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关于市场经济下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

2015-12-14 11: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概念及功能
  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避免风险。具体而言:1、资金筹集。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为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偿还债权人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2、资金投放。财会管理人员要会同有关管理者共同参与资金的投入,作出有关直接影响企业资源利用的决策,同时确定如何要有效地使用现有资产,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为做出投资决策,财务管理部门要负责汇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计算出投资的报酬。3、收入分配。投资经营所得收入,用来弥补消耗的生产资料,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对个人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和财政收入。4、内部监控的功能。企业集团一般分支企业众多,组织层次复杂,管理链条长,如何有效地监控集团内各级企业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确保其经营行为规范、安全和高效,是众多集团企业力图解决但又很难解决好的间题。加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资金收付更加具有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对资金的流向、使用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章程加以审查,核对相应的计划、合同、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从而使企业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公司的监控之下。
  二、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模式
   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存在于企业集团公司整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企业集团公司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等项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涉及母子公司之间重大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对外筹资权、投资决策权、收益分配权、营运资金控制权、资产处置权等。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其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集权模式 在集权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母公司,集团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
  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三个:(1)财务管理效率较高,能够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2)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公司较易调动内部财务资源,促进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3)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2、分权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
  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1)有利于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子公司拥有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其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较高。(2)财务决策周期短,应付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子公司拥有一定的财务决策权,决策程序减少,效率提高。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但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倾注于力度,实行关键点控制。这些关键的财务控制点包括财务人员控制、资产变卖控制以及重大的资金调度控制等等。这种模式不同于集权模式,它不是过程控制,而是点控制;同时它又强调结果控制,汲取了分权模式的优点。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逐步深人,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这在增强企业活力上的成效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忽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必要调控和严格监督的倾向,致使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车间式管理水平上,对投资决策管理重视不够,甚至出现管理盲点。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注重投人,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人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2、财务组织一元化与财务主体界限模糊不清。我国企业集团一开始由政府用行政手段“组合”而成,不少企业集团的形成都是以国有大型企业或行政事业机构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有的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将一些没有产权关系的企业“收编”或者“挂靠”在自己集团旗下,造成集团与下属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    3、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1)、没有高度重视对成本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成本是利润增长的一大看点。成本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却出现成本开支范围不统一,核算体系不规范及成本控制的短期化行为,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2)、财务分权过度。当前,不少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分权过度,造成对所属企业控制不力,形成“尾大不掉”局面,致使企业集团难于从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财务活动,结果造成下属企业各自为政,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3)、财务预算苍白无力,财务监控失调。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的编制,还没有引起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足够重视。预算编制基础不切实际,在事后又缺乏对差异原因的分析,没有及时调整预算,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4)、财务约束与激励效率低下。由于经理等内部人和出资者的目标函数不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所做出的行为很容易偏离出资者的要求,给企业集团带来不力影响,难免出现“内部人控制”风险。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对策
  企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已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经 济向主要从事资本经营过渡,因此要求集团财务管理要彻底转变传统型财务管理的定位,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机遇,善于捕捉商机,运用现代理财手段,把资本的运作与管理同开放的市场相联系,转向开放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生存、发展和活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总目标,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观。树立起自主筹资,自我约束观念、资金成本和时间价格观念、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观念、偿债观念。还要加强财务指标的运用和分析观念。要强化各项财务指标的科学运用,学会用指标来分析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应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利润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月度预算采取近细远粗的滚动预算,这样就可以时时把握企业全年利润目标的动脉,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彻底理顺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优化财权和收益分配机制。
  企业集团只有先理清内部的产权关系,才能摆脱产权不明、主体不清、纽带不牢、管理松弛、效益低下的众多问题。要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根据市场自主组建企业集团。根据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赋予子公司以一定的权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实现的收益进行分配。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4、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环节越来越多,应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做到细致人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协同发展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拓展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
    随着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资金管理也要相应跟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创新管理能力已经成为集团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在企业财务管理一领域的管理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并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