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真实性析意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概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0年5月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将决策有用性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指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自两个须予分开的特征,即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信息的中立性也和这两个特征一起产生作用,影响其有用性。”〔1〕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独立的会计人员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中立性是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也就是制定或执行各种准则时,主要应当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我国的“真实性原则”指的是可靠性这一主要质量特征,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只是把它列为12个原则之一(尽管列在第一位),与其它的原则相比,并没有显示出真实性在信息有用性中的地位。另外,关于这一原则应称为“可靠性”还是“真实性”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可靠性”适合的主要理由是可靠性比真实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为了便于我国会计工作者理解,还是称为“真实性”更好。对此问题,笔者认为还是改称为“可靠性”较好。理由如下:〈1〉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比“真实”更确切,有说质量“可靠”的,没有说质量“真实”的。〈2〉“可靠性”主要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的,而“真实性”则主要是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来讲的。〈3〉“可靠性”的内涵更丰富。会计信息要成为可靠的,必须是真实的;但由于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真实的会计信息却未必都可靠。〈4〉由于在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包含了真实性这一具有层次结构的质量特征,却使我国一些学者迷惑了,致使一些会计理论著作中竟将可靠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列作两个不同的原则。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也将“可靠性”列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之一。所以,这样改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真实性也不例外。所以,为了全面透彻地理解真实性的含义,有必要用辩证的方法,从反面再对这一问题认识一下,这就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局限性。
首先,会计信息是历史信息。会计信息是对企业过去已经完成了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其真实性是对过去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是过去的“真实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是构成决策有用性这一反映会计信息总体特征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但决策是与企业未来相关的。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必须输入预测模型,计算出预测的会计信息。如果输入的过程中,输入发生错误或预测模型本身有问题,都会使这一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决策的作用降低,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会计信息的历史性还表现在资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多数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在物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历史会计信息与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之间会有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会计理论界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的方法,如物价变动会计。采用现行成本计价,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却会因为现行成本涉及太多的不肯定因素而使真实性降低。原因在于,“可靠性和相关性常常相互冲击。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亦然。”〔2〕因此,为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在真实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在二者之间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让任何一方变为零。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使真实性和相关性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但有时不得不降低真实性以增强信息的相关性,从而使真实性显示出局限性。
其次,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会计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由于选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时显现不同结果的特征。例如对存货的计价,现行制度规定的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五种。企业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存货计价,会导致收益产生差异。可见,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对同一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的结果,而这些方法都具有理论依据并且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
再次,会计信息含有估计的因素。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准确性,但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质。例如,坏帐准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年限等等。这些估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离开了会计估计,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揭示。这就难免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抹上一层令人疑惑的阴影”。〔3〕
以上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另外,贯彻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可供企业选用的谨慎性原则,由于采用稳健的态度来确认、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导致信息偏离实际的情况。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一方面受到会计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会计运行期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完全一样。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表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财务报告应该提供:(1)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预计会计未来净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与不确定性的信息;(3)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它们变化的信息;(4)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信息;(5)有关管理人员如何履行业主委托的企业资源使用责任的信息。概括地说,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这种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二是关于企业资财上的权利和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