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思考

2015-11-18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其对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措施和对策,也总结出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基础规范化
      1引言
      民营企业要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发展,必须格外重视内部建设,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既要认识财务管理,还要学习、研究财务管理,不仅要及时更新财务观念,更要拓展财务内涵、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保守。
      管理手段模式陈旧,大部分民营企业实施的是以企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族式管理。其中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权控制在家族手里,企业内家族成员遍布,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滞后,长期在思想上受到旧的财务制度的约束,缺乏“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的决策随意性极强,全凭主观想象,自由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预测、计划、分析、控制、参与决策职能弱化。由于多数民营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因此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
      2.2民营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一方面民营企业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不仅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甚至社会文化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具有不确定,或者说,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可能结果不止一种,而不同的经济行为过程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活动通常与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使得存在着大量的主观判断。
      2.3民营企业财务控制薄弱。
      1.资金的流动性问题。有些民营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民营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2.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赊销这种信用交易,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以及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优势。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3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3.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首先,要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财务工作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也局限于营运资金管理。民营企业应树立科学理财观、资金时间价值观和风险观念,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活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增强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其次,民营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应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3.2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法宝。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导致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不讲诚信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忽视。
      3.3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通过预算管理达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因为进行财务管理预算化是以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的全面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的财务预算。企业预算以销售为起点,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据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费用预算,汇总编制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最后综合编制预计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了达到实际运行和编制上的对比就必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二者有可比性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4. 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给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经济环境。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财务会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求财务管理工作适应民营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不仅是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抓好财务会计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不仅能促成企业内部的有效分工和协作,而且能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5结语
      民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实施对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解决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民营企业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务必对此予以重视,其在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持续健康,并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安著.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与创新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07.
      [2]贾明月著.民营企业的财务战略.上海三联书店,2005.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