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5-11-10 10: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财务治理是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薄弱环节。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治理中出现的内部组织结构、财务制度、资金短缺和资金治理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改变用人模式、创新财务制度和强化资金治理等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治理 中小企业 资金 制度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40% 和60%; 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 。但是,另一方面有80% 的中小企业根本未设账本, 另外20% 的企业也存在亲属管帐、会计出纳不分、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规范的市场竞争, 亟待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
 1.股东组成的家族化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由个人创办或购买承包小型国有企业而来的, 因此在股东结构上, 往往是夫妻、父子、兄弟、同事、同学等亲朋好友组成的。这样的股东结构仅凭着血缘与亲属朋友的信任关系加以维系, 没有严格财务决策机制与制度安排。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结构还能维持,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 往往造成意见不统一, 特别是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严重的分歧, 造成企业危机, 甚至造成企业的分裂与解体。
2.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大的公司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 并由此产生了代理成本。与此相反,中小企业往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表面上看经营权的统一降低了代理成本。但同时由于经营行为全部由主要股东个人承担, 个人决策的“武断性”与“盲目性”造成的风险远远高于职业经理人“程序化”决策的风险, 有时这种失误甚至造成企业的倒闭。
(二)财务制度不完善
   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尚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制度极不完善, 一些单位根本没有会计机构, 一些单位虽设有会计机构, 但岗位职责不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技术资格等现象不胜枚举。中小企业账目混乱, 会计数据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人为调节利润, 对企业资产进行任意重估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若无规范的财务制度, 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和管理低效。
(三)流动资金短缺,资金治理效率低下
    资金营运管理是中小企业理财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产成品的积压、资金大量沉淀和经营资金补偿失调。为了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畅, 企业向银行争取贷款或者向内部职工集资, 使企业资本结构失调, 增加了财务风险。另外, 中小企业缺乏现金管理制度, 现金收支的随意性大, 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变用人模式
     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财会人员的选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依赖血缘关系比较普遍;二是返聘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欲改变此种现状,加强财会人员在财务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治本的办法是改变目前用人模式。比较现实且有效的办法有三个:一是强化财会人员的现代理财观念,包括法制观念、风险观念、盈利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等;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财会人员能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比如给财会人员一定比例的股权,让其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调动其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三是为财会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接受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其参与财务治理的能力。

(二)创新财务制度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应从财务制度的核心即财务治理与财务控制两个方面入手。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主要是业主主导型。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就应当对利益相关者予以特别关注,创造条件让其参与企业财务治理,这实际上是强化财务治理中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种创新体现。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创新主要包括:1.再造财务控制流程。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是脱节的,企业无法对业务活动实施实时监控,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价值链环节的失控。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树立财务人员价值链财务的观点,将财务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2.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应运用实时的财务控制方法,如预算管理、财务结算中心、财务业绩评价等,从而对业务活动展开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

(三)强化资金治理
     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要做到三个有效匹配:第一,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做到有效匹配。比如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第二,资金收回和支付做到有效匹配。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资金分配做到有效匹配。比如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比例应合理。建立健全财产物资治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治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治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治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并强化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治理。
    
参考文献:
[1]余涛. 2010. 试析公司财务治理实现机理及其完善. 会计之友.
[2]衣龙新. 2010. 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财会通讯.
[3]杜晓光,2009. 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有效路径的思考. 会计之友
[4]曾爱军,2006.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问题探讨. 商业研究
[5] 杨淑娥、金帆.2002.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

1 作者简介:徐戈(1978.11-) 女   湖南省长沙市  讲师   学历:硕士 , 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