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5-10-23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渐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管理、完善监督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也在逐步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与模式也在随之更新。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的收支行为,是确保财政改革政策落实的关键措施,也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根据我国财经政策,事业单位对预算收入(事业收入与财政拨款等)在预算、调剂、分配及使用的过程中所实施的管理与监督,从而确保事业单位工作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完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是接受国家财政拨款,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独自组织业务及事业收入,科学合理的编制单位预算,并且依据规定的开支标准与预算范围来支付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提倡节约,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财务监督和控制,加强核算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管理目的服务性、资金渠道多样性、管理方式多样性、管理程序严密性及资金使用节约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陈旧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收入,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因为如此,事业单位内部往往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够,其财务管理观念也较为陈旧,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所具备的辅助决策与监督控制作用。有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把财务管理简单地理解为记账、算账,观念还停留在财务管理的表面形式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预算管理缺乏约束力
  预算工作包括预算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考核三个部分内容,它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事业单位实施财务活动的条件与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进行预算时要参考上一年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等,在进行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大小。但实际上,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有些财政人员对这些情况不够重视,依然习惯性地按照基数加增量的编制模式实施预算,导致预算不准确,预算管理约束力不强。
  3.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进行财务核算后,大多数报账制的单位都依靠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的监督管理,从而使会计决策者与执行者脱节,导致管理和监督作用的实效。事实证明,会计集中核算只是起到代理单位记账的作用,使会计人员和核算单位的距离拉大,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核算中心了解不多,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把握不准,导致了财务审批和会计监督脱节。
  4.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虽然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没有企业财务人员那么严格,但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熟悉现代财会理论,掌握现代财会技能,也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我国财政体制的变革。许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不高,大多财务人员的学历不高,高层次的财会人员更是缺乏,很多财务人员在道德意识与风险意识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三、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
  为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需求,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创新管理理念。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跳出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积极学习有关财务的法律法规,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以身作则,牢固树立依法理财与科学理财的意识。事业单位的财务要实行转变,就是由过去的“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转变,这样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领域扩大到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事业单位要对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分析、细化、整合,使财务管理科学化,逐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强化预算管理
  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要遵循“综合平衡、保证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积极推广零基数、绩效编制的方法,依据成本效益的原则,把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纳入预算管理。二要对预算的审批、调整及追加程序严格规定,建立专人负责预算执行,防止单位领导任意变动预算的行为。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认真执行预算的考核、监督程序,严格监督事业单位经费的开支情况,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3.完善监督体系
  完善财务监督体系首先要加强审计部分监督的力度,细致分析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增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审计部门要履行职责,保证事业单位的经费专款专用,且要认真落实。其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事业单位要依据保障知情权与民主权,鼓励参与民主监督并制定相关制度,从而实现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依法确保人民群众畅通的监督渠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对于多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录用人才的选拔时,需要严格依据会计法的规定,保证财务人员考取相应资格证之后才能上岗工作。另外,事业单位还要持续开展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业务素质,力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情况全面了解,熟悉本单位主要业务的具体流程。
  总之,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不断优化事业单位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促使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影.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1,(2):92—94
[2]王桂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5)
[3]陈阳.刍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

作者简介:刘改仙,女,1967年4月生,山西太原人,现从事会计工作,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