。


  2、利用环保型技术减少市政工程中的污染

  市政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采用环保型的施工技术,严格监控工程质量,尽可能地减少市政工程施工时产生的环境污染,降低施工给周围居民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使用环保型技术能防治以下四种污染问题。


  2.1减少颗粒物污染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颗粒物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针对污染的三个源头,分别采用不同的环保型技术来降低污染问题。首先,在进行废弃建筑和老旧设施的拆除时,采用现场洒水降尘的方法,安排专门人员对拆迁现场进行大规模洒水,减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颗粒漂浮物。如果拆迁过程中出现大风天气,还要适当停止施工,以避免粉尘颗粒物污染的大范围传播。其次,要加强对颗粒状建材的管理,在建材装载和卸载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避免建筑颗粒物泄露,此外在建材运输中要采用毡布覆盖和喷水降尘等方式,避免粉尘等颗粒物污染在运输时扩散到空气中。最后,在对颗粒状建材进行混合搅拌等工程作业时,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处理,减少搅拌时产生的颗粒物漂浮物。


  2.2减少噪音污染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噪音污染问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采用相应的环保型施工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施工单位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远离住宅、学校和商业闹事区的路线来运输建材;此外还要及时排查运输车辆是否故障,杜绝车辆超限超载等现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机动车产生的噪音。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隔离带和消音设备来消除一部分噪音,此外还要严格选用符合国家噪音标准的施工器械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施工对于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最后,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于噪音较大的大规模施工作业,应尽量选在白天进行施工,避免夜晚施工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干扰。


  2.3减少水污染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水污染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水污染源头,采用相应的环保型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施工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在相应的施工设备处安装专业污水处理设备,及时处理施工用水,严禁施工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例如,对在搅拌机前台和运输车清洗处安装沉淀池,对于搅拌机产生的废水进行多次沉淀,沉淀处理之后的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进行洒水降尘等施工作业。其次,对于有毒建材随意放置而产生的污水问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有毒建材进行分类管理,将其归入专门的存储仓库,并做好防水和防漏处理,以避免雨水和生活用水接触后引发水污染。最后,对于驻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污水处理,如使用隔油池等设备对生活用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排放。


  2.4减少光污染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光污染问题,要针对光污染的不同来源,选用相应的环保型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建筑材料外表面光滑而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市政单位应该尽量选择反射系数低的建筑材料,如果由于工程的需要必须采用易反光的材料,可以通过在建材的反光层粘贴防反光膜等方式来降低建材的反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材反光对于城市交通安全的危害。其次,对于大功率照明灯和电焊施工时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外围安装高层防护栏,防止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外泄,以减少市政工程光污染给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防护栏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焊等市政施工时产生的飞溅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结语:

  市政工程是民生工程,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化进程下,相关政府与部门务必从项目质量与施工安全等方面着手,对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重视。本文从环保型施工的角度就如何防治市政工程施工污染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适应绿色经济下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7年9期

  作者:倪家坡



  第六篇:关于化工企业如何做好环保管理工作的思考


  1概述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等特点,其性质决定了具有高风险、高污染的特点。若出现安全、环保事故,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补救和处理。这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更损害了企业的形象。

  2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不够浓厚,重生产轻环保,对于出现环保的问题,缺乏正确应对的专业素养。

  由于各方面原因,生产操作人员环保素质普遍不高,对于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环保问题发生。

  2.2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运行效果差。

  虽然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但是由于环保设施技术落后,往往运行效果差强人意。

  2.3环保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由于环保专业人士的缺乏,很多企业没有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环保员,甚至没有环保员。导致管理盲目,缺乏主动管理,而是补救问题。

  2.4环保制度不够完善

  化工企业往往工艺复杂,开停车异常排放较多,加上清污分流不彻底,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不高,导致大量高浓度污水积存,处理压力巨大。

  2.5缺乏明确的环保目标

  没有的清晰环保规划,环保工作盲目,与生产脱节,也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的重要原因。


  3企业加强环保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1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层层明确领导层、管理部门、各生产岗位的领导和员工的职责。由具备专业能力的环保管理人员担任环保管理工作,制定年度环境目标,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规定,并在日常的检查和管理中严格执行,将环保管理落到实处。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环境风险辨识工作,形成环境因素清单,并定期更新、评价。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环保管理制度。环保管理制度应包含《三废排放制度》、《环保设施管理规定》、《三同时管理制度》、《环保考核管理规定等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依据制度对生产过程异常排放从源头上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


