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与产权管理的关系探析

2015-12-14 11: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会计学以其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性、真实性、货币计量型等基本特征,在引导资源流动与配置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而会计控制职能又与企业产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会计控制也从保护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企业产权主体的平等权益等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产权。基于此,本文以会计控制与企业产权入手,深入剖析了企业会计制度与产权管理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企业制度,会计制度,产权管理,关系
  一、现代企业的资本控制及会计控制
  1. 现代企业的资本控制
  现代企业管理以资本管理为重心,资本控制也对企业控制具备重要意义。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资本控制实则是一种企业管理活动和手段,这一管理活动通过股权资本投资过程而产生,以实现企业整体组合持续规模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及经营决策,在此基础上,享受到企业经营获益的权利,并为此种权利的持续而努力。由资本控制的内涵作出相关理解,股权资本投资是企业资本控制的惟一依据,企业所有者是资本控制的主体,实现企业整体组合持续规模财富最大化是资本控制的目的,统驭企业内部所有公司的财务及经营决策是资本控制的实现标准,管理则构成资本控制的真正内涵。
  2. 实施所有者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会计控制是企业控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并有内部会计控制与外部会计控制之分。根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全隶属于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范畴,至于企业股权的变动,已经在内部会计控制范围之外。在两权分离情况下,内部会计控制便成为企业外部相关方对经营者的具体要求及其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在要求,以确保经营者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揭示出经营者受托经营管理的职责所在。内部会计控制在经营者组织下展开和实践,其控制的成效与管理者相关,
  所有者的会计控制是外部控制形式,它的实施有助于弥补内部会计控制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具备了实施的条件和相应的必要性。
  二、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关系研究价值
  1.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模式发生一系列变化,由单一业主制到合作制,再到如今的股份制,企业结构不断变化和改进,在此过程中,企业交易费用显著降低,并呈现出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全景。产权制度指的是国家以调整与财产相关的经济权利关系为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本着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加快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企业产权制度将逐步完善并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套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而产权清晰又是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根本前提、产权结构多元化则是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所在、产权顺畅流动则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那么,现代企业应不断进行产权改革,积极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产权模式,加强企业产权管理,提升产权管理水平。
  2. 研究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关系的价值表现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制度本质上表现为出资人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互分离,但又产生特定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形式。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目标的不一致性,通常是企业经营者会以牺牲所有者利益的方式获取自身利益,这便会带来一系列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并对所有者利益造成严重侵害。从此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明细企业控制与企业产权的相互关系,并加以妥善处理,其关乎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并对企业的健康运营提供有利保障。
  具体来讲,在研究和明确企业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关系过程中,将真正明确会计控制职能在现代企业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企业产权,同时将真正为企业产权主体提供一些关乎企业收益的有用信息,切实保障企业产权主体的利益。换言之,收益权、使用权、转让权、处分权等权利构成了企业产权的基本内容,这些都与会计制度存在密切联系,研究其二者的关系,必然会促进企业会计职能的更好发挥和完善,强化产权管理 ,提高企业自身健康发展水平。
  三、加强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的关系
  (一)以产权经营为核心的会计制度体制不管哪种产权制度,一旦做出选择,它就成为建筑企业交易活动的既定制度前提,建筑企业会计制度体制应包括:财务会计制度以基本会计准则和建筑企业会计制度为主的一系列法规制度规范建筑企业与市场的行为,维护各市场主体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比性和相关性,促进市场交易费用的减少;同时结合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特点,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处理程序、会计方法的选用、会计报表设计和编制等各种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带来内部生产与交易费用减少;决策分析会计制度,建筑企业需要决策会计分析的问题应该包括:施工工艺决策、材料物资采购储备决策、施工机械设备购置、更新、利用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对外应是工程投标报价决策、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竞争性目标成本决策等,应该针对建筑企业可能遇到的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各种决策问题,分别就参预决策分析的责任人、决策分析的程序,决策分析的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建筑企业决策会计成本管理系统;责任会计制度,它是现代建筑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具体规定建筑企业内部各层次计划和预算的内容和相互关系,编制计划和预算的单位和部门、编制计划和预算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建立符合建筑企业的产权管理中心、利润结算中心、成本核算与评价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等。
  (二)以产权经营为中心的会计组织体制根据内部交易费用最低原则,优化建筑企业会计组织机构是提高建筑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营效率的关键。应建立以下会计平台:决策规划平台。以决策会计为中心,并吸纳各主要支持部门的专业人员参与,保持与建筑施工经营生产全过程的决策与规划, 提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决策方案;责任控制平台。以责任会计为中心,各责任对象为主体包括项目经理制、总承包与分包制、集中与分级管理制,乃至区域经济制等,构成建筑企业内部的有效组织责任会计管理体系,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计划和实际指标,发挥责任会计的控制作用;效益核算平台。以财务会计为中心 ,信息化、网络化的科学手段为条件, 对建筑企业经济资源的取得、经济资源的结构变动与调整、经济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以及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准确的确认和计量。
  (三)以产权经营观念为素质要求的会计人才体制任何一项产权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具有产权经营观念的高素质人才。而目前建筑企业的会计人才素质和队伍状况令人堪忧, 还不能承担资本经营的知识结构与队伍结构,必须加快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优化和队伍结构调整。应建立以下建筑企业会计人才的优化机制:首先,建立建筑企业在岗会计人员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按以上会计组织设置岗位竞争上岗,优岗优待;其次,实施校企培训体制,分层次、定期地对建筑企业会计人员实行现代产权经济知识的再教育和培训,以开发会计人员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第三,积极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吸引高层次会计、经济人才来建筑企业工作。
  总之,建立适应现代产权制度下建筑企业社会经营型会计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建筑企业会计体制改革要运用产权、制度、代理等现代经济学理论,并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建筑企业会计的体制,这对于我国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建立,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江作. 企业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的关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6) .
  [2] 张煜,王晓云. 解析企业会计控制与产权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5) .
  [3] 王剑锋. 论目标利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J]. 中国总会计师, 2009, (04) .
  [4] 吕洪雁,梁美健. 煤炭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优化的路径及模式探讨[J]. 中国煤炭, 2010, (09) .
  [5] 李磊,邓剑雷. 试论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 (05) .
  [6] 龚彬. 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6)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