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导致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全球经济持续萧条,危机的源头是金融体系的急剧扩张,而建立和恢复新的金融体制和机制是艰巨的和持续的。此次危机所造成的股市暴跌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目前全球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超过30万亿美元,我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下滑和衰退。虽然各国的领导人都表示要汲取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本国贸易壁垒升高。但是面对危机,有的国家刺激内需,加强改革,谋求全球合作,而有的国家却用贸易保护行为来应对金融危机。但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来看,2009年的确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高发期,从而使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与贸易和资本市场两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需求减少,各国经济增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买力和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没有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使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在资本市场上,美国的经济下滑导致美元贬值,这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所有国家都受到不同层次的影响。美元的贬值影响各国的外汇储备,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也对贸易融资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此外,次贷危机还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全球的贸易额减少是金融危机最直接的表现,而随后是贸易额减少带来的融资和就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完成,出台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于是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以保护本土经济。
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纷纷施行对内保护,对外报复的贸易保护政策,并演变成一场混战:美国联合墨西哥向世贸组织控告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墨西哥扬言要禁止从美国进口某些肉制品,以报复美国要求进口的肉类贴国别标签;印度商工部决定从2009年1月开始对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欧盟,南非和美国进口的不锈钢冷轧薄板进行反倾销调查;2月份,美国对意大利饮用水和法国奶酪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美国鸡肉和牛肉实施的进口限令;俄罗斯开始对来自欧盟、瑞士和土库曼斯坦的卡车开征特别养路费;欧盟则正考虑对美国产生物柴油征收进口关税,以报复美国为其生产商提供每吨300美元的出口补贴;西班牙旅游和工业部长建议西班牙人不要去法国而到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去渡冬假,为本国创造就业岗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政策纷纷登场,而自由贸易则被抛在了九霄云外。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以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为主要实行国家。而随着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我国的产品受到更多的限制,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以后,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数量急剧上升。2002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占全球的16.4%,2003年为22%,2004年为30%,2005年为36%,2006年为35.2%,07年为38%,08年为43%。世界经济萎靡不振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催化剂。2008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达73起、反补贴调查达10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以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有增无减。2009年1月14日,印度商工部决定对中国输印亚硝酸钠进行反补贴调查。1月16日,印度财政部决定对中国输印纯碱发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6个月。1月31日,欧盟对华出口紧固件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5年内征收平均高达80%的反倾销税。2月7日,欧委会公告对中国输欧盘条反倾销案做出初裁,并征收临时反倾销税,除华菱集团税率8.6%以外,其他企业统一税率为24.6%。2月16日,加边境服务署就铝挤压材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做出终裁决定,存在倾销及补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即日起对中国输美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64.75%~234.51%不等。 2月19日,印度再次宣布将在一至两周内对中国铝征收保护性关税,并将对其它进口的中国商品进行调查。这是继印度上月对中国玩具发布6个月进口禁令后的又一对华贸易举措。
中国频频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原因很简单,由于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中国威胁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比例最高,这会对贸易伙伴国形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低下,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我们的大部分企业都缺乏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所以,中国成为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截止到2010年7月,美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产品多达104项。据2010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新立案为7起(均为反倾销调查,比2008年增加1起),占2009年欧盟对全球新立案件的58%,占全球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6%。截止到2010年6月,在全球实行的贸易救济措施中,47%的新发起调查与82%的已完成案件均涉及中国。
世界银行在2010年5月26日称,今年第一季度通过贸易救济措施限制进口的国家数量有所减少,应产业界限制进口要求而发起的新调查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0%。显示全球衰退最严重时期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已有所消退,但中国仍是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目标国。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到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从禽肉产品到玩具、钢铁制品、橡胶(资讯,行情)制品、汽车零部件……毫无疑问,这些反倾销案的频繁出现,将给中国出口形势造成负面影响。
由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为:
(1) 对我国相关的外贸行业和相关区域产生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带来一些难以估量的损失,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致使我国产品不能进入很多国家的市场,严重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出口的持续增长。
从2009年12月8日开始,印度财政部就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
数字传输设备(SDH)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这项公布一出来,华为和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出口印度市场的SDH设备,成本和价格将至少提高30%,这无疑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2010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交通运输等成本都在大幅上升。据业界普遍估计,今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在10%以上。在此情况下,外贸企业的利润减少,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贸易保护主义干扰了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破坏了国际贸易环境。这让一些本可以出口的企业不得不采取观望的态度。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
2009年7月2日,WTO发布了第三份全球贸易监督报告,表明在过去三个月中各国出台的贸易限制和扭曲政策越来越多,全球保护主义压力有所增大。报告列举的89个国家和地区在2009年3月1日至6月19日期间共采取了245项新贸易措施,扣除由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贸易保护举措,全球新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其中G8+5成员(注:G8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和俄罗斯;5国指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采取的措施达90项,占新贸易措施总数的37%。从贸易措施的类别看,贸易便利和促进措施15项,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所采取;贸易救济措施19项,经济刺激计划和行业扶持措施33项,多数为发达国家实施。其中,贸易保护最严重的产品类别是奶制品、钢铁、汽车、化学制品、塑料和纺织品等。WTO的报告特别指出,大规模救援银行、保险商和汽车业以及许多政府敦促购买本国货的行动,带来了仲裁风险,这些举措将造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3)国外的贸易保护政策影响我国贸易和经济运行秩序。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贸易环境和经济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很多发达国家利用自有技术和一些相关标准来限制出口国的产品,无形中削弱了出口国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主要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这几种形式。最后,从贸易不平衡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小的贸易摩擦积攒成多就有可能引起大的贸易摩擦,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江帆表示,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企业遭到贸易调查共38起,涉及金额达38亿。 近一段时间,欧盟对我国生产的电子数据卡发起反倾销调查,金额涉及40多亿。目前我国受到的贸易调查正呈现出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调查对象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蔓延的趋势。因此我国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商务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细化的指导性意见,并将在下半年出台具体措施,着力培育出口基地,为高质量的出口企业服务,以减少贸易摩擦。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勇于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的技术、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断的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应对贸易保护政策的能力。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拓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外向转内需,要靠国内市场的繁荣带动经济增长;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实现小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减少贸易冲突,要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开拓新兴市场,构建合理出口区域结构,规避某些贸易保护主义强烈的国家的堵截;还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商品出口退税率等,充分利用WTO的协商和争端解决机制,努力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与企业一起共同应对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