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兰州黄河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5-09-15 09: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对企业各种数据进行评价,对于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兰州黄河集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找出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评价
 一、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自身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资产及其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在一定的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实质上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体现为产品或服务优势,即企业能更敏捷地向顾客提供顾客满意且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体现为形成产品或服务优势的深层原因,即企业持续拥有有价值性、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第三,产品和服务以及资产特性状况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竞争力将通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所开展的每一项竞争行为(包括企业内部与外部行为)的力度得到体现。

二、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的处理

我国的企业评价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最初主要进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和企业规模评价分析,此后企业评价理论与应用都有较快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国内外研究成果看,通常的方法有三类。第一类是因素分析法,第二类是对比差距法。第三类方法是内涵解析法。笔者结合兰州黄河的企业属性和企业现状等,采用表一的评价指标,同时根据企业从2006至2011年公司年报相关数据,采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

表一:企业竞争力指标来源或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

代码

计算公式或来源

总资产

X1

报表公布数据

净资产

X2

报表公布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

X3

报表公布数据

利润总额

X4

报表公布数据

净利润

X5

报表公布数据

每股收益

X6

总收益/股票发行总数

每股净资产

X7

总资产/股票发行总数

总资产利润率

X8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

X9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债务资产比率

X10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劳动生产率

X11

主营业务收入/员工平均人数

设备技术水平

X12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总资产增长率

X13

(本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

净资产增长率

X14

(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X15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增长率

X16

(本期总利润-上期总利润)/上期总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

X17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流动比率

X18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X19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周转率

X20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

对兰州黄河集团2006-2011年企业竞争力相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各个指标之间由于计量单位和数量级不尽相同,从而使得各指标间不具有综合性,不能直接进行综合分析,这时就必须采用某种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解决各指标数值不可综合性问题。在无量纲化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其中,相关系数表显示各因子相关性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从旋转后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的贡献率很高,都在90%以上,而主营业务收入、债务资产比率、设备技术水平、利润总额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等因素为负数,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优势因素,而主营业务收入、债务资产比率、设备技术水平、利润总额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等是企业的薄弱环节,需要企业予以增强。

四、兰州黄河企业竟争力的提升对策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兰州黄河集团的有关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对策。

(一)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收入。

从我国啤酒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集团垄断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本企业要根据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提高啤酒等本公司产品的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针对目标客户群,开发新产品。

在城市将更加注重开发高端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内啤酒企业在稳固了自身市场之后,开始加大中、高端啤酒市场的开发力度,面对和普通啤酒消费完全不同的高档啤酒目标群体,向餐饮、娱乐等中高档市场进军。

 (三)增强企业自身软实力,建设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与共同愿景。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建立独具个性的服务文化。建立共同愿景,树立消费者主体观。

(四)运用战略管理有效管理企业竟争力

在适宜的企业竞争力战略的指导下仍然有极大的自我选择空间来组合、调整、培养、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有效管理企业竞争力以达到巩固和创新竞争优势,追求永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清涛,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中国厦门:厦门大学,2005 年。

[2]李卫东,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兰州黄河集团公司年报2006-2011,巨潮咨询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