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关键。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加强金融改革在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县域工业经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金融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工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但是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管理水平落后、融资难等问题。一方面,这就需要强化金融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多种形式的贷款,比如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鼓励民营资本入股地方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县域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不同产业之间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一起构成了整个县域的产业结构。目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最大的一个瓶颈就是过渡依赖资源。劳动力和资源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和管理等因素根本不占优势,这就降低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在县域经济中,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以耗能高、污染高和技术低、产能低的“粗放型”产业结构为主。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自身独特优势,在竞争的过程中难以占据有利地位。这不仅仅是会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会阻碍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资金不足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力。资金不足,将无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无法支付高昂的企业内部研发成本,严重制约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作为持续推动。即使企业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可以在产业集群的一开始就能够解决相关的资金问题,但是市场本身却是瞬息万变,这就使得企业想要凭借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有效发展是较为困难的。
(三)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虽然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慢、总量小、档次低,并未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加工能力低,深加工企业都不具备较强的带动性;其次,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科技含量,产品的特色不够鲜明;最后,企业在积累与提升自身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使得县域工业的发展严重受阻。因此,县域经济之中的工业还不能给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其主导作用。
三、强化金融改革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设想
针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的同时努力形成与县域工业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金融机构要提升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机构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服务水平。重点支持优质项目,创新农产品订单融资产品,围绕农产品订单提供积极的信货支持,推动订单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继续做好农产品流通金融服务,支持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支持场内商户的融资、结算和银行卡服务。积极推广农产品网上交易,支持企业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以,扩大农产品物流项目,建立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互补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大力推动农户金融业务转型,优化调整农户货款客户。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融资能力
我国在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小额货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传统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较弱,集体经济不够发达,所以在传统地区此类中小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要构建多层次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小额货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满足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
(三)完善非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
非金融机构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县域中的农户提供金融机构所难以提供的各种便利与服务。这就使得非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户的日常生活、扩大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出了相当巨大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对非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引导,进一步规范农村的金融秩序,并且不要干涉农村中的亲戚之间的各种小规模的信贷活动。但是却必须要对这类金融活动之中所产生的契约提供法律上的保护,让其逐步的规范化,更好的发挥出各种非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作者:廖海媛 来源:经贸实践 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