  3.2优化开停车操作,减少异常排放,减小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压力。

  组织技术人员优化开停车方案,力求在合理的操作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企业的环保压力。

  3.3加强环保宣传培训工作

  采用多样化形式对员工进行宣传和教育,如环境知识培训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环境征文、播放宣传片、悬挂环境标语、举办主题环境日活动等形式,并提供一定的奖励,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环境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应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或参加外部培训,保证其在企业环保管理工作中发挥实效。


  3.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由于化工企业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安全事故极易转变为环境事故。企业应根据生产特點编制和定期更新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和相关单位进行环境应急事故演练,演练结束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由公司领导任总指挥,队员由安全、环保、各岗位技术人员、财务、供销、仓储管理、消防、保卫等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


  3.5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进清洁生产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营造绿色化工。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环境战略,是对多年来主要依靠末端处理手段的环境保护指导思想的扬弃。

  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运用到生产工作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最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把环境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3.6开展责任关怀行动

  制作环保宣传展板或手册对外公示环境信息;开展一些绿色宣传活动,组织周边居民深入企业参观,与居民直接面对面交流,让居民了解企业,为居民答疑,改善化工企业在周围群众心中的形象,编制企业年度《责任关怀报告书》并公示,将一年来在环保方面付出的实际行动公示于众。


  4总结

  环保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设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住环境安全,就是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0期

  作者:冉玲莉



  第七篇: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及改进


  引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保护耕地免受污染的办法之一,文章通过对传统农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进行了有益探讨。

  目前,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土地污染加重的问题越发严重,包括工业废物污染以及农资投入品的污染。尽管造成耕地退化的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农资产品的过量投入是造成耕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我国总体化肥用量接近峰值,将来会迎来肥料零增长时代,零增长时代的到来对肥料技术研发、服务机制提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耕地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而农业持续发展了,农资也才能持续发展。国家针对耕地污染、农药残留、肥料导致的土壤二次污染提出“一修复、两减少、三基本”战略即修复农产品产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循环利用。


  1传统农业

  1.1传统农业的定义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以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来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

  1.2传统农业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它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其生产的主要动力是畜力,并由此形成一整套技术措施,如良种选育、有机肥的制作及使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轮作制度、病虫害防治、农机具改进、自然能源的利用等。


  1.3传统农业技术

  1.3.1传统农业讲求精细的土壤耕作和田间管理。

  1.3.2传统农业重视选用良种

  几千年来中国选育和积累了大量适于不同农田条件和经济要求的品种,从丰产、优质到抗逆等各种类型都有,作物品种资源居于世界首位。

  1.3.3传统农业强调施肥的重要和保持地力

  充分利用人畜粪便、种植豆料绿肥、桔秆还田、人工沤、烧制熏土等,以及把一切生活消费后的“废物”归还土壤。


  2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及问题

  2.1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

  2.1.1避免化肥污染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导致耕地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如长期施用氮肥可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劣,长期过多施用化学钾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pH降低。化学氮肥利用率只有30%-50%,其余的被雨水淋失或以径流方式进入河流,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地下水。调查结果表明,近20年我国土壤pH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pH<5.5的土壤從30年前的7%上升到目前的18%,而在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传统农业耕作管理方式可有效保持耕地土壤优良环境,有效控制耕地土壤酸化。


  2.1.2避免农药污染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时,如使用不合理,在杀死防治对象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天敌,长期使用农药会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同时污染耕地土壤环境和农产品,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避免农药残留经食物链反复循环污染,形成危害。


  2.1.3避免农膜污染

  地膜自行分解难,残膜回收困难,如土壤中残膜过多会妨碍作物根系正常生长和土壤水份、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成和运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造成土壤板结,蓄水性能降低,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农膜漂移到水体中,更难以裂化、降解,可导致水面污染。


  2.1.4避免养殖业污染

  参照德国腐熟堆肥中部分重金属限量标准,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与分析表明:我国鸡、猪、牛粪便重金属超标,其中,鸡粪21.3%-66.0%,以镉、镍为主;猪粪10.3%-69.0%,以镉、锌、铜为主;牛粪2.4%-38.1%,以镉为主。在传统养殖中不使用禽、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兽药、渔药及重金属,不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1.5避免耕地地力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耕地表土层40%以上的重金属以有机质结合态形式存在。耕地有机质含量的大幅下降,可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含量减少,造成重金属活性的释放。因此,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增加耕地土壤自身承载能力,缓解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危害。


