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法制支撑、政策支撑、技术支撑以及舆论支撑等。其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县域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构成功能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支撑体系做保证,这是县域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从实践来看,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已成为推动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法制支撑、政策支撑、技术支撑以及舆论支撑等。它们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法制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法制支撑体系的构成。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支撑和制度支撑体系,它们分别由不同要素组成,担负不同功能,目的是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县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基础法规和分项法规。基础法规是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是分项法规制定的基础;分项法规是在基础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循环经济活动的特定环节或循环经济的特定活动内容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循环经济基础法规的具体化。图1显示了县域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层级构成。WWw.133229.COM
法制支撑体系的功能。法制体系对循环经济主体起着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政府通过立法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惩处,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循环经济良好运行。除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外,政府还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制度,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规范主体行为功能。法制支撑体系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良好有效的法制体系可以引导循环经济主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运行规则与要求组织生产、安排生活,从而改变与循环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而不合理的法制体系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资源有效利用及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效果有限,甚至会导致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二、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功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如果各方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必将影响到各主体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制约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合理的法制支撑体系能够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功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而循环经济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难以完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需要良好的法制体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只有健全的法制体系才能将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四、推动循环技术创新功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作支撑,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而技术创新总是在特定的法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体系,有利于促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的进步。只有合理有效的法制体系才能不断激发创新实践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技术进步。而且,法制体系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没有合理有效的法制体系,技术创新成果也难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政策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政策支撑体系决定循环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目标,对循环经济主体产生诱导作用。县域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主要由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科技政策五个方面构成,这些政策对循环经济主体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向作用。
政策支持是政府为解决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失效而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起步阶段,往往面临资金需要量大、循环经济效果不理想的发展困境,面临着“循环”不“经济”的发展障碍,特别需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政策,激励和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各个主体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总体上看,政策支撑体系的功能表现为提供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等。
财政政策能够为循环经济发展直接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税收政策可以从多个环节进行调控:通过在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阶段设置资源开发税和排污税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和替代资源的研发。金融政策通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设计特定的金融产品或者对循环经济实施者提供贷款保障,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产业政策通过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朝有效利用的方向发展。科技政策为县域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提供动力,通过制定科技规划、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
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其功能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相应地,其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包括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两大基本技术,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替代技术、无害化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成及其功能构成如图2所示。
资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是指将经济活动过程中(包括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实现废旧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废纸、废旧饲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再加工等技术。
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是指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替代原有技术,替代原来所使用的材料、资源、产品和工艺。功能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或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
再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再利用技术是指实现材料和产品多次和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清洁生产是指实现生产过程中无废或尽量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无害化技术和减量化技术。无害化技术主要是指把经济活动过程产生的无法资源化而且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对外排放之前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功能是防止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减量化技术是指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双重功效。如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等。
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是指治理环境污染,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消除环境污染的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县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实施监测,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其功能是有效掌握县域范围的环境质量和对废弃物排放实施监督。
舆论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多主体参与的活动过程,不同行为主体可能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同,从而影响其行为。有效的舆论支持有利于提高各行为主体对循环经济的了解。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支撑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以及培训教育、媒体宣传、公众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等,向公众讲解有关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介绍,报道循环经济实施的先进典型,揭露危害环境的不端行为,加深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