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路5号,那座带有德国北部哥特式风格的老建筑,承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1898年的罗达利洋行,到1901年的皎澳德意志皇家邮局,到如今的青岛邮电博物馆,在历史长河中,它巍然耸立,述说着一段段往事青岛邮电经济。
第一封电报开启邮电事业
胶澳皇家邮局旧址早期的业主是从1898年就开始在青岛从事贸易活动的罗达利洋行(Klautschau-GeseIIschaftm.b.H),该公司由柏林著名贸易公司冯·蒂佩尔斯基希公司(vonTlppeIskirch&CO)与汉堡的马提亚斯·罗德公司(Matthias R0hde&CO)合资成立,洋行的首任经理是德国人卡尔·罗德(CarI R0hde)。
德意志帝国邮局第一次踏及青岛的时间是在1898年1月,两名邮政官员跟随海军士兵乘坐达姆施塔特号运兵船来到了胶州湾。他们最初的任务只是为军方充当话务员和临时线路的维护工作。随后,在上海德意志邮政代办处一位助理的指示下,他们同时开始为士兵和军官们提供邮政服务。1898年1月26日,临时邮政代理所成立,并从一所简陋的中式平房里发出了第一封电报,这同时也标志着德意志帝国邮政和电信业务在胶澳地区的开始。由于对这片陌生的土地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最初德国官方的电报列表中竟然把青岛错拼为“TsIntan”,到1898年3月又改为“TsIntau”,直至1900年6月,这个混乱的名称才统一为“Tsmgtau”。
按照德国当时的法律规定,海外的邮局不隶属于任何殖民机构,它直接由柏林的德意志帝国邮局垂直管理。如胶澳邮局底层的门头正中就写有“皇家邮局”字样。而在德国,威廉二世时代国内邮局的正式名称为“国立德意志帝国邮局”,海外“皇家邮局”的称谓则彰显出其特殊的地位。胶澳邮局最初只是上海德国邮政管理局的下属机构。1901年,胶澳邮局开设了独立账户,上海的德国邮政管理局仅保留对其的指导和监督职能。
独立发行邮票
为使青岛的邮政机构更具竞争力,1899年,德属胶澳申请加入万国邮政联盟(UPU/Unlversal Postal Unlon)。为了使这个目标尽快实现,殖民地首先更改了自己的邮票,只有加盖“china”字样的帝国邮票才是合法有效的。1899年10月,德意志帝国邮政局正式批准在青岛成立了“胶澳皇家邮局”。
同年,一个容量为40余门的磁石电话局在海因里希亲王大街(今广西路)设立。1901年,由青岛分别通往上海和芝罘(烟台)的两条共计耗资3122165马克海底水线也相继完成。
1901年4月,胶澳皇家邮局开始独立发行邮票,邮票图案为德皇游艇霍恩佐伦号。这种邮票先后发行了三次。其面值以德国货币马克、芬尼为面值单位,计有3芬尼、5芬尼、10芬尼、20芬尼、25芬尼、30芬尼、40芬尼、50芬尼、80芬尼不同颜色9种。还有1马克、2马克、3马克、5马克不同颜色4种。1902年1月1日,邮局为适应当时的货币改革,将德国货币马克、芬尼为面值的邮票更改中国货币元、分,为防止盗印,在后来发行的邮票又加上了菱形水纹印的防伪标识。德国在青岛发行的胶澳邮票不仅通行于青岛和租借地内,而且在胶济铁路的沿线城市也可以使用,如胶州、潍县和济南等城市的邮局都曾代办和贴用过。
根据1912年的技术统计,胶澳皇家邮局已在租借地内设共设有10个邮局,其中8个有电报业务,2个有电话业务。有35公里长的陆上电话线;1160公里的水下电缆。并寄送了2103000封信,总额超过864281马克的21623张汇款单,37556个包裹,241088张新闻出版物,83412封电报和790974个电话业务。在中国,这一数字仅次于德国位于上海的邮政管理局。
在风雨中变迁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8月26日,日本宣布封锁胶州湾,并对青岛的德军开战。9月5日,胶澳邮局将重要的技术资料、机械设备以及价值105880墨西哥银元的邮票分别运往上海和济南。11月5日,青岛的所有邮电业务被迫中止,邮戳被封存,德国邮政的旗帜,部分邮票和电信设施被烧毁破坏,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和两台发报机则被抛入了大海。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11月16日,占领青岛的日军在大窑沟(今堂邑路邮政局一带)设立野战邮便局,并随后将其迁往广西路的德国邮局。1915年2月,因战事中断的市内电话和电报开始逐步恢复,但用于民用的仅为43户。1918年11月,日本青岛守备军当局将战争期间设立的野战邮局合并,设立青岛邮便局。
1922年12月22日,北洋政府代表中国收回了丧失已达25年之久的青岛主权。但由于日本人从中作梗,中国政府最终只能以赎买的方式接收包括这幢大楼在内的邮电设施。1923年初,胶澳中华电话局成立。1929年,胶澳督署由日本购入先进的史端乔30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并设置于堂邑路电话总局。至1938年初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前夕,本市的电话总量已达4800门,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
1938年1月,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后,合并了电话电报两局。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青岛的电话总容量已增至8800门,长途电话线路20条。194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在原电话电报两局的基础上成立青岛电信局。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邮政、电报电话等设施均收归国有。1951年8月,电信局与邮政局合并,成立了新的青岛邮电局。
作者:王栋 贺中 来源:青岛画报 201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