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的创新,还为财务管理流程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有必要对电子信息技术下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财务管理;方法
一 电子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影响预算编制的管理
目前,不少企业和单位实行了“零基预算”管理,这就要求预算会计应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地掌握,以实现对年度预算的准确编制,并为全年的工作提供及时的资金保障。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当对具体的支出科目进行细化,而所有的这些任务都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方才可能于短期之内完成。
(二)影响财务核算的管理
财务核算从事后的静态核算朝着事中的动态核算方向进行转变,核算业务活动的反映也从定时向及时方向转变,财务报表及其报告能够突破传统会计周期的限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数据,并向财政部门及其单位内部进行财务核算、指标执行及指标结余等信息的及时传递,很大程度上丰富并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内容和价值。
(三)影响了财务决策及预测管理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工具,结合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财务数据的综合加工、分析及深层的应用,逐步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辅助决策系统。企事业单位可通过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对下一年度的支出方案进行全面综合地比较,并通过编制预算来解决资金的支出问题,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四)影响了财务管理过程
1 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以企业及单位的运作特点为依据,制定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实现对业务及资金使用情况地实时反映,避免财务信息同业务信息出现滞后现象,进而实现了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管。
2 打破了财务信息的沟通障碍,加强了财务信息的共享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统一了系统平台,打破了之前财务信息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减少了存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及同上级间所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
3 实现了资金的实时控制及其有效监管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资金划拨及费用支出有计划性的规划及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获得有效地利用,保证整个单位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开展。
(五)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职能
在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管理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各项决策活动均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方可实现到科学化决策方向的转变;财务控制这一职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不仅表现在控制范围扩展到财务管理的各个层面上,还表现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控制过程由事后向事前及事中发生转移。
二 电子信息技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一)新资金管理方法
1资金流程的再造
企业生产经营时,流动资产的耗费及补偿并非通过实物及价值更新分别来进行的,而是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同时实现实物及价值的耗费和补偿的。多数企业缺乏对资金流程的有效控制,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相对缓慢,提供的数据也不够准确,因而管理者很难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一个快速的反映。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此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1.1 货币资金的控制
由于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一旦留存不足将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而留存过多又会引起经济损失。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1)信息化管理手段可实现对资金收入信息地及时反馈;2)明确了收支事项授权批准的权限,可将审批过的资金计划及时通知文件中心;3)建立了资金收支职责的分工及内部牵制制度,文件中心可及时通知销售部将汇票款项存进银行,财务部门作为执行部门进行付款。这些控制机制使得企业销售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各销售点得资金收入情况进行及时地掌握。无论经理在何地,仅需打开电脑,就可以通过网上信息对企业当天的资金收付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
1.2 储备资金的控制
为解决采购间断性及生产连续消耗间的矛盾,加速资金的周转,对储备资金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1)动态优化了采购的渠道,所有材料的采购均是通过网络进入数据库以备稽查的。2)建立了网络监控体系,物资价格数据库为采购定价提供了依据。3)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自动确定各存货的最低及最高库存,确保存货占用资金的最小化。4)通过信息软件,实现了散货的分区管理,实现了物资的合理调配,避免重复采购。5)从物资数据库中,可对各物资采用后进先出的方法进行计价核算,通过信息化程序管理,提高了成本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1.3 成品资金的控制
成品去留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为确保成品资金可以快速周转,必须抓好产品的销售环节,传统销售环节很容易陷入失控状态,导致市场疲软时产品积压于仓库中,且管理人员常受制于经销人员。通过信息化管理,各销售网点每两天都需要通过网络将当天的销售情况输入公司的数据库及计算机系统中。因而经理可随时进行市场动态情况地了解,可对销售网点的库存产品实现远距离地调度。
1.4 结算资金的控制
企业实施赊销政策常会导致拖欠货款的现象,对企业资金的周转造成严重地影响。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控制机制很有必要。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这一目的。
1)建立了有效的制约机制
无论是大笔汇款还是公出借款,都必须输入计算机进行备案,同时还建立了个人帐户,并规定发货款、采购款若一个月内不结清的则立即转入个人帐户,并且扣除个人的利息,这样既可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地制约。财务部门可通过网络进行债权信息地提供。经理可在流动办公室通过网络对重要债权资金的占用情况进行了解。
2)组建了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搜集、整理及分析客户的信息,并进行信用评级及其额度核决、控制发货等工作。信息化促使财务活动实现了同物流、信息流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及其准确性。
2 建立了资金预算系统
企业必须以动态的市场条件为依据,不断调整预算,以确保企业整体目标得以实现,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资金预算系统建立了一个以旬计划为主的资金预算
系统,使得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也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形成了制约机制。
(二)新成本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企业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成本管理方面的两个独特的管理理念:即旬成本管理及变动成本计算。
1 旬成本管理
企业通过网络信息系统,通过管理会计理论开发出了以旬成本电算化为核心的综合管理软件,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发生了质的飞跃。旬成本进行计算时,通过大量中间数据库的操作,不仅实现了目标成本的计算,还实现了几千个组成成本的指标数据同实际完成值间地比较和运算,找出了正负差异,明确了组成成本各要素间的问题所在。通过巩固正差异,消除负差异,找到了企业内部盈亏的内涵,大大提高了成本的控制能力。通过旬成本电算化的建立,实现了成本管理系统的成本两级控制及其制约的管理机制。
1.1成本两级控制
成本两级控制借助网络化信息管理,企业直接考核部级、分厂级和各条生产线的成本,各分厂对生产线以下的二级成本进行考核,实现了成本两级控制,使成本大幅度下降。旬成本电算化软件投入以来,杜绝了成本计价失真现象,且精确反映了生产流程各环节第一时间的情况。
1.2 成本两级制约
利用信息化对成本管理过程中物资的领出时间、领出单位、领出数量进行计算机统计,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方案,为科学制定储备定额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公司微机网,各分厂、处室可制约到每一张领料单上,企管部物价科和成本科可制约到每一张采购票据上,真正做到两级制约。
2变动成本计算
成本从变动及固定成本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差异系统进行变动成本地控制,对各种材料及能耗的单耗进行了分析,促进单耗的下降,这样通过巩固正差异,消除负差异,实现了对变动成本的控制。企业的变动成本计算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了作用:开展了本—量—利分析,及时、简便、快速地预测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利润水平;进行科学的决策;促使了企业以销定产;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牟鸿禹. 论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J]. 企业论坛,2010,(03).
[2] 郑成哲.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曾龙祥. 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8
[4] 陈洪春,陈涛. 浅谈电子商务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 煤矿现代化,2009,(02).
[5] 王新. 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思考[J]. 企业管理,2009,(12).
[6] 谢西兰. 浅谈石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 财会园地,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