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降低选煤厂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2015-10-23 09: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根据选煤厂各项加工成本指标,重点围绕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成本、重介质成本两个方面,提出选煤厂降耗增效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节能改造;功率因数;电力;重介质
选煤厂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评价一座选煤厂经济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煤炭市场需求下滑、市场经济出现重大变化时,强化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挖潜降耗上下功夫,千方百计降低选煤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是每个选煤厂必然的选择。各选煤厂降低选煤成本的措施通常为控制生产物资的投入,如材料、配件、设备、修理费等,或者采取修旧利废、延长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周期等措施。从短期考虑,以上措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认真分析选煤生产成本构成,选煤电力成本和介质成本占选煤加工成本的近三分之一,在控制选煤加工其他各项成本的同时,抓住重点,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电力消耗和介质消耗,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选煤生产成本的目的。
一、降低电力成本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技术推行节能改造(即EMC)
  大部分选煤厂泵类设备由于设计时考虑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选择余量较大,其负载特性为泵类负载,原来的控制方式为全速运行,通过闸板调节控制压力和流量,有明显的能耗浪费现象;供电系统尤其是高压设备供电系统没有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导致选煤厂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由于无功电流的大量存在,在线路上有相当的能耗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实施节能改造,可大幅降低电力消耗和成本。
  以某选煤厂改造为例:该选煤厂设计入选能力为150万吨/年,吨煤电耗6.12 KWh/t。全厂动力设备装机容量为5636.2KW,工作容量为3817.7KW,其中负荷在100KW以上的主要设备为一部132KW原煤入仓皮带运输机,一部132KW原煤入洗皮带运输机,一台110KW精煤稀介泵,两台280KW合格介质泵,两台132KW精煤磁尾泵,两台245KW循环泵。为了进一步降低电耗,组织专业电气公司相关专家对该厂用能设备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认为该厂在节约电能方面还有潜力可挖,于是与专业电气公司签订了《能源合同管理(EMC)项目改造合同》,并进行了节能改造。该厂EMC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一)变频改造:采用三台660V低压变频器柜,两台6KV高压变频器柜对现有五台大功率泵类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每台变频器柜增加旁路功能,实现在变频器退出运行后工频运行),涉及工作容量为934 KW,占全厂工作容量的25.9% ;(二)无功补偿改造:在6KV配电室安装高压无功补偿控制装置柜体1面,电容器、电抗器柜体3面,设计补偿容量为1500Kvar。(三)能源管理系统:采用法国专业电力监控系统,配置能源监测主机和LED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及电力负荷耗能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2、加强用电管理,充分发挥用电最佳效能
  充分利用分时电价政策,实行避峰生产,对外转供电的经营网点和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管理办法,用经济手段削减用电高峰,降低生产用电成本;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化用电管理,给各个生产单位装表计量,使用电成为各单位严控的一项重要生产成本项目,提高电力用电效率;坚持“开机必达产,开机必达效”的原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电单耗;严格执行正规的作业循环和生产秩序,抓好机械推运作业的现场协调和监督,保证开车后入洗原煤数量充足、质量稳定;抓好基层单位设备巡查和检修工作,抓好设备完好达标,加强对零敲碎打的机电事故、频发事故和可能造成单系统生产的关键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双系统正常运行,生产连续开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全员节电意识,加强用电检查,严堵偷电漏电的漏洞,杜绝长明灯、无人风扇的不良现象,做到人走灯灭、风扇停。
二、降低重介质成本的具体措施
  介质消耗是重介质选煤工艺的主要材料消耗及成本构成要素之一,介质消耗量是衡量重介质选煤厂生产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提高选煤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降低介质消耗的途径主要有:
1、从技术上革新
  介质的消耗量首先决定于入选原煤的性质、工艺的合理性和严密性。在入选煤泥含量高且容易泥化的原煤时,应采用选前脱泥工艺。在入选前将原煤中大部分细泥脱除,防止细泥进入介质系统给磁选机造成压力,如果磁选机处理能力有限将会造成跑介现象。同时在加大分流量的同时,磁选尾矿会多带走一部分未被回收的细粒介质,增加了介耗。所以无论是新建厂或改造厂,其选煤工艺应根据入选煤资料来确定;弧形筛和脱介筛在脱介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设备工作效果直接影响介质消耗的多少,及时调整弧形筛方向并在弧形筛上增设可调式导流板,增加了弧形筛有效使用面积。经常检查和疏通各脱介筛的喷水管,使喷水压力和喷水量达到规定要求,在保证不带介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喷水量,以免超过磁选机的处理量,造成跑介。在脱介筛筛面上加2-3道阻流板,减慢物料流速,延长脱介时间;稳定稀介桶液位,避免溢流或抽空现象造成磁选机入料不稳,磁选效果下降。
  2、从管理上控制
  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定期检查磁选尾矿及各产品的带介情况,一旦发现跑介立即解决;对入厂的重介质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粒度尽量保持在0.005-0.044mm之间。磁铁矿粉的磁性物含量应在95%以上,密度大于4.5kg/L;加强介质运输及工艺系统中跑、冒、滴、漏的管理,杜绝因管理问题造成介质的损失;根据下达的介质成本控制目标,制定详细的成本执行计划,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生产环节、各归口管理车间、班组直至个人头上,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的全员成本管理局面。
  三、经济效益
  经过对变频改造前后电力消耗的监测对比,变频改造所涉及五台设备的节电率为37%,全厂设备的节能率约为10%左右,全厂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83左右提高到改造后的0.95左右,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22.21万元。该项目投用以后,09年7-9月份该厂入洗原煤693207吨,电力单耗5.32度/吨原煤,比08年全年电力单耗6.12度/吨原煤降低了13%。
  经过对选煤厂介质系统进行改造及加强管理,选煤厂介耗为1.9kg/吨原煤,比计划2.25kg/吨降低0.35kg/吨,介质单价为1500元/吨,每年入洗150万吨原煤,则每年可节约材料费78.75万元。
  四、结束语
  降低生产成本是选煤厂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改进选煤生产工艺流程,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中造成选煤成本增高的环节,加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意识,努力实现选煤效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乔得胜(1972-),男,山西偏关人,助理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学校机电专业,一直从事选煤生产实践与管理工作,现任霍州煤电集团山浪选煤厂筹备组组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