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东部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5-07-18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引言
  高技术低碳服务业是高技术服务业在低碳领域的扩展。所谓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就是指高技术服务业中碳排放相对较低的行业。部分高技术服务业,比方说依赖于航空和高速铁路的高端物流行业和交通运输业仍有较高的碳排放量。虽然高速铁路并不直接产生碳排放,但考虑到我国发电仍以火力发电为主,因此,高速铁路的运行必然会间接产生大规模的碳排放;再比方说,高空气象服务需要使用探空火箭,而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还有地质勘察行业,虽然在勘查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碳排放,但是如果勘察目的和结果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后续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大规模碳排放仍不可避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高技术服务业都产生或间接产生少量的碳排放,只有高技术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真正实现了低碳。本文甄选如下行业作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特别是金融衍生品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高等教育行业;高级卫生行业;科普行业等。
  目前,国内有关高技术服务业、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科技服务业的相关文献仅限于规范分析的阶段。而本文将基于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遴选出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低碳行业,并选取相关指标,比较东部各省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发展能力。同时找出其短板,然后给出恰当的发展对策。
  2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2.1指标选取的原则
  首先,由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其他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关的指标必须单独列出;其次,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切实反映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能力;最后,对于一些模糊性的指标必须坚决排除,以减少对实证研究的干扰。比如说,考虑到R&D的相关投入可能并不从事低碳行业,因此与R&D的相关指标不应该列入。
  2.2指标选取的结果
  根据以上指标选取的原则,我们选取表1中的指标来进行本文的实证研究。其中高技术低碳服务业机构数量、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工作人员数量、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代表了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金融业增加值代表金融服务业发展状况;三级甲等医院数量代表了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状况;高等院校副高级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代表了高等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保险赔付支出代表了保险服务行业发展状况;科普专职人员和科技馆数量代表了科普服务发展状况;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相关指标则不仅表明了现阶段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还蕴涵了该地区未来在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潜力。
  表1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指标名称单位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X1高技术低碳服务业机构数量个X2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工作人员数量万人X3金融业增加值亿元X4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5电信业资产总额亿元X6高等院校副高级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人X7三级甲等医院座X8互联网普及率%X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万人X10保险赔付支出亿元X1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人数万人X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13科普专职人员人X14科技馆数量个X15211以及上院校数量座3基于因子分析的东部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
  3.1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说明
  本文以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在内的三市八省高技术低碳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12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和《201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使用SPSS19.0作为因子分析的统计工具。
  3.2数据分析过程
  首先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防止某些指标数据因为方差较大而对因子载荷产生消极影响。在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时,为了便于对主因子含义进行正确、合理的解释,将对因子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经过旋转后得到因子特征值、因子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见表2)。贡献率表示每个因子包含及解释原始数据的信息度。表2的结果表明,根据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3个主因子,当选择前3个主因子作为主因子时就包含及解释了原始变量的88.040%以上的信息量,满足了所提取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贡献率不低于85%的原则。
  表2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因子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6.46443.09243.09224.47629.84372.93532.26615.10588.040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根据旋转结果:变量X3、X5、X6、X7、X9、X10、X12、X14在第一主因子F1上有较高载荷;变量X1、X2、X8、X11、X15在第二主因子F2上有较高载荷;变量X4、X13在第三主因子F3上有较高载荷。
  根据提炼出的3个主因子,首先算出3个主因子对各原始变量的得分F1、F2、F3,具体如下:
  F1=0586X1+0586X2+0776X3+0514X4+0952X5+0630X6+0929X7+0208X8+0752X9+0792X10+0196X11+0873X12-0190X13+0817X14-0060X15
  F2=0794X1+0744X2+0085X3+0117X4+0111X5+0375X6+0154X7+0723X8+0585X9+0435X10+0925X11+0196X12-0003X13+0020X14+0967X15
  F3=0130X1+0093X2+0085X3+0783X4-0078X5+0606X6+0139X7-0558X8+0223X9+0285X10-0014X11-0046X12+0868X13-0058X14+0163X15
  同时为了求得一个能够反映综合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F,本文以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对每个因子进行加权,然后加总得到。定义华东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综合发展能力综合得分为:
  ∑F=∑biFi=(43092/8804) F1+(29843/8804)F2+(15105/8804)F3
  将标准化的数据代入因子得分计算式中可得出华东地区在3个主因子方面的得分及排序;再将主因子得分代入综合发展能力得分式中可得出华东地区三市八省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3)。一般来说,综合得分越高,该市的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越强;得分大于0意味着该省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则认为在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之下。
  表3东部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综合得分
