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信息产业经济论文3400字_信息产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2023-12-12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导读:信息产业经济论文的写作也并非那么轻松的,而撰写信息产业经济论文也是学术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之一,以此来进行衡量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那么信息产业经济论文怎么写呢?本文分类为经济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信息产业经济论文3400字(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信息产业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该研究使用“一带一路”16个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并通过产业关联作用影响本国和其它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建议各国积极参与“信息丝绸之路”建设,进而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繁荣。


  关键词:信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经济影响信息产业


  信息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同样重要。在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了“信息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并将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部分。


  “信息絲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信息产业的支撑,这也为各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信息产业对“一带一路”各国产业经济的影响,可以让各国看到信息产业对本国和他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各国积极参与“信息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进而使“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电话等的普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信息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得以体现,最直观的就是信息产业产值及其与GDP的关系。


  本文使用WIOD投入产出表(世界范围的投入产出表,WorldInputOutputData)数据进行分析。该投入产出表有“一带一路”16个国家,包括了部分OECD国家和金砖国家,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区域内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好的主要国家。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可以计算出信息产业产值、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比重、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等信息(如表1所示)。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上。各国信息产业在2000年—2014年间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平均为2.4%—6%,平均直接贡献率为4.6%。由于各国信息产业发展情况不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差距较大(如图1所示)。例如,印尼的电信业贡献最大,印度以及中东欧国家的IT服务业贡献最大且信息产业总体贡献也较大,中国的IT制造业贡献最大。图1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总结这些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发现,各个细分产业的表现有所不同。电信业会逐渐成熟并有衰退趋势,IT服务业属于发展空间较大的产业,IT制造业能够维持较强的生命力。从各国2000年到2014年间各细分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出中的占比排名变化,或者从产业联动效应分析中,都可以发现这一规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各个国家信息产业的不同地位,也可以了解不同细分产业当前所处的阶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信息产业对本国产业的影响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了国民经济各国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影响力指标反映信息产业对其后向关联部门的拉动效应(对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以及感应度指标反映对其前向关联部门的推动作用(产品提供给其他产业),考察各细分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动力机制及其动态变化。为了同时反映细分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下面以感应度为横坐标、影响力为纵坐标作图,以均值(1,1)为坐标原点分为四个象限,气泡大小代表产值占比。


  在多数国家,发展电信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如图2所示)。多数国家电信业的影响力小于1而感应度大于1,说明电信业对本国其它产业的拉动不算大,但推动力不小。电信业务普及程度越高,电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在电信业产值占比较大的国家(气泡较大),电信业对其它产业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而在中国以及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印度和印尼,电信业的产业联动作用都不大。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国家,电信业对本国各产业的推动力在减弱(箭头走势主要是向左)。图2电信业的联动作用变化示意图总体上看,IT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不太大(影响力和感应度多数小于1),而且,很多国家的这一作用还在减弱(箭头走向左下方)。对于主要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IT服务的部分东欧国家和印度,虽然IT服务业的比重在下降(气泡变小),但其影响力却略有增加(箭头走向左上方),说明较小的IT服务业同样可以撬动经济增长。印度虽然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该国已经将IT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较快。相比之下,中国IT服务业部门的产出占比较低,在56个产业部门中仅排名37位,对其他产业的联动作用也明显下降(如图3所示)。图3IT服务业的联动作用变化示意图IT制造业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和拉动作用都非常大(影响力和感应度都处于交叉点右上方),但其作用在减弱(很多国家的箭头走向左下方)。多数国家IT制造业产业规模变化不大,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IT制造业比重上升较为明显(如图4所示)。图4IT制造业的联动作用变化示意图三、信息产业对其它国家的产业影响


  “一带一路”强调国际合作,“信息丝绸之路”建设也需要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各国信息产业发展不仅对于本国经济有促进,对于“一带一路”区域整体经济也有重要推动作用。依据16国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算出各国各个产业部门的国际影响力系数、国际感应度系数,可以了解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合作中对其他国家产业发展的联动作用。下面作图对比互联网各细分产业的对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如图5所示)。图5信息产业的联动作用对比图多数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对本国的影响更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内关联都位于第一象限,国外关联都位于第三象限,多数国家信息产业对国内的关联作用明显大于其对国外的关联作用。


