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2015-11-02 0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事实上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信息使用者只能获得不充分的信息。然而决策者要做出正确的、有利的决策,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保证,这就存在对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一个倾向选择问题。本文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二者予以同等重视。超越一定的限度片面强调某一方的改进,忽略特定的环境去孤立地谈论可靠性或相关性的提高都是不可取的。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来看,应大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重心应是更多的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 相关性 可靠性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涵义与特征
   (一)相关性的涵义与特征
  相关性就是当会计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1.预测价值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未来的事项,通过它们相互关系的分析预测经济事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2.反馈价值则体现在对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3.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与披露及时,信息在失去价值前应被决策者所拥有。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便对决策毫无用处。
 (二)可靠性的涵义与特征
  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主要特征有三个:真实性、可证实性和中立性。
    1.真实性强调会计信息应与实际相符,应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是可靠性的一个内容,但并不等同于可靠性。因为可靠性不但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而且强调会计信息的主观可信性。具有可靠性的信息必然是真实的,但仅仅具有真实性的信息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2.可证实性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具有可证实性的会计信息应是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上生成的。
    3.中立性指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不受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指使或操纵,不允许任何人为了某种目的歪曲会计信息,即会计信息应公正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东西。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互关系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共同点
  首先,它们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作为有用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它们共同作用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信息如果不与决策相关,即使特别可靠也毫无意义;而特别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失去了可靠性保证,亦会降低或丧失其相关性,误导甚至有害于决策。
  其次,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相关性回答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而可靠性则是指信息使用者能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
  一是历史与未来的矛盾。可靠性是面向历史的,它要求如实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相关性更多的是面向未来,带有较多的估计和判断,强调预测价值、反馈价值,注重及时性。历史与未来、主观与客观这些对立的因素也就决定了可靠性与相关性无法完全兼容,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对两者的重要程度必须做出选择。
  二是及时与精确的矛盾。及时性是相关性的灵魂,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地做出反应成为在经济活动中制胜的重要条件。再相关的信息如果失去时效性,对于决策者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然而要提高及时性,财会人员必须减少耗时的认证、核算工作,代之以大量的主观估计、判断,迅速产生一些近似的财务指标来满足需要,这一作法从本质上说又损害了可靠性。
   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先后问题的判别
  首先,现代会计的产生显然是源于相关性而不是可靠性。信息使用者是由于需要相关信息以支持其判断、决策,才希望获得会计信息的,不是由于对真实可靠的数据情有独钟而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从成本效益考虑,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我们肯定是先选择相关的信息,再去努力提高其可靠性。
 (二)二者的相对重要性
  明确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先后问题,再从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对立时的取舍问题来探讨二者的相对重要性。
  四、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措施
  鉴于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制约关系,所以我们分开讨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主要措施
  加强法制层面的建设。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制定、财政部和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进行制定。在现有以上各级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会计相关性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理论界同实务界认识的统一,管理部门之间的上下一致,并考虑与国际接轨。
 (二)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信息失真比较严重,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强化财务公开。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使财务信息的编报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扼制企业私下的暗箱操作。
  2. 建立健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会计法》中虽然规定了单位内部、国家、社会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但具体的实施细则仍未完善。使一些企业对内对外或对不同部门、不同使用人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一致,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核算的结果。真实的结果应是独立的计量人员对同一事项运用同样的方法的计量都相同的结果,因此,完善的监督体系应是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监督行为。
  3.明确会计主体的地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应该制定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专门法规,要有具体的、可操作和可评价的标准,加强会计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一要可靠二要相关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我们必须对这两者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信息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我国目前在二者之间的权衡中所作出的最好选择。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M]. 2001
2余应敏.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及协调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09
4刘骏. 会计信息可靠性重于相关性  [J].当代财经, 2003.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