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令人失望的是几乎没有一位主流宏观经济学家(或新古典经济学家)能预测到这场危机。本次危机暴露了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个缺陷,即缺乏对货币金融体系的有效分析,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和银行是可有可无的,主流经济学家对于金融体系在经济中应当起什么作用以及金融体系的运行是否良好的分析是缺乏的(Goodhart,2008;Friedman,2009)。然而,在另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看来,此次危机与美国的金融债务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英国新剑桥学派的WynneGodley。上世纪50至70年代,God-ley曾在英国财政部任职,随后70代初开始担任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主任,并创建了剑桥经济政策小组(CambridgeEconomicPolicyGroup),90年代初到美国列维经济研究所做研究员。Godley早在1999年就指出依靠家庭债务增长来支撑的美国经济是不稳定的,并强调2010年之前住房价格下跌引致美国家庭债务增长一个较小程度的放缓都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持续衰退,其中他在2007年4月就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将在2008年之前几乎降为零并引致大量失业(Godley,1999;Godley&Wray,2000;Godley&•Zezza,2006;Godleyetal,2007),这些分析和预测最终也为本次危机所应验。
Godley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视对货币金融方面及存量流量关系的分析,其最新发展可归结为存量流量一致模型(stock-flowconsistentmodel,下文简称SFC模型)。简单地说,SFC模型的基本方法表现为:(1)建立宏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矩阵和资金流量表,并保持存量和流量的核算一致性;(2)既考察实物资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也考察国民收人和金融交易等流量,并强调存量流量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建立各个宏观部门的行为方程和核算等式;(3)强调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包括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金融方面的重要性和金融不稳定性等,反对主流宏观理论的逻辑时间、理性预期和两分法;(4)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经济实验。
SFC模型方法被认为起源于Copeland(1949)对资金流量账户的创设和分析,即使用四式记账体系(quadruple-entrysystem)试图回答“当国民产出的总支出增加时,这些钱从哪里融资”以及“当国民产出的总支出减少时,那些未花费的钱会去到哪里”等问题,并把经济中的实际流量(商品服务的买卖和转移流量)和金融流量(净借入或借出的资金)整合在一起,从而突破了原有的国民产出与收入核算的研究局限。此后,不少学者对资金流量分析以及存量流量关系进行了研究(Bain,1973;Davis,1987;Patterson&Stephenson,1988;Dawson,1996)。而实现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相结合的是Tobin(Backusetal,1980;Tobin,1982),正如Tobin(1982,p.172)指出的,希克斯的‘IS-LM’版本凯恩斯理论有许多缺陷,他希望描述一个替代框架,以修补IS-LM模型的缺陷。他所建议的框架与标准宏观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1)正确考虑时间;(2)追踪存量;(3)多种资产和资产收益率;(4)对金融和货币政策操作建模;(5)瓦尔拉斯法则以及加总约束。这些思想为SFC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然而Tobin的模型仍存在不少问题。®SFC模型的真正发展应归功于英国新剑桥学派的Godley(Godley&-Cripps,1983;Godley&•Lavoie,2007),®此外也包括一些来自剑桥大学、列维经济研究所(LevyInstituteofBardCollege)和社会研究新学院(NewSchoolforSocialResearch)的非主流经济学家。以Godley为代表的这些经济学家在保持存流量核算一致性的基础上,引入许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比如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和银行的关键作用、金融不稳定性等,其所发展的SFC模型,优点在于不仅避免了当前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缺乏考虑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的问题,同时还能对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性、金融危机等被主流宏观经济理论所忽略或其无法容纳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经济世界的分析框架。
