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的创新机制

2015-09-01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企业融资就是企业以一定的渠道、通过一定方式筹集所需资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从狭义上来看,企业中国融资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外投资、凑集资金、组织资金等保证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理财行为。从广义上来说,企业融资是资金的双向流动,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运用。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融资的渠道,即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又可以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企业运营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未来获得更多的资金,企业采用多种融资渠道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融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成为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融资影响因素
  由于资本在经济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承担着借款增加、筹资失策、债务繁重等各种问题,本文认为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生产经营因素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竞争对象、产品更新等因素的改变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方式。例如:当企业利用租赁方式内源融资时,如果所租商品租期过长,租金过高,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等,将可能会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同样的企业经营模式,选择的融资方式将会不同,企业应综合考虑在生产经管过程中的多变因素。
  (二)财务因素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信贷市场资金供需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财务困难甚至破产。例如:企业在发展中由于自有资金的不足,往往选择利用负债融资,而负债融资要求企业不论盈亏都要按照协议支付利息,若企业内部资金供应不足,无法支付负债融资所产生的利息和本金时,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三)国家政策因素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需要融资的企业只能适应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政策环境所决定的,对企业不利的政策必然会造成企业融资的损失。例如:当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时,原本受到政策支持的企业不在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会给企业融资带来极大的障碍。
  二、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一是内源融资,指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自身体内进行的资金融通,是企业从自身内部确定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融资行为。
  (一)内源融资 内源主要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内源融资一般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它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较低,并在股权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融资目的,因此具有低风险性、低成本和自主性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内源融资的成本要低于外源融资,只有在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时候,企业才会将外源融资列入考虑范围。内部融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而融资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将自己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所产生的资本与储蓄。按照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又分为表外融资和留存收益融资。
  (1)表外融资。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反应出来的筹资行为称为表外融资。对于企业来讲,表外融资具有调节企业资金结构、缓解资金不足、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开辟企业其他投资渠道等作用。例如:企业通过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然后再签订一份关于该项产品的筹资协议,将产品重新赊购回来,而原产品没有离开企业,但企业通过这个协议筹集到一部分款项,通过这样的方式,即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危及,又没有改变企业原来表内资金的结构。因此,表外融资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便利。表外融资又分可以为直接表外融资和间接表外融资。常见的表外融资方式有:代销商品、折旧及转变负债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本融资的多少与风险成正相关,由于内源融资的资本来自于企业自有资本,不需要向借款方支付相关的融资成本和费用,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小。
  (2)留存收益融资。企业从历年利润收益中提取的归自己支配的纯收入称为留存收益,也是通常所讲的企业税后利润,主要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从对企业的影响来讲,留存收益融资不需要企业对外做融资活动,也无融资费用产生,只需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企业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能力,是很难获得外部融资资金。作为发展中的企业,资本需求量大,内部融资往往会受到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如果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将会极大的增加内源融资的成本和融资风险。因此,企业要壮大实力必须以内源融资为基础,以外源融资为补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企业投资者利用他人储蓄作为投资资金,借助外部有关金融机构或单位,通过各种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按照是否借助金融中介,企业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外部融资和间接外部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直接外部融资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权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间接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贷款、租赁和短期商业信用等方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由于融资环境对外部融资的影响较小,外部融资可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及时的资金。
  (1)信贷融资。作为金融贷款机构,银行往往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例如:银行贷款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审计报表、财务报表、担保获抵押等发放企业贷款,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相比,不需要发行费用,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提供担保、资产抵押等附加条件较多,与市场上的担保公司相比,限制性条款较多,手续也过于复杂,并且能够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发展资金的需求。因此,通过银行贷款只能解决发展中企业所需要资金的一部分。
  (2)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以股票的形式向特定投资者或社会进行筹集资金的活动。向特定投资者筹资是指,企业的股东通过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 企业增资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新股东,从而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与信贷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无负担性等特点。按照股权的发放对象,股权融资又可分为私募股权融资和公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而公募股权是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股权融资投资者对企业利润要求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所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意味着股票融资的资金成本要比银行贷款高。
 (3)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一种企业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本收息的融资方式。它可分为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除靠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行短期融资外,其他债务融资一般都要求企业定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融资成本较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资金决定了债券能否发行成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投资者选择投资的关键。与股权筹资相比,债券利息是从税前利润扣除的,不存在公司法人和股票持股人双重课税的问题,因此,其发行成本也比股权筹资低。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发行债券更有利于控制股权,维持本公司原来的管理机构。
  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同时,面临着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融资规模、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方便程度以及融资的期限进行综合考量,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稳步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融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 我国大部分企业多采用合伙制或私人制经营,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核算不真实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再加上缺乏合理的资金运用预算和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企业流动资金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金决定了企业的负债能力,由于个别企业的经营规模有限,注册资金少,在资金周转方面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当企业所经营的产品不能及时实现规模经营时,企业的负债率就会下降,融资风险相对变大。
  (三)融资行为不规范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流通性差,市场缺乏统一性、债券利率也没有市场化等原因,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了很大不良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导致了企业在融资时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四、企业融资防范对策
  (一)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资本风险,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协调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从企业不同的经营状况来讲,除了充分利用会计事务所等财务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企业本身还应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合理确定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融资方案,从而兼顾企业未来的资本流量以及缓解偿债压力的大小。
  (二)制定合适的融资方案,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企业创办阶段,具有资金需求量小、潜在投资收益大及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多采用对外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需要资金多数来自商业银行或个人投资者。在企业投入经营阶段,由于产品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对市场的认知度还不高,选择的融资方式一般具有资金回收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在企业增长发展阶段,由于产品销售量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应选择投资公司、开发公司等方式进行外源融资。进入成熟阶段的企业,逐渐步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所需要的资金量大,其融资方式主要以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三)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树立正确的融资风险意识,应该意识到不论是哪一种融资方式都有可能与企业的预期效果产生误差,要仔细核算融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融资过程中的隐形成本。通过对各种融资方式的发现,产权改革和治理内部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赢利能力;通过进行股票回购、提高折旧摊销比率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把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间保持一定的最佳比例,可以实现现金净流量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活动始终保持在优化状态,降低企业的内源融资风险。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特点、目前财务状况以及所处的宏观环境等,将融资的需求量与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正视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严格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方便程度以及融的期限进行综合考量,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辉:《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分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6期。
  [2]熊泽森:《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及其对策研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浙江金融》2011年第1期。
  [3]赵猛:《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吴庆念:《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渠道和模式研究》,《企业经济》2012年第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