  2.2传统农业存在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虽然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品质较好,但由于管理不够规范,多数产品感官特征不佳,形状大小参差不齐,商品性差,产量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


  3改进

  3.1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的区别

  3.1.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渔药)、化肥、农膜、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1.2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区别

  传统农业即有机农业,但传统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而有机农业是集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的农业产业产业链。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


  3.1.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我国有机产品多以植物类产品为主(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其次是野生植物采集产品),养殖业产品(包括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较少。其中有机茶等部分有机产品已实现出口创汇。2003年后,随着《认证认可条例》的实施有机产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一管理和有机产品认证的社会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产品特别是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国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达26家,有机产品获证企业达4000多家,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800张,有机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达260万公顷。


  3.2改进途径

  3.2.1政府主导

  国家要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3.2.2加强关键技术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强营化销宣传,促进绿色消费,促进有机产品优质优价,确保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发展有机农业效益分析

  3.3.1社会效益

  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口感好、食用安全环保的产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3.3.2生态效益

  由于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业投入品,并对有机废弃物进行了合理利用,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特别是农药、化肥和农膜的污染,有利于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


  3.3.3经济效益

  3.3.3.1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有机农业能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有利于农产品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

  3.3.3.2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全新的观念、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投入。有机农产品要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通农产品高了10—50%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3.3.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延伸产业链。以有机家庭农场、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为主,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农事生产、生活设施,因地制宜创办各类休闲观光生产园,打造农村旅游产业,吸引城镇及附近居民来观光旅游,享受自然田园风光,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单位:沧源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来源:新农村 2017年14期

  作者:字红疆 李云华



  第八篇:浅谈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引言

  由于GPS技术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精度高、便于验证等优点,使其在各种测量工作中得到防范地使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工程测量技术,成为当前测绘工作人员进行工程测量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性技术。


  2GPS测绘技术概述

  2.1GPS测绘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汇定位的导航系统,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和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GPS测绘技术的测量过程,主要是通过在固定位置安装GPS接收机,根据GPS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对某一时刻的GPS距离进行测量,形成三维坐标,以此来达到更加精确的定位。


  2.2GPS测量技术的优点

  首先,GPS测量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GPS能够测量三维坐标,提供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因此GPS测量技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海洋测绘和水下测绘等领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GPS测量技术的定位准度高,当前GPS卫星的定位精度已经控制在米级标准,这对于工程测量,特别是大尺度的控制性网点测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三,GPS测量技术的速度快,对于无论是静态定位还是实时动态定位,GPS技术的观测时间只用几秒钟,这可以大大提高GPS测量工作的效率。其四,GPS测量技术操作简便,进行GPS测量工作时操作员只需在旁监视仪器工作状态,大大减轻可工程测量的劳动强度。最后,GPS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工作的优势,GPS测量技术可以自任何时间、任何递减进行测绘工作,扩大了测量工作的范圍和时间


  3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发展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设备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GPS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GPS测绘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重点转移到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方面。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受到欢迎,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测量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而且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必须要通视的弊端,可以在测绘工作中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的变更,获得及时的数据。我国在测绘工程领域采用了24颗美国发射的导航卫星,实现了地面三维坐标的测量。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现代测量工程带来了更多的挑战,GPS测绘技术有着很多的优势,因此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地位也日渐重要。在测绘工程中,利用GPS实现静态测量是其最基本的应用,进而可以利用GPS测绘技术实现对渠道、堤坝、阀门的控制,而高级的应用则是利用GPS与RTK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动态定位,以此增强工程测绘数据的精确性,促进工程测绘领域的持续发展。


  4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目前,GPS测绘已经在工程测绘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可以实现有效的测量,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都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具体的说,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4.1测量工程变形的GPS测量技术

  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人为原因或者地壳运动而造成的建筑物位移,称之为工程变形,其变形类型有陆地工程的变形、资源开采地区的地表沉降和围堰大坝的变形等,这类变形通常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GPS测量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共要重点对基准设计、结构强度、观测时段设、监测周期等关键和环节展开技术讨论,使GPS测量技术能够正确完整地应用。


