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口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以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扶持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等富民产业,拉开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框架。2013年,是我区实施富民工程的第二年,全区共实施富民项目107个,各大项目进展迅速,带动和辐射效应显著,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前进,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一、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4.2%,增速高出全市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种植业生产收成较好,粮食产量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喜获丰收,达到3.1万吨。2013年,在政策、市场等各种有利因素的带动下,全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3.1万吨。园林水果产量稳定增加。年末果园面积3.18万亩,比上年增加196亩,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3.6万吨, 比上年增加0.2万吨, 增长5.8%。
(二)畜牧业生产良好,肉蛋奶产量持续增长
实施富民工程以来,全区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几大畜牧业项目落户我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强势崛起,推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全区生猪存栏13.4万头,增长14.1%;牛存栏3.5万头,增长35.8%;生猪出栏20.34万头,增长10.1%。肉类总产量2.74万吨, 增长3.1%,禽蛋产量0.62万吨,增长9.6%;奶类产量2.66万吨,增长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02万吨,增长3.3%。
(三)渔业生产运行平稳,水产品产量供应充足
2013年,我区渔业生产平稳健康发展,水产品供应充足。养殖面积达到42.7万亩,其中浅海护养23万亩,海参养殖7万亩,海水池塘6.7万亩,淡水池塘3万亩,淡水水库3万亩。截止年底,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3.77万吨,增长4.5%;其中:海洋捕捞、养殖产量为11.91万吨,增长5.32%;淡水捕捞、养殖产量为1.86万吨,下降0.5%。
(四)农民收入领跑全市,增速跑赢城镇,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23元,同比增加1506元,增长13.3%,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58:1缩小为2.5:1。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及优势
(一)畜牧业发展亮点多成效大
“牛产业”成为全区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加坡澳亚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6位的全球最大农业龙头企业美国嘉吉集团和印尼佳发集团合资成立的奶业专业公司,自2011年开始,三年内在河口区连续投资建设2个万头奶牛场和存栏3万头的肉牛养殖场。订单式“肉鸭”养殖项目,带动农民增收强。黄河方舟食品科技园项目,占地208亩,总投资8亿元,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建设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的养殖基地4处,枫叶鸭屠宰线4条、熟食品加工线2条。大规模“生猪养殖”效益好。山东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及种禽繁育项目落户我区,使我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和标准化程度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生态渔业规模大,农民赚钱路子宽
为突破河口区“浅海养殖面积大,资源总量不高,优势品种稀缺的”瓶颈,对河口区北部沿海东起挑河、西至潮河、南起生态河滨海大道、北至-5米浅海等深线的浅海资源进行了统一规划,面积100万亩生态渔业区。整个生态渔业区分为浅海50万亩、滩涂50万亩两大板块。
(三)设施农业高产高效,农民收入持续增高
“食用菌”项目高产高效带动强。山东晨阳集团是集各类高档珍稀食用菌、药用菌产学研、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是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基地,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开发示范园和虫草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锦绣农庄、义和农庄度假村、申丰农庄“三庄”项目。锦绣农庄、义和庄园度假村、申丰农庄等特色基地建设,不仅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也改变了农民种植模式,由原先单一种植棉花到现在特色种植,如优质林果,大棚草莓、果蔬等,提供技术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意识,辐射周边14个村3000余户,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建设农庄的同时也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土地从农户到村委会再到庄园,由原先每亩地收入几百元提高到现在几万元。
三、下一步急需关注的方面
(一)保持农民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
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一直是助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经济环境趋紧,企业效益下滑,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也有所回落。加之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所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加。二是农产品产量上涨空间有限,农民靠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收的预期不稳定。依靠粮食增产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再加上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价格波动频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新的挑战,继续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来实现农民增收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农药、燃油、机械、运输、人工等价格持续走高,助推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削弱了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和减负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同时抵消了因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部分效益。生产成本的加大,也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热情。
(三)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多年来,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象依然存在。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需要改善和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突发频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亟待增强。
(四)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农户走入市场,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