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07-28 18: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由于目前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变成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消费所占的比重,所以本文基于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最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提出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思路与发展趋势。对河南省旅游商品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旅游;门票经济;旅游特产

现在,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变成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消费所占的比重。对广大游客来说,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购物,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商品的销售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的销售额已成为衡量当地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省的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的土特产品,具有河南特色,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商品加工水平低,重复模仿的多、有创意的少;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而地方土特产产品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包装简单,没有高度的附加值;商品生产销售整体产业化水平低,无法形成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甚至大部分游客在我省的景区内购物消费额只有仅仅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由于目前河南省大部分旅游景区对购物与娱乐的重视不够,游客到景区主要消费还是吃、住、游三项,景区内外娱乐设施少,档次低。因此对于消费弹性较大的“没有上限”的购物和娱乐消费,有些景区几乎就是“零消费”;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消费额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积极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水平,是目前全省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在旅游业的初级阶段,由于旅游者的消费能力较低,对购物和娱乐的需求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基本不存在购物和娱乐的消费行为。但是目前河南省旅游业正从观光旅游转化为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进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要对游客的消费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过去以门票、食、宿为主的消费结构,而要加大娱乐和购物消费的比例。可是目前因为我省旅游景区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很多景区负责人还停留在对旅游业最肤浅的认识上,以为搞旅游就是加大对门票的销售,靠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旅游业收入。在我省的旅游业六大要素所产生的效益结构中,主要收入结构仍然是门票、餐饮、住宿,特别是对景区的门票收入依赖性很大,而游客在旅游景区内的消费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更加不利于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据有关人士分析,河南省的游客花费中,一般情况下,门票花费约占40%,食、宿占约40%,交通占约15%,而购物和娱乐两项仅占5%左右。特别是对于一些区域性的客源、一日游的景区,由于没有住宿收入,门票消费所占的比例更大,几乎达到50%以上。2008年的五一,开封清明上河园仅门票消费额就占游客总消费支出的80%左右。

这种消费结构与旅游发达地区截然相反。参考其他旅游业较发达的地区,门票收入仅占整体旅游产业收入的极小部分,门票与其他收入比约为1:4.2左右。甚至有些地区还取消了门票,比如我国的著名旅游地区杭州,就取消了西湖的游览门票,其旅游收入不降反升,有力地证明了不能仅仅依靠卖门票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目前,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40%左右,我省还不到20%,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潜力巨大、刻不容缓。

发展旅游事业,建立大旅游产业的观念,有助于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想改变我省旅游商品同质化、缺乏竞争力的现状,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建立整体旅游观念、建立地域旅游观念。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改变我省目前开发旅游业只着眼于门票收入的观点,在食、住、行、游、购、娱、信(息)这些环节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使游客实现“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的意愿,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繁荣发展。现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做法是取消门票,通过旅游者的流动所产生的对旅游要素的消费以及商品销售活动和景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大旅游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带动整个地区旅游及相关经济发展的目的。

要建立整体旅游观念,就要对旅游业本身进行深化发展,就要积极利用国家新政策,实现旅游业的区域合作。要发展河南省旅游业不能单打独斗,要加强中部地区的整体区域合作。目前中部6省已经达成共识:发展现代旅游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指导方针。中部6省政府通过不断的探讨、协商、实践,对中部地区区域内各省、市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加快重点项目——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不断努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分别以各省成熟的旅游景区为重心,整合中部6省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漂流之旅、温泉旅游、科教之旅、农业旅游等为主题,对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加快开发步伐,精心打造旅游示范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文化节目、旅游名镇、旅游景区,及时关注各地旅游市场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以求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达到做大旅游业,推动现代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此外,我们要想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销售,必须与文化、历史想结合,大力发展具有中原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目前,可以发展有关旅游演艺项目。为了更好地宣传我省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项目。如由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梅元帅制作,易中天、释永信顾问,黄豆豆编导,阵容强大,实力空前的音乐大典《禅宗少林》。创作历时一年有余,是河南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开封清明上河园投资1.35亿元打造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其浓重的色彩,婉约的景致,浪漫的音律,宏大的场面,极度华丽的视觉场景,使游客宛如置身于九百多年前的那个鼎盛王朝,近期更有投资1.4亿元的大型实景演出——《君山追梦·梦幻大典》在老子归隐地、栾川老君山风景区掀开“盖头”,这是国内首部诠释《道德经》、道家文化的实景演出,这些节目已成为河南旅游的新名片。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国内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少林武魂》登陆美国百老汇并掀起“中国热”,首演日被纽约市长宣布为“百老汇中国日”,获得了被誉为美国戏剧界奥斯卡的“托尼最佳特别节目奖”提名。随着众多文化旅游品牌日益红火,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与旅游呈现出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

当然,有关政府也在努力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把当地特产进行包装,当做旅游产品出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9年,在西峡县龙潭沟景区,当地群众抓住“十一”旅游黄金期,争相把山上产的野生猕猴桃、板栗、核桃、灵芝等土特产带到旅游景点,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一上市,便吸引了游人的眼球,一把山韭菜、一袋板栗成了游人们竞相购买的抢手货。当地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收获着黄金周的喜悦;近年来,南阳市以旅游业为纽带,把“农业、旅游、文化、服务”整合发展,强力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在南阳近郊,南阳市组建了蒲山仙桃园、龙兴万亩石榴园、石桥月季园等观光采摘园,并以郊游采摘节、民俗文化旅游节为平台,农民在采摘园经营自家农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南阳的镇平县大力发展“玉石旅游”,从六十年前的“万户柴扉内,朱砂磨玉玑”到如今的“十万大军忙玉雕”,从六十年前的琢玉作坊到如今的省级玉文化实验区,镇平县把玉雕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无论是制作工艺、雕刻技术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赢得了“中国玉雕之乡”的美誉;我省独特的民俗工艺品——方城石猴。产地在河南省方城县,是民间艺人用黄石山上所特有的石材所做,属微型石雕工艺,始于明代。当地人有崇猴习惯,视猴为驱邪、纳福的神灵,并因“猴”与“侯”谐音而产生“吉祥文化”。“送好石猴”即暗喻“送好时候(好机遇)”,故民间视方城石猴为吉祥物。是我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些特产也成为了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这些都是我省目前可以大力开发的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对这些旅游产业进行开发、精心包装、广泛宣传,一定可以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链中的购物旅游消费,提高我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阴洁,女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助教。自2005年大学毕业以来,长期执教《管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河南旅游基础》、《导游基础知识》等多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并参与编写了高职教材《经济法》、参与院级课题2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