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品质三方面,研究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素养;能力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37-01
作为自然学科重要分支之一的物理学科,推动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还应该重视在课程中引入物理学科的新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十分重要。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要得到发展,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能够高水准地进行课堂教学。陶行知先生曾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物理这门实践性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对物理教材中“力的三要素”这个知识进行讲授时,教师先利用“我们在开门的时候把手放得离门棂远容易些还是近些容易”这个问题来导入课堂教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之后,组织学生对教室或者家里的线路进行检查,看一看火线、零线是否与电工安全标准相符合,还有其是否有正确的开关。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之后,实践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进行细节的沟通,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从而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样,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实验中所出现的情况,不仅培养了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善于观察的科学品质。例如,在学生对“阿基米德”这个实验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实验情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教材中有“称石块的重力、将石块投入溢水杯”这两个实验步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弹簧秤的数字会变小”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浮力的知识。在讲解浮力知识之后,学生再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和掌握“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放入后,排出的水的质量有关”这个知识,由此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品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可以设置演示实验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分组并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兴趣小组,并对一些小实验进行设置,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探索性较强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发展自身的思维空间,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品质。例如,教师在对“欧姆定律”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知识点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动手实验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对前人所提出的结论进行验证,并假设实验结果,对学生在实验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实验图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充分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验证、应用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从而深刻认识物理基本理論,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组织实验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学习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顺利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锦棠.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1).
[2]王晓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3]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作者:成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