  主因子1主因子2主因子3综合地区得分 排序得分排序得分排序得分排序广东2.258911-0.119265-1.08508110.879051北京-0.5594392.8002310.0300960.680542江苏0.5239130.1863032.0280410.667533山东0.398994-0.4715291.5392420.299644浙江0.638172-0.110574-0.3602270.213085上海0.022250.402482-0.7399280.020356辽宁-0.036146-0.3781670.179743-0.115047河北-0.318137-0.80530100.158434-0.401508福建-0.336978-0.409978-0.9647610-0.469429天津-1.0051510-0.268926-0.820319-0.7238810海南-1.5863611-0.82558110.034765-1.05034113.3结果评价
 广东省是我国目前GDP排名最高的省份,也是唯一一个人口总量突破一亿大关的省份。广东省深圳市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培养出了中兴、华为和腾讯等一大批在海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信息服务公司,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此外,广东省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后配高技术人才储备充足,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的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能力及其潜力是最强的。
  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所以在人才储备方面走在前列。但是,由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信息公司,因此在发展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硬件方面可能不足。因此,北京市应想方设法大力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营高科技信息公司,以带动整个首都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发展。
  江苏、山东和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三个省份。目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让这三个省份经济的发展走向穷途末路。因此,这三个省应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搞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并借助这个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过程大力发展高技术低碳服务业。
  上海市虽然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但是该市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依靠国家政策、外商投资和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行业,在科技带动经济增长方面所做的努力依然不足。因此,上海市要牢牢抓住大力发展自贸区的历史机遇,在未来的“十三五”规划中注意引进科技因素,依靠已有的强大人力资源背景,大力发展高技术外包服务业和高技术信息产业,增加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也可以改善上海市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益,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上海市创业,帮助上海市早日实现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辽宁、河北、福建和海南这四个省份中,辽宁和河北是以重工业见长的省份,福建和海南工业基础则相当薄弱。同时,这四个省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东部沿海省份当中是相当落后的。因此,这四个省份如果要发展高技术低碳服务业,仍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完善。首先,要完善工业结构,不仅要继续发展传统工业,还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其次,要想方设法吸引高技术人才来本省就业、创业,建设充实的人才队伍;再次,在信息产业建设方面,各省还需要建立一批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发展。
  天津在东部沿海地区当中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由于紧邻首都北京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很多负的外部效益。例如在国家政策和国家投资方面比较容易受到忽视,对人才的吸引力会比较不强等等。虽然近五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天津市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迟滞性等因素,总体来说天津仍然处于北京的光环之下,很多方面的进步差强人意。因此,天津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抓住国家政策给予的机会,还要想办法自力更生。比如说,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阻止本地区人才的流失,并吸引外地人才来本地发展。同时,要加快产额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政策建议
  根据目前东部沿海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状况,从服务低碳经济的全局出发,依据低碳经济和高技术服务业的相关特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第一,各地区应该明确本区域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突出要素禀赋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目前,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利用好本地区的区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来促进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进步。部分地区比如说天津就应把握好建立北方经济中心的机遇,建立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技术服务业;部分地区如上海市应利用好本地区充足的高技术人力资源加快自贸区和高技术服务外包建设;还有部分地区如浙江应千方百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等。
  第二,国家应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和政策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前进。这不仅是国家要求发达地区升级产业结构的需要,也能够帮助我国履行好《京都协议书》上的有关承诺,对于树立良好大国的形象尤为重要。
  第三,界定好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范畴,给予在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方面的巨大优惠,推动独立性或民营高技术低碳服务机构的发展。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从金融角度来说仍属于高风险行业。因此这需要国家做出具体的扶持姿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对参与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建设的热情。
  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发展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目前,我国的工科人才的培养仍主要集中于传统重工业领域。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应配合好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通信工程、金融工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为这些人才在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就业、创业建立良好、优惠和便利的条件。
  第五,与高技术低碳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可控范围之内,积极学习先进国家发展该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为我国高技术低碳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仰东,范毅,李享等.低碳经济与高技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2011,(5):6568.
  [2]王文军,骆志刚,赵黛青.低碳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兼论广东省低碳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未来[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1):6369.
  [3]陆远权,马垒信,何倩倩.我国31个省人力资源状况比较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0,(5):117121.
  [4]李中民.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探求,2010,(2):5255.
  [5]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7):15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