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谈企业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内部控制

2015-12-29 17: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其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内部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控制与会计有着并存的关系,财务信息化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内部控制形式的特殊方法,目前此方法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同时其对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虽然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单纯强调技术的概念会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引入误区。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再造,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并且使企业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企业管理信息化强调“人本”理念。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反馈控制理论认为,管理过程就是从信息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和修正、再形成新的信息输入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每次循环的延续时间就是管理周期,延续时间的长短则反映了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要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管理活动做得好,内部控制有效,企业就能够实现它的目标,企业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如果内部控制无效,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将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可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企业现行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和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跨度加大,管理职能也发生了转变,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管理角色转换的步伐,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完成政府经济目标的建章 立制上。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制度多数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加之会计基础差,会计控制不规范,一直影响企业的管理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薄弱的企业经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内部控制目标的差异

  现行内控制度的目标,不以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确定为着眼点,而是重宏观调控目标轻自身管理,重速度和规模较产品质量和效益。各环节、各部位缺乏沟通和相互联系,对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形不成“提供恰当保证”的观念,把内控制度理解成一般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细则。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差甚远。 

  2、内部控制形式上的差异

  由于现行内控制度游离于管理之外, 在形式上与管理格格不入,表面文章多,不注重提高内控制度的效率和效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缺少有效控制,因而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内部控制内容上的差异。

  现行内控制度的内容,多数对工作纪律和岗位责任制以及奖惩制度要求甚多,对企业组织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管理组织的设计不科学,强调了检查性,忽略了预防性和指导性。因此,使内控制度很难发挥其控制作用,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企业采购成本高,销售费用高,,资金支出无预算,或虽有预算但执行不严以及资产管理不严格等多种问题。企业应针对以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着重加强这部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四、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注协将内部控制确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员工品质与知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与授予权力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以下主要变化:要求财务人员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

  (1)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实施财务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臃肿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瘦身,这将使企业财务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快速沟通,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2)财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管理观念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化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能力。信息经济要求并引导着企业财务组织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发展演变,要求企业的财务主管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发现内聚力和构造组织,既要有利于创造、革新、加快速度,又能在不断磨合中加强内部控制和向心力。

  (3)人力资源政策趋向人本化。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信息网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取有形资源的成本,资金和其他生产资料相对丰裕,与此相对,信息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相应的管理重点也由物转向人,尤其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财务管理的范围扩大:除了完成传统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外,还集成了管理及财务的相关功能,如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理财、财务信息查询等等;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所以我们应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与业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一个控制良好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更大的潜力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保 证企业活动严格按照商业规则进行。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

  (1)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在信息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由以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2)控制重点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管理实现了会计和业务的一体化处理,使会计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变为事中的动态核算,财务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取实时信息。这样,财务内部控制可以由顺序化向并行化发展,使企业的财务、制造、销售等人员并肩工作,共同控制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同时,开放的财务信息系统为内部财务人员及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等提供了开放的沟通管理管道,有利于内外部沟通的进行,使得企业的财务清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各自的责任,随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生效情况,并可以从外部信息中获悉关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财务内部控制,而它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 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失效,又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和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容易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所以在信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企业完善管理的内部问题,是企业运用控制理论,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加强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管,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我国的企业管理必须引入或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东:企业信息化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许永斌: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内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04(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