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简析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2015-11-17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会计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客观高效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统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观重要。本文将介绍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并详细论述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客观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国务院前总理朱榕基在对上海,北京两家会计学院考察时提出“不做假账”的校训。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深化接轨,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失真现像也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备受关注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也持不信任态度。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虚减利润
  企业会计人员受到一定指使,配合相关人员搞权钱交易,侵占国家资产,随意调整生产成本、扩大费用开支范围;通过设立帐外帐,虚开增值税发票或隐匿收入偷逃增值税;虚增成本费用偷逃所得税;通过做假使国有资产贬值拍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滋生腐败的土壤。
2虚增利润
  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地方政府的政绩。在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上级的各项指标,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将原本亏损的企业做成赢利,将原本赢利小的做成大幅增长的高速发展企业。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方面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会计工作配合支持领导的作假行为,为自己在单位的发展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年检考核由各地方主管部门负责,流于形式。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要通过一次考试就可取得,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对企业的业绩评价仅在于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仅在意一定期间的GDP数值,致使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考核达标挺而走险,作出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短期行为。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以此得到相应的收益。比如投资、贷款、减免税金、股票升值等。企业领导可以通过造假得到主管部门的升迁等好处。在种种利益的诱惑下,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3监督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由领导发放,导致会计工作为领导服务,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另一方面以会计师事物所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已得到迅速壮大,但其执业范围狭窄。同时会计师事物所之间的恶性竞争也使得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并不客观,公允。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法制体系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国际形式瞬息万变的今天,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很难再起到对会计工作的威慑作用。已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大多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提出处理意见和处理方法,具有滞后性。一些法律条文不适应今天的复杂经济活动,一些法律条文也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导致对一些经济活动无法监督。
三 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1加强会计队伍自身建设
  (1) 加强培训。针对不同企业的要求和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道德水平。
  (2)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覆盖面,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加强会计队伍管理。严格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对会计执业资格的年检范围,规范会计从业人员退出机制。对有违反原则和法律法规的会计执业人员施以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处罚。
  (4)树立规范的奖惩机制 。对优秀会计工作者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激励,对于违反会计法规,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罚,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2改变单一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对企业经营和地方政府政绩的管理上,改变过去单一的绩效评价体系。企业经营者不但要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加强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考量,也要考虑成本利润率,效能管理等,将其纳入合并考核指标。依据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同时也依据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过程、企业外部的顾客满意程度和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前景进行评价。政府方面,上级对下级不再单纯的考核GDP,而将环境,民生,居民幸福指数等综合因素融合考虑,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
3加强会计信息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此项措施可增强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保证会计人员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加强对会计师事物所的的监督管理。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准入制度,加强对会计师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人员队伍,同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督和相关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为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做出保障。
4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细化,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2)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法制知识宣传教育,使单位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知法,守法,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会计造假成本,加强处罚力度,增强法律的震慑力。
参考文献
[1]陈信元  会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辉芸.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企业家天地,2008
[3]钱勤英.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07
[4]王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浅探..会计文苑,2009.
[5]靳少华。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