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2023-12-10 13: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有效教学”是新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同时也是针对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它不仅可以对其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也可以用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以增强其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部分,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乐学。


  二、倡导合作与竞争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应当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


  三、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由于学生之间或者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次教学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

  四、作好演示和辅导

  课堂教学步骤一般要遵循:讲解——练习——总结。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听讲和操作的有效组合,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的,没有上机操作,信息技术课就形同虚设。作为以学习技能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应坚持精讲多练。教师把主要知识内容讲完后,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提出的问题也比在理论讲解中要多。


  五、合理分配上机时间

  信息技术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动手实践能力,传授新知识的时间与学生上机时间的比为一比二。学生通过上机练习,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巩固知识,才能明白知识的内涵,所以必须让学生有充足的上机时间,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四十分钟的教学结构安排应为:传授新知识为十分钟左右,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练习应为二十分钟(少于二十分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彻底),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用五、六分钟的时间,总结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操作所出现问题,表扬操作熟练的学生,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利用剩余的时间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练习。


  六、信息技术比喻化教学

  术语比较抽象,讲起来比较枯燥,学生难于理解他们的作用,比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把运算结果存入存储器中。控制器是控制、协调各部件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是计算机的控制指挥中心。存储器是用于存放输入设备送来的数据、程序以及运算器送来的运算结果。输入输出设备是指能够向计算机输入输出各种命令或信息的设备。在了解了各硬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再用如下语言进行比喻论述:如果把计算机看成一个“加工厂”,那么输入设备就像“采购部”,用来输入原始数据与程序;存储器像“仓库”,用来存放数据、程序和处理结果;运算器像“车间”,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输出设备像“销售部”,用来输出各种处理结果;控制器像“生产管理部门”,用来控制各部件按给定的指令进行有条不紊地工作。通过比喻论述,加深学生对各硬件功能的理解与认识,使抽象问题得以形象化。


  七、设置课堂亮点

  完美的课堂往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们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同时又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课外知识拓展

  有效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与课堂之内,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整合的重要学科,理所应当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更加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的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能力。


  九、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問题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黑板报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黑板报内容,学生要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的输入、设置与排版,还需学会到网上下载图片等信息,这样通过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提高。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2.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承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策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来源:报刊荟萃(下) 2017年5期

  作者:冷永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