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贸易和对非援助两种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进行直接投资,且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2003—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由074亿美元增长至252亿美元,存量由49亿美元增加到2123亿美元。同时,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额由2003年的170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9849亿美元。关于中国向非洲投资与中非贸易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也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部分研究依据引力模型,以进口额或出口额作为因变量,以GDP、FDI作为自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但这种方法易遗漏变量,因为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两国贸易,如运输成本、关税等。基于此,本文扩大样本量,增加自变量,实证研究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一、模型设定
基于莫莎、刘芳(2008)和张哲(2011)等建立的引力模型,增加两国距离和双边投资协定变量,建立模型。使用面板数据检验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时,由于模型中的距离和双边投资协定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本文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出口效应模型和进口效应模型为:
其中i=1,2,3,…,39,表示39个非洲国家;t=2003,2004,…,2011,共9年;EXit表示中国t年对i国的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IMit表示中国t年从i国的进口总额;FDIit表示中国t年对i国的FDI存量;GDPit表示t年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ISi表示中国与i国两国首都间的直线距离;BIi表示中国与i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时取1,否则为0;uit为随机扰动项,表示其他没有考虑进去的变量。
二、数据来源
选择2003—2011年中国向非洲39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中国对非洲39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的数据取自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UN Comtrade);中国对非洲的FDI存量来自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2011);非洲各国的GDP数据来自于UNCTAD;两国的距离指标DIS选择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数据来自网站http://wwwmapcrowinfo/;中国与非洲39国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情况取自商务部统计。
三、回归结果
基于上述模型,分别以中国与39个非洲国家进口额和出口额为因变量,以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存量、非洲各国GDP、中国与非洲国家空间距离以及中非双边投资协定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运用STATA100软件实证分析中国对非洲主要国家的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
1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对IM、EX、FDI、GDP、DIS和BI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变量进行两两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见表1)。
2回归结果
运用STATA100回归,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的FDI对双边贸易具有明显促进效应,两国间的距离对双边贸易不形成阻碍,但双边投资协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1在5%的水平下,FDI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且是正向影响,这说明中国对非洲的FDI对进口和出口贸易具有促进效应,即中国对非洲国家的FDI没有替代两国之间的贸易,而是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系数越大,促进作用越大;在增加距离和两边投资变量后,不影响实证结论。
2在5%的水平下,东道国GDP的规模对中非进出口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因为东道国经济规模越大,市场的需求就越大,进而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增加距离和两边投资变量后不影响实证结论。
3一般来说,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大,不利于促进贸易。但本文回归结果显示,距离与进出口贸易正相关。距离不是中非贸易的阻碍因素,这可能与运输成本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有关。
此外,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双边投资协定签署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签署双边投资协定可以明显促进中国向非洲国家的出口,但对从非洲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为促进中非经贸合作,扩大中非双边贸易,中国要在加大对非直接投资的同时,还要增进政府间合作,通过投资协定的签署促进投资和贸易的发展,并在投资的方式和策略上探讨新的思路,多方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向非洲进行投资。
中国商务部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北京:中国商务部出版社,2010:15-30
张哲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影响的效应分析现代财经,2011(4)
莫莎,刘芳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8)
郜志雄,郭珺,李秀娥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原油进口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外经贸,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