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

湖北省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5-07-28 18: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现代社会对老龄化有着一定程度的恐惧,事实上衰老是个体生命的必经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生产背景下养老都是必须的安排,每个时期养老形式有所差别。现代社会不应将养老视为负担,而应以养老需求为中心,发展养老产业,以养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作出养老安排的同时,使养老成为推动经济的正能量。文章在分析湖北省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湖北省养老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湖北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湖北省 养老产业
  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国务院2011年颁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显示了中央对养老问题的重视以及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支持态度。老龄化是目前中国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合理有效地进行养老安排,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历来就有“九省通衢”的称号,贯穿东西,连接南北,既可以作为东部地区发展的经济腹地,又可以以自身发展带动周边,因此,选择有效的老龄化应对措施,对发挥湖北省中部枢纽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湖北省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值得关注。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1865年法国第一个成为老龄型国家后,国外学者就展开了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联合国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关注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持续发表了多篇相关报告,以使各国了解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国内学者对老龄化问题持续关注,杨宗传(2000)对居家养老进行了探讨,朱青(2002)从财政税收的视角分析了现收现付制的可行性,王德文等(2004)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姜向群(2008)论证人口老龄化可能给养老保险带来的影响,刘昌平(2011)指出养老产业的定义,杨博维等(2013)探索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
  一、湖北省老龄化及现行养老安排困局
  (一)湖北省老龄化现状
  总的来说,湖北省老龄化呈现出老龄化人口呈现出数量上老龄人口规模大、进程上老龄化速度快、结构上区域差异化的特点。根据联合国划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意味着该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的统计,湖北省以5723万的常住人口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九,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1%,比全国高出0.2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上看,湖北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见图1)。农村老龄化较城镇更严重。
  (二)湖北省养老现存问题
  就全国而言,老龄化速度快、结构变化时间短、未富先老,养老安排仓促,动力不足,湖北省也不例外,湖北省现行养老安排出现困局主要表现为政府养老负担沉重、社会养老资源有限和养老资源规划零散。湖北省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2.2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相对于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政府的养老工作财富不足,而社会养老工作发展滞后。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2010年末参保退休人员的增长比例为10%,而年末参保职工人数增长的比例仅为7%,缺口大,政府负担重。
  湖北省老龄办2013年《湖北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与对策》指出:湖北省农村老龄化情况较城市而言更加严重,2010—2035年之间,农村老龄化比重始终高于城镇3—6个百分点,但是湖北省城市养老资源却远远多于农村。郭义友、沈昭才、田莹(2008)指出,根据对除武汉市以外的11个地级城市的调查发现,湖北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城乡分布不均衡,88.4%处于城市地区,11.6%处于农村地区。
  二、湖北省养老产业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多,老龄化的加剧和现行养老安排的困境要求湖北省在养老安排上急需进行改革,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就湖北省的情况而言,老龄人口规模大、速度快,意味着养老需求大,高龄老人对医疗护理需求增多,以护工需求为例,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湖北省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中,不能自理的人数占总在院人数的比重为9.86%,在湖北省老龄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之下,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的比重增加,对护工的需求成上升趋势,概括而言,现代社会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为资金、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而这些恰恰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
  养老产业是专门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而提供设施、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性产业,是一个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影响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包括养老住宅市场、养老服务市场、养老用品市场三大主体,其中每个主体下又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包括养老服务市场、老年护理服务市场、老年卫生保健市场、老年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老年住宅市场、老年金融市场、老年保险市场、老年文化市场、老年教育市场和老年咨询服务市场在内的十大市场。
  养老产业是从单一地以养老而养老向以养老促发展的转变,以养老需求为中心,养老产业将与养老需求有关的子市场紧密联合起来,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了市场的力量,减轻了养老事业对政府财政的依赖,为养老提供了动力,缓解了养老投入不足的问题和政府的养老压力,带动各项产业发展,使养老从社会负担转化为正动力。
  实际上,湖北省养老产业中的细分市场里,有些市场早前就做出尝试,当前最活跃的是养老住宅市场,如2011年合众人寿投资蔡甸养老社区。老年保健品市场也有所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老年保健以滋补品和药酒为主,到90年代初,保健品市场非常活跃,红桃K、劲酒等品牌熟为人知。
  三、政策建议
  (一)发展重点领域,满足基本养老需求
  尽管养老产业包含多种产业及细分市场,但是发展包括老年住宅、老年护理和老年保险在内的重点领域,使得老人有地可居、有钱可买、有人可照料,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发展老年住宅,扩大市场供给,缓解床位不足的压力;[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 服务,www.dylw.net]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自理能力减退,特别是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大,发展老年护理,进行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上岗,既是满足老年需求的举措,也是增加社会就业的推动力;老年保险则是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二)落实优惠政策,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养老产业的发展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力量,如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落实对包括民办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的优惠政策,减轻税费负担,减少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阻力,结合社会资源,增加社会投入,减轻政府压力。
  (三)加大信息交流,构建信息管理平台
  发展养老产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养老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当前的养老需求,但是对应于每个老人个体,其需求有着差异性,做好老人的信息整理工作,建立每个老年人的信息档案库,如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等,信息搜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整理并整合,从而节约养老机构信息成本。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针对性地对老人提出建议,满足其需求,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联合调研组.湖北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与对策.湖北省老龄办.2013.
  郭义友,沈昭才,田莹.湖北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现状、问题与政策需求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老龄工作年鉴.2008-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