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2015-12-14 11: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提出财务管理体制建设必须因企而异,不可一成不变。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壮大,经营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从而促成企业集团的形成。一个企业集团是否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取决于这个集团的管理制度,而财务管理又是其中心环节。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对关于会计信息处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的财务组织机构、权责结构、人员体系加以规范的基本管理制度。它是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核心。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通常会出现内部监管不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效益低等现象。在提高企业集团绩效方面,如何发挥好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为处理和协调企业集团内部和外部关系而构建的,而财权的合理配置是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集团和外部出资者之间的财权配置,另一方面是企业集团内部各层级之间的配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企业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企业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由于企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企业集团不可能采取单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下,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其管理的核心。但由于我国的企业大多是在市场经济不健全、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的形势下形成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受阻,监督不力等。目前我国的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状况不容乐观。
  1、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管不力。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对我国的财务管理起到了更好的监督作用,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更加的完善。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财政部针对企业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相关的职务进行了分离,但由于有些企业并未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来实施,出现了相关职务的兼容,权利过分的集中,甚至出现没有相互监督的职务,这样就会导致舞弊及违纪事件的发生。(2)企业集团的权利过分集中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放权过多,没有完善的约束体制,在处理一些资产问题时不受约束,造成大量资产的流失,使企业的发展受阻。
  2、管理体制不完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集团必须对母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以保证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要么过于分权,很难从集团整体的发展战略思想来安排投资活动,下属企业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投资活动,只是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有时会因此损害集团整体的利益。这不仅不利于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会削弱公司的综合实力。要么过于集权,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这样就会挫败子公司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相关成本,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很难做到自负盈亏,从而导致企业集团的效率下降,影响企业的发展空间。
  3、资金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企业的资金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等问题,下属企业的多头开户,投资随意性大,盲目对外投资,致使企业的资金监管不到位,造成企业的资金信息失真、账外循环等问题。公司内部之间不能有效地调节资金的使用,致使资金短缺的企业向银行机构大量贷款,使公司的财务费用居高不下,造成资金的浪费。缺乏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不能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缺乏统一的财务资金调配制度和资金管理平台,造成财务信息无法集中分析,使企业决策者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控。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于75%,有些甚至超过90%,呈现出较大的财务风险。有的企业集团一方面资产大量闲置,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外债,致使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效应,形成资金资源的浪费。
  4、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有些企业的预算只是涉及个别指标,有时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使预算成为了一个摆设,这些都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实际运用中带来阻碍。企业的预算对于许多企业还处于刚刚开始阶段,没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整体的评估和预算,这样对集团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的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于出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1、完善内部监管体制,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下属企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利益,加上信息的不及时性,很容易出现监管不力的问题。为保证企业高效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其一,企业要从内部机构设置上保证监督作用的发挥。集团公司应设立审计委员会等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企业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其二,要从制度和措施上保证日常内部监督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定期检查,定期实施内部审计,检查下属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运用,同时对下属企业的各项工程项目及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对其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改善,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企业的发展。
  2、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的财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错,要通过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建立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处理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同时企业应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避免因信息不畅造成的财务损失。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总之,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企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视。
  3、加强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会造成大量资金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甚至会造成资金流失。所以资金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统一的资金调控制度和资金管理信息平台,能使企业的财务、资金结算、投资、融资等信息快速汇集起来,动态掌控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资预案,从而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4、建立合理、全面的预算制度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预算控制,使预算保持一定的弹性。应当建立责任预算制度,在此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这是企业加强财务预算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为基础,确定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预算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参与。
  综合上述,企业要想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本文只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在实际的运用中还会存在一些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问题还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摸索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陈定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财会研究》,2005年4期
  2、魏云春,《创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探讨》,《财政监督》,2008年第8期
  3、王安,《浅析煤炭企业集团财务健康体系的构建》,《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2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