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析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启示

2015-09-24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低靡,美国化的金融自由化思潮遭到质疑,专家和学者在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中,普遍将原因归结为金融业过快膨胀、金融监管不力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花样翻新等,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行业的影响,以及我国目前金融开放的现状,从中得到了对于我国金融开放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跨国商品、服务商贸、流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规模和形式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也使得金融危机在全世界或多地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秩序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危害,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适当调整国家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秩序,对减弱因金融危机产生的危害,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张是非常重要的。
1.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1.1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运行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也遭受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依赖性很高,对外币市场的依赖性也很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从发展中国家撤回资金,从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流动性紧张。此外,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市场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给国,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得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下滑,外汇收入缩水。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因金融危机的原因减少或搁浅。这些原因造成了2009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自二战以来负增长的一年。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及时调整国内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金融危机也促使了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达国家经济也会出现增长,但是增速不会太快。
1.2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资、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经济和金融实力不强的问题,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材料供应地,出口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变缓,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国际贸易,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和影响相对汇率水平的价格效应。
2.金融危机与我国国家金融开放现状
  我国的金融开放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申贸之前的承诺,逐步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采取市场准入,但是还存在着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层面开放度较高,实际开放度较低的现状。在资本账户方面,总体上看我国资本账户管制的程度还很高,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效率较低和金融机构缺乏真正的活力和竞争力。此外,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产品只是产权和科技含量较低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人民不的国际使用尚存在众多的限制因素。
3.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危机开放的启示
3.1加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扩内需、保增长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保证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房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中包括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信贷投放,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发展。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确定国家主权金融观念,保证银行、证券、保险业在金融开放中中资金融机构处于主体地位,加强金融监督力度,是金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行有限度的竞争。
3.2 实行金融代理业务为主、自营业务为辅的模式
  金融代理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为实体经济提供并购、融资和理财等服务,而自营业务则是金融机构依靠自有资本金从事业务经营的模式。金融行业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水平还不高,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应该以代理业务为主,避免以自营业务为主时出现的行业内部逐利而舍弃金融业服务宗旨的本质,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反应和经济泡沫现象的出现。
3.3加快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金融体系效率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总量和规模,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结构和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不高,金融服务业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应该加快金融业开放程度,转变和深化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关系,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在创新和开放中同同时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即开放和保护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能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得到一些启示,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发挥金融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胡胜德.对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商业经济,2011,(4).
[2]吴浩.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科技信息,2011,(29).
[3]黄方亮.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的规范发展.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10,(1).
[4]樊昊.后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也的开放与发展.西部论丛,2010,(6).
[5]王茜.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启示.商业时代,2011,(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