  4.2施工水准点的测定

  通常,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测量技术对工程的水准进行测量,而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没有经过实地的考察和合理的预算的,因此,测出来的水准点距离比较大。利用传统测量方法水准点的距离理想的较大,不够精确,经常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如果是采用GPS技术来确定水准点,能够通过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传回来的信号,测量、计算出精确的水准点。运用GPS技术来确定水准点,能够确保工程测量的质量,以协调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如果是要在大型的公路上实地测量,也需要利用GPS技术,通过对路基的全面分析,根据建筑工程对实际路段的勘测,在距离相同的位置设立临时的水准点。


  4.3GPS外业测绘

  在进行GPS外业测绘时,需要选择一个准确的测量点,这也是保证测绘结果准确性的基础。测量点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影响整个测绘工作的进度和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测量点选择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测绘区域的地理位置、标架的确定等,这也是保证GPS测绘技术有效应用的前提。GPS技术在测绘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开机观测和无线安置的方式来实现,这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同时,在GPS测绘的过程中,由于已经确定了准确的测量点,所以只要将GPS设备准确的安置在测量点定位,便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另外,需要对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测量设备进行固定,以此来保证天线基座与标志中心位置的准确相对。


  5工程测量观测时间的确定

  GPS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几颗GPS卫星的瞬间空间位置作为已知点,通过GPS接收机接受卫星信号来确定接收机和GPS卫星的距离,再通过空间的距离交会来求得GPS接收机的三维坐标。要使得监测的精度能够更高,除了要有足够的可视GPS卫星之外,还要对卫星观测的时间把握好,因为大气的折射会影响观测的结果。所以在运用GPS技术观测的时候,一定要对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得监测的数据更为准确。


  6实时动态测绘方法

  针对某些已经经过检测点之上的新基站进行设定,同时需要安装一台GPS接收设备,便可以实现在该区域内的现场测绘。通过无线电传送的方式,可以将GPS测绘结果及时传递到信息接收站。观测现场的流动站在接收来自不同发送站的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依靠基站传输的数据进行定位,这时基准站及流动站将该数据与本身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差分解算,从而得到两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解算出流动站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并实时存储和输出。


  7结束语

  总之,本文主要对GPS测绘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工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提高测绘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GPS测绘技术的过程中,要将其测量结果有效的运用到工程测绘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绘技术也将不断的完善,对于促进我国测绘工程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玉松.论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薛会元.浅析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

  [3]张延忠.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传播,2011.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4期

  作者:陈保健 崔英良



  第九篇:暖通空调系统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一、简述我国暖通空调的应用现状

  (一)概述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主要的应用意义是为空调使用者们在室内提供舒适的环境,其基本本质就是起到改善调节作用,主要是对室内空气、室内湿度、室内的温度、室内气流的速度,与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进行辐射换热。通常应用要求就是空调要具备可以维持人体热平衡的能力,我们在研究空调系统的时候,通风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经过试验证明,在室内要是通风量增加的话,室内空气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所以,我们在进行空调设计时,排风机是首先要考虑到的,还要尽量改进创新排风机,进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然而,我们在使用排风机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时,能源的消耗也会增加,空调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我国暖通空调的应用

  我们发明与制作暖通空调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室内工作生活中更加舒适,暖通空调能够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室内气流速度,来使得室内环境能够达到可以满足人体舒适度的温度。大型企业在使用暖通空调系统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所需的问题,使得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合格。暖通空调在工作生活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然而,暖通空调长期使用会对人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密度与密封性越来越高,在房屋内部大量使用各类装饰品,这些都导致了房屋室内的空气质量受到了污染,而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根据其工作原理,对房屋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利用,会使房屋室内新风量严重不足,使得室内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国家標准,进而严重影响到室内人们身体的健康。


  (三)我国暖通空调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暖通空调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不够合理;对于房屋参数的分析不足;热回收技术还不够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暖通空调对于能源的消耗。目前我国暖通空调,新能源使用还在起步的阶段,蓄冷技术与低温地板辐射的采暖技术普及率还比较低,因此,暖通空调能源的消耗还是比较高的。