  IT制造业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相对较大。在各产业的国外联动中,IT制造业的国际产业链比较发达,需要较多的国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所以其对国外产业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产业。另外,产业的国外关联度较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本国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这可以侧面说明,一国如果自身互联网发展水平不高,该国的信息产业不容易“走出去”。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各国更为利己,则中国既有利己,又有明显利他。图中,中国的IT制造业是个特例,其国外关联度位于第二象限,且其对国外的推动作用还大于对国內的推动作用。当然,中国在推动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拉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IT制造业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力远超于对国外产业的影响力)。


  四、结论和建议


  使用“一带一路”16个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发现信息产业已经发展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并通过产业关联作用影响本国和其它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对于这16个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出的平均比重从2000年的3.6%增长到2014年的4.7%,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4.6%;2014年,信息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会拉动本国国民经济增加1.25—2.39的总产出;国民经济各个经济部门平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要求信息产业供给1.25—2.29个单位的产出量。“信息丝绸之路”的建设运营在带动各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其它国家的产业发展,形成国家间产业的关联效应。除了中国的IT制造业之外,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都在国际产业合作中获得不少收益,尤其对周边国家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


  可见,各国发展信息产业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是未来世界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地,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有影响全球信息产业未来格局的战略性意义。对于各国信息产业,无论是提高国内信息化水平,还是在整个“一带一路”区域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都是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本国信息产业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也有助于促进本国和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因此,各国应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区域走向繁荣。


  信息产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投入产出的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效应论文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将信息产业细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以安徽省2007年和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例,揭示了信息產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对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揭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前言


  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行业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错关联。国内不少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作了相应研究,例如徐丽梅指出我国信息产业是中间投入型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盖建华认为信息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很强,但整个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周敏认为浙江省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还比较小。


  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产业以及促进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我国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单独一张投入产出表,这并不能看出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动态变化情况。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其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如何?基于以上分析考虑,本文基于最新的安徽省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安徽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1.投入产出分析说明。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数量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数据表,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作投入系数,计划公式为,其中,是部门生产中消耗的第部门产品的数量,是部门的总投入。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部门对部门的依赖程度越大。


  (2)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大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小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等同于社会平均水平。


  (3)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或者小于1,说明该部门的感应程度在全部部门中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或者以下。


  2.数据来源和结构调整。我国或者某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每逢尾数是7和2的年份编制一次,本文所需基础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07年以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部门表。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与2012年投入产出表,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中对信息产业的表述,本文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其中信息制造业主要是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主要是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研究需要,本文将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调整为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剔除信息制造业)、信息制造业、第三产业(剔除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5×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三、实证分析


  1.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为了了解安徽省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们利用调整后的2张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而言,安徽省信息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少,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且信息产业2012年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还较低,从信息产业内部来看,2012年信息制造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显著增加,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好。


  2.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经济系统中各部门间的关联关系,其衡量指标主要有直接消耗系数。通过计算安徽省5部门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以及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制造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本身以及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反应了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第三产业的依赖度较强。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2007年和2012年均为0,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拉动作用,且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2)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服务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较大。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较强,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强,但是2012年的系数要小于2007年的系数,反映出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种情况应该得到重视。信息服务业对剔除自身的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说明部门内部产业性质相近、相互关联度大的特征,这有利于服务业内部集聚经济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且2012年的系数要高于2007年的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其它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以上主要分析了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依赖程度,下面分析其它产业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低于0.01,且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都要比2007年有所减少,反映出这些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关联度和依存度本就较低,且依赖程度还在减弱,尤其是第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不大于0.001,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信息产业投入不高于10元,反映出安徽省农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较低,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指某一产业发生变化后,會引起其直接相关产业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下去。反应产业波及效应的具体测度指标有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1)通过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可知2007年、2012年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2670、1.2351,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1,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信息制造的投资,将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信息服务业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但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要高于2007年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影响、辐射能力在逐步提高。(2)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2007年和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都低于1,说明信息产业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且和2007年相比,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有所减少,这说明其它产业的发展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减少,但也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受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少,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独立性在逐步提高。


  四、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1.分析结论。(1)安徽省产业结构仍然体现出明显的“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信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且信息产业2012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尤其是对第二、三产业的消耗系数较高。(3)无论2007年还是2012年,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要大于感应度系数,因此安徽省应该采取主动发展的模式来发展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产业来推动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4)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第一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很小,说明农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极少,反映出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2.政策性建议。(1)推进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融合。信息化在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作用还不够,需要安徽省积极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融合。(2)加快信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大省,安徽省应积极推进现有的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积极加大对研发创新平台的引进力度,逐步增强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信息化水平。(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单纯依靠信息产业自身能力还很难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通过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细分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基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信息产业发展新动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