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普及到大大小小很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使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会计电算化在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弊端,并阐述了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解决,如何更好的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企业和社会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管理手段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也在不断的进步。会计电算化具有方便、高效、自动、及时和准确等多种优点,被广大会计人员接受。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了尝试阶段和自发阶段,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商品化发展阶段,现在是管理型软件和ERP的发展阶段。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平台使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使会计电算化也向深层次开发。
一、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始数据的录入过程易出错
原始数据的录入,必须是人工进行操作的,如果输入错误,计算机系统也无法识别出来,计算机是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序控制之下,自动对输入数据源完成处理并储存。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和财务分析等多种工作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均可自动进行。只要财务软件稳定,一般不发生差错。原始数据一旦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只会错误的进行计算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原始数据无误地输入,是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保证。事实上,会计电算化之根本还是财会人员,所以会计电算化要求数据的输出及加工质量都很高,对于硬件操作人员也有着同样的高素质要求。对于专业会计人员其业务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对于计算机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是较少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方面的业务工作是比较吃力的,在软件的使用过程,对于软件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感觉无从下手,无法正常完成工作。另外,会计软件的开发工作人员对于会计专业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有过强的专业知识,但对审计会计方面了解不多,影响了软件合理需求的设计。
(二)电脑操作失误,责任无证可寻
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有形的记录大大减少,账簿、报表和凭证等要通过计算机录入、查询、阅读以及打印,从输出的结果无法判断谁进行的操作。此外,业务处理大部分是电算化系统,知识和功能的密度集中进而导致职责的集中,因此,不加强控制,限定操作人员的权限职能,那么,擅自变动数据的问题就会发生,使某些操作人员对数据库和程序做了修改,得到人为处理结果,数据的改动不留痕迹,加大舞弊的风险。
(三)分工模式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系统
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人员分工仍套用过去的分工模式,造成人员应用的不合理,很多单位没有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员岗位,其日常维护往往由会计人员兼任。
(四)资料保存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部门,其档案一般都是打印出来,字迹易褪色,保存的时间短,有些单位只把会计档案打出来,没有在电脑中做数据的备份,导致会计档案不完整。在工作中易出现下面情况:无法坚持天天备份,导致机器出现故障,造成账务数据丢失;没有双重备份,只在计算机的硬盘备份,没有另外备份;当硬盘损坏后,使得财务数据不能读取;备份数据盘不进行定期检查,用到数据盘时,发现数据备份不完整;或保管不当,导致数据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
(五)财务数据过于专一
在购买财务软件的过程,只考虑了财务部门的需求,没有从单位整体信息管理要求出发,导致各个部门的信息中断,各个部门之间不能使用网络共享信息。
(六)电算化软件的售后较差
财务软件售后服务具有技术要求高、服务量大和期限长等特点。而现在从事软件销售以及代理公司更多的重视经济效益和销量,忽视了售后服务,造成软件出了问题没人管、无处问的状态。
二、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内控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数据备份保管、职责分工、软硬件得的使用以及维护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为了增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内控管理。
(1)程序操作控制要加强。为保证信息质量,降低差错和事故的出现概率,提出了业务处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内容如下:录入数据必须经过审核,并有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录入员对数据有疑问,要及时核对;如若发生输入内容不对的,按系统功能进行改正;输入的数据要有专人复核,检查输入内容同原件一致否。
(2)系统安全控制要加强。在制定操作制度,严格禁止没有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财务电算化软件;不同岗位的人员操作权限要进行设置限制;设置密码控制验证操作人员身份;数据处理以及存贮相分离;进行计算机的接触和操作的随时日志控制。
(3)加强会计档案保管控制。按有关材料规定,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之后,那些会计凭证、报表和账簿等各个会计档案都要进行打印输出,并要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里面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调整会计人员的分工模式
由于会计电算化功能比较集中,我们应该根据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分工模式,明了岗位之间职责的分工细则,加强组织控制。也就是说在系统内部的不同工作人员间的分工,以对应的管理规章相配套。这是为了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稽核的形式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减少错误发生,一旦发生错误有机可查。
(三)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十分发达的社会,资源的共享对于一个企业内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各个部门隔断开来,不能从总体高度上得到数据的统一,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根据各个企业需求的不同,应该在计算机的软件方面上升到一个最低水平,不仅是财务部门内部的资源共享,要达到在整个企业系统中相应需要达到的效果。同时,软件还要给数据预留出接口,为了给基础数据的导出和导入做好准备,真正做到基础数据资源的共享状态。
(四)选择可靠商家,加强自己维修水平
电算化软件用户普遍反应售后服务不是很好,多方分析总结出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有些电算化软件的使用者关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高,操作水平有限,一
些不是软件自身的问题,由于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知识,而向软件的售后服务部门咨询,造成软件公司没有耐心进行详细的解释,甚至不做回应。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软件的开发商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开发商研制出的软件容量高低不等,许多资历较浅的公司水平不是很高,其开发出的财务软件自身就存在很多漏洞,其售后服务系统也是十分的不完善,更谈不上售后问题了,所以在购买软件时,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比对,选择好的商家和厂家。因此,在购买电算化软件时也要对要使用软件的财务人员进行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培训,是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得到提高,最好是参加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不仅了解计算机的知识,更加充分的学习会计电算化信息;另外,在购买软件的过程也要注意,不要被假象欺骗,通过多方考证,选择实力强、口碑佳、资质深的供应商。
三、结论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算化系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应用过程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新问题的出现、解决,也是方法积累的过程,最后必将开发出新的会计方法理论,来推进电算化系统的发展,电算化环境下要不断提高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改善调整,完全做到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会计电算化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才走到了今天,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平台,随着计算机其发展,电算化也会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九龙,吕春芳.医院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4):65.
[2] 柳敬惠.会计电算化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8):52.
[3] 周铭麟,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管理视野,2005
[4] 田巧芬.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