二、SFC模型的主要特征
本节将重点探讨SFC模型的基本方法,包括存量流量一致性的含义、宏观经济部门的行为假设、历史时间与过程理性的方法论以及对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视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对数量繁多的行为方程和核算方程进行详细分析,®而主要讨论SFC模型的一些主要的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以突出SFC模型与主流宏观经济模型在这些方法上的区别。
(―)存置与流置核算一致性
存量流量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模型中的存量和流量需保持会计核算上的一致性,即某个部门的资金流人必对应于其他部门的资金流出,亦即资金运用必对应着资金来源,而没有资金核算上的黑洞(blackholes);与此同时,流量会累积起来并影响存量,而存量变动将在随后影响流量,存量和流量之间存在着动态相互影响。存量流量一致性可以通过宏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矩阵和资金流量表(包括国民收入和金融交易)来说明。本文把经济分为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四个部门,只考虑封闭经济情形。为简化起见,假设:(1)央行合并到政府部门当中“2)政府债券价格固定为1;(3)居民是企业和银行的股东,因此企业和银行需要向居民分派股利;(4)固定资本没有折旧。此外,表中所有变量均为名义变量,表明的是货币量值的宏观变量。
而在企业部门内部,其资产是资本品P•K,负债是贷款L,后者对应的是银行的资产;此外,政府部门的负债是政府债券和高能货币,其中政府债券发行总量为B,而央行以高能货币H购买政府债券Bcb。该表最后一行表示各个部门当期的净资产,其中最后一项表示整个经济体加总的净资产是有形固定资产P•K。
描述的是各个宏观经济部门实物交易的资金流量,反映了国民生产活动中的收入分配(工资、税收、利息等)和支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其中,企业部门区分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以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投资,即出售资本品的企业的经常账户获得收入P•AK,而购买资本品的企业的资本账户则形成相应价值的新增固定资产,由于该项目是在企业部门内部进行交易,因此加总为零。企业和银行均向居民分配利润。政府部门的收人为税收T,而支出则包括政府支出G和债券利息rbt-1•Bt-1。
反映了每个部门用各自的储蓄进行金融资产交易,比如家庭用储蓄投资于银行存款和股票;而企业则利用未分配利润和银行贷款为资本品生产进行融资。各部门的“加总”一项为零,反映的是各个部门用于金融交易的预算约束。该表最后一行是每个部门期末的净资产,其考虑了存量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其中家庭的期末净资产即为当期储蓄加上因价格股票导致的股票存量价值变动;企业的净资产则是未分配利润加上资本品价值变动(Ap•Kt-1),再减去因价格股票导致的股票存量价值变动(Ape•Et-1);政府的净资产为SAVg;而银行净资产假设为零。最后一行的最后一项是一个核算等式,整个经济的期末的净资产变动量等于总储蓄最后一列各项为零,意味着每个部门的资金流入必对应于其他部门的资金流出。表2最后一行表示的是每个部门当期的储蓄(或负储蓄),其中企业的储蓄是未分配利润Fu。而为了简化,这里假定银行部门的储蓄为零(即净利润为零)。每个部门的列加总体现的是各个部门用于实物交易的预算约束。
SAV加上固定资产价值变动Ap•Kt-1。需要指出,SFC方法在建模时考虑了资产价值重估的影响,即包含了资本利得(capitalgains),它是各个部门期末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表3最后一行企业部门的期末净资产中的Ap•Kt-1和Ape•Et-1。
刻画了整体经济中各个宏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关系、资金交易关系以及部门的预算约束。当建模者建立SFC模型时,所有存量和流量的核算一致性和相互影响将通过核算等式和行为方程来体现,预算约束和加总约束总是成立的,因此不会遗漏任何存量和流量的变动。存量流量一致性相当于在宏观经济系统中施加了动态结构,使宏观经济系统形成内在动态(丁11:1:11(^815:7,1977,911)。明确考虑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是SFC模型区别于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标准主流宏观模型中,他们只关注某个时点GDP总需求(流量)及其对充分就业的决定,而没有关注这些流量与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利息支出对债务存量的影响、债务流量对投资需求和融资活动的影响等都没有明确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