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西方经济学成本基本范畴研究与讨论

2015-12-02 15: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本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学范畴不仅在理论经济学中, 而且在会计学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 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西方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成本范畴, 通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 对这些成本范畴的 理论渊源、涵义、特点、演进以及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基础理论的角度, 总结成本范畴发展和完善的 方向, 得出在理论发展中, 经济学与会计学更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 以推动经济理论进一步繁荣的结论。
     在经济社会中,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的资源必须支付一笔费用,因此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以效益为基本原则,通过努力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这样说,凡是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的问题,都涉及到成本收益的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12版)“第二十一章成本分析”中引述了J·M·克拉克的一句话,说明了成本问题的重要性,即“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第二章提出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竞争模型,并假设人具有理性,理性人的选择步骤包括:明确机会集合;确定替换;正确计算成本。进而指出,“虽然理性的选择涉及到对成本和效益的仔细权衡,经济学家却总是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成本而非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和厂商往往把每种可能供选择的效益看得比较清楚,而往往在成本的估算上犯错误。”在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作者曼昆在开篇第一章归纳了经济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即“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中前三大原理都直接涉及到成本问题,包括“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必须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问题);“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比较问题)。从以上三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编著的三本权威经济学教科书关于成本问题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成本问题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主题之一。

  一、传统成本理论中几个成本范畴

  传统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或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的。因此,在早期阶段 ,传统成本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 人们不仅研究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而且也研究 生产过程前后发生的成本, 如机会成本、社会成本等。同时 ,伴随经济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在传统成本范畴中, 我们将着重研究生产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购买生产投入品所支付的费用,这一概念是建立在生产理论基础之上的。生产理论研究企业的生产行为, 其中心内容是研究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的合理选择, 即在既定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上,选择最佳生产要素组合;在既定的产量 水平和价格水平上, 选择最佳的产品组合;在既定的价格水平、生产要素组合和产品组合下,选择最佳产 量水平等。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 生产理论主 要采用等产量曲线和成本法。1926 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布莱克出版的专著《生产经济学导论》 , 是现代微观经济学有关生产理论的早期代表作。在 书中, 布莱克运用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数量分析方 法,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和研 究,并着重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了系统论述。 其中 ,他对成本问题的探讨,是关于成本问题的最早 的系统分析之一(张培刚 ,1997)。布莱克利用“总产 量对应于总成本的方法”, 求出单位产出的生产成 本,以及单位投入的产量 ;然后据此探讨“最小成本组合”。他按照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 , 来分析“最小 成本组合”的不同情况。最后 ,他根据经济生活中最 常见的七种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最小成本组合”情况,绘制成图解 ,对于每种生产要素投入以一条成本 曲线表示。布莱克关于生产和成本问题的分析 , 对于30 年代以后现代微观生产理论和成本分析的演进和发展 ,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30年代初期,关于成本的分析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张伯仑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都论及各类成本,特别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以及它对于企业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当时的一些论著中,影响大的是美籍加拿大经济学家雅各布·怀纳在1931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成本 曲线与供给曲线》的论文。这篇论文,长期以来被西方经济学界看作是最具代表性的微观成本分析,实际上已构成了今天任何微观经济学书刊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张培刚 ,1997)。现代微观经济学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在上述基础上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 .短期成本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投入保持不变或变动性小,

  增加产量主要依靠增加可变投入数量。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当固定投入不变或未作同比例的变动时,所增加的可变投入的生产率呈递减趋势, 从而使短期生产成本存在递增的趋势。短期成本的特点是固定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的区分泾渭分明, 即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而后者则相反,随着产 量的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是一个常量 , 而可变成本却随产量增加, 呈现按递减、不变、递增比率增加的态势。这是由于某一投入数量的增加 , 所造成的总产量增加的阶段性决定的。

  2 .长期生产成本在长期内, 企业的各种生产投入包括固定投入

  和可变投入都可以做出充分而从容的调整, 因此各个产量水平都可采用最佳生产要素组合。长期成本 曲线是一条起始于原点, 并随产量的增加不断上升 的曲线。

  在长期中, 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 从而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 所以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就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 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 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又称计划曲线), 企业可以按这条线来作出生产规划。长期边际成本 (LM C)曲线是一条先降后升的变动平缓的 U 形曲 线,LAC 与 LMC 相交于 LAC 曲线的最低点。

  3.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由于许多投入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所以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不同于短期成本曲线。然而,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别不大,因此分析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就主要分析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图3可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平坦得多的U形。此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位于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这些特点的产生,是由于在短期内,企业不易改变生产要素使用规模及其组合,且许多成本是固定的,结果企业改变其生产水平时,短期中平均成本会比长期中增加更快。在长期中,虽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仍然呈U形,但是企业可以调整投入规模和组合,因此当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时,存在规模经济;当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时,存在规模不经济;当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作等比例变动时,规模收益不变。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细胞与外界(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现代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企业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理论是过去20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机制及企业组织制度运行的认识(张维迎,1995)。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是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共同之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这一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下面我们分别就企业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进行论述。

  毛洪涛 刘 恒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经济系 6100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