  二、暖通空调系统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能源技术的应用

  1.地下水的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要是可以合理科学的利用地下水可以在解决一些能源消耗问题,通常情况下,外界对地下水温度受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说地下水的温度通常是比较稳定,我们可以利用地下水温具备恒定特征,结合暖通空调设计把地下水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可以给暖通空调提高热能源。这时候我们多使用的节能技术就是水源热泵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河或者湖等里面的水,吸收水中的温度,在等到温度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再用节能环保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应用这项技术的时候,水质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也就是说水质必须要达标才可以使用这项节能环保技术,不然就没有办法应用。


  2.自然风的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供冷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一般来说,大部分供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供冷与通风续冷。暖通空调在进行设计时,自然风能源的优势很明显,其不但可以尽可能节约能源,还可以大大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值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使用。


  (二)变水量的技术与变风量的技术

  变水量与变风量的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也可以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并且这两个节能技术可以节省大约一半以上的能源,因此这两种节能环保技术被大力推广使用。这两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使得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一般情况下,不同环境的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舒适性的效果,然而,热湿环境不同的参数组合暖通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源也不一样。


  (三)蓄冷技能环保技术

  目前在我国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在用电的高峰期,电量往往不足,在这个时候用电需求量常常会超过电能源供应量,但是,用电高峰期过后,电能源供应就会出现剩余,电能源需求与供应常常不平衡。这时候我们可以应用蓄冷技术来调节,蓄冷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能源浪费,蓄冷技术主要讲的是释放自身储存能量调节房屋室内的温度,使得室内温度达到人体最佳舒适度。所以,蓄冷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用电高峰问题,而且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进而降低成本,尽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工作生活水平,暖通空调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暖通空调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因此,我们在使用暖通空调时,节能环保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被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有效促进了我国暖通空调节能环保技术健康稳定的发展。


  来源:丝路视野 2017年25期

  作者:聂生玉



  第十篇: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环保类专业教学应用探讨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除需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而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环保类专业作为理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其教学和科研均离不开实践性环节。本文主要针对环保类专业的特点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环保专业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环保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1面向实际应用突出技能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环保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有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够完善,对一些大型分析仪器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为克服以上不足实践教学要体现应用性突出技能培养。课程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锻炼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环节。对于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改变原来的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为理论课服务的做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等,可考虑将实验独立设课。第二,通过一些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后,应考虑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保证实验内容的及时更新,如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及技能后,老师可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任务,如:对某区域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对某污染源的监测等。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我们要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可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比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各类除尘器,实验教师可在实验前,只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及实验中应注意和应思考的问题。而对实验原理步骤等都不作交待,由学生自行摸索,学生可对照实验指导书及书本中的相关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除尘器的装配、调节方法写出较为详尽的预习报告。在实验过程中,由学生根据事先确定的方法及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这样就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自行归纳出不同类型除尘器的性能并加以比较明确各类除尘器的适用范围。有了这种感性的认识后再对照书本相关的知识内容就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了,而通过这种不断实践归纳总结再实践的反复过程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终生难忘的。


  2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校内实验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必须加强建设与管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实验室往往是依附于某一教研室,是为某一课程服务的这种封闭管理的模式。一方面,会造成教学仪器设备的重复,投资降低,设备利用率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又会使得各实验室之间相互独立,不利于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互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小而全的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应树立全局协调的观念,可考虑建立一些相近课程的综合实训中心,如:将环保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实验室及专业课程环境监测实验室、合并建立综合的分析测试实训中心,这样便于集中管理,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有利于对实验项目内容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技术人员等进行整合,从而全面提高实验室整体实力,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及提高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是实现个性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实验室开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师生开放,二是实验室使用时间开放,三是实验内容开放。开放性实验室打破原來的按部就班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开放性实验室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计划内无法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可到开放性实验室内继续完成重点强化基础技能训练。

  总之,实验室全面开放是保证创新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师资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资源,真正发挥实验室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有效管理模式。


  3加强实验、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搞好实践教学是办好高职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为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经验丰富的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老师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环保类专业属于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而实验实训环节是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理论及技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双向教育过程,这就对我们的实验实训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熟悉相关的教学内容,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能力,能熟练地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及用途,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保证实验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型实验、实训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尽可能地从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理论水平的人中选拔实践教学人员,同时应有计划地送实验老师到相关的工厂条件,较好的环境监测站等部门参观学习,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总之,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环保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泽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0:168169.

  [2]蒋成爱吴启堂.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作者:孙龙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