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18-02
1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现状
1.1国联物流中心简介
柳州市国联物流中心在2000年1月成立运营,是交通部规划建设的全国45个道路主枢纽站点之一,也是柳州市人民政府确认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试点企业和重点支持的物流企业之一。国联物流中心在2000年率先加入了“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联运企业信息平台组成货运信息网络。国联物流中心主要经营的业务有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整体外包、大件特种货物及大宗货物运输、多式联运、公路快运、市内快递、代结运费、汽车维修、食宿、停车等。
1.2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现状
(1)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物流设施设备不足,自有车辆拥有数低,只能提供一般的仓储服务,仓储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高。另外,增值服务薄弱,其业务主要集中于运输业务,而配送、仓储和代理能提供增值服务的比例偏低。对于加工、JIT配送、“零库存”管理、物流咨询与培训、物流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物流方案与运作策划与规划、库存控制与管决策和做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能力。还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健全,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的运输与仓储功能,并且大多数都无法实现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的资源共享;也无法做到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2)国联物流中心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物流业务开发的操作型人才、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信息管理人才,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现代物流理念不强,业务素质仍停留在传统运作水平,专业能力较差,难以达到新型工业化所要求的现代物流从业水平。其中在国联物流公司,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占14.13%;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占33.3%。
(3)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在国联的经营活动中,货物蒸发、卷款潜逃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国联物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国联物流中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运力资源不足导致了运营成本过高
(1)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而运力却严重滞后。公司在不断规模扩大但是运力却随着规模的扩张严重的滞后,车辆数量过少,在货运量高峰期的时候导致运力更加缺乏,很多货物未能及时送出。运输途中的管理不够严格,司机严谨度和紧急处理事件的能力不够强,遇到突发情况未能及时处理。
(2)对现有运力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运力的利用效率低。国联物流经营者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国联物流的初衷,不符合当前国联物流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实际,不利于有效地开发物流中心原有资源的潜力,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和人员压力。
(3)对其社会上的闲置运力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国联的协作车辆总数约200辆,占公司总车辆的75%以上,比较成本来说,增加挂靠车辆可以节约成本,但公司对车辆挂靠的管理不严格,而且对社会挂靠的车辆没有安装GPS定位系统从而不能做到实时监控每辆车的运输以跟踪货物,使顾客的满意度降低,而且运输途中货物损坏和丢失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公司信誉下降,同时赔偿货损货差的成本上升。
2.2人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能
(1)在组织构架上,缺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目前在整个管理人员队伍中,物流项目服务的主要人员约27人。其中学管理专业的人员约11人,物流管理专业约7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给管理队伍埋下了“先天不足”的伏笔,成了制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性因素。
(2)在专业技术上,缺乏“专家型”的人才。公司有许多管理人员只有高中甚至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因为公司在招聘人员时,虽然对文化程度也作了要求,但只需要应聘者提供毕业证的复印件,因此,其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据了解,在公司整个管理队伍中至少有25%的人不具备大专或中职毕业的文化程度,或许实际比例会超出此范围。
(3)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公司现有员工72人及临时工38人,临时招工现象比较多,对于临时工的培训在时间和质量上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一般情况下,对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只是把公司的简况、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介绍,然后就分配到各岗位进行跟班实习,这种不规范的、零散式的培训方式,就很难在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上,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可行的量化考核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存在有“吃大锅饭”的现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在操作上,一般只以管理人员巡场检查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2.3信息化程度滞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上,国联物流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手段,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还是信息的处理都严重的滞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观念滞后,影响了企业信息建设的步伐。国联物流信息流通不畅,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地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就很难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目前国联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网络不健全,信息不顺畅,投入见效的周期长,领导一时看不见成效,从而会影响领导的决策。
(2)在信息化硬件投入不足,制约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国联的信息化硬件投入仅占营业收入的10%不足,而且国联物流只是对柳工、花红药业公司等大的客户提供双向信息支持,并没有从根本上为货主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支持,物流服务效率没有得到预想的提高,国联的客户范围很难扩大,加上金融危机客户要求降低价格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国联的市场规模更是难以规范扩大。
(3)信息化人才短缺,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国联管理人才资料中显示,在27个管理人员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管理人员只有一个,而且是中专毕业,即国联建立了信息网络但也无法通过计算机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供应商分享信息,从而无法建立起伙伴关系,无法让国联随时了解供应商的销售和库存变动情况,则公司无法预知发货量,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得充分的利用,同是也无法实现物流成本的节约。
3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的
具体对策
3.1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把增加运力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做法有两种: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确实把运力看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增加运力投入,提高企业自身运输能力。
(2)加强管理,提高现有运力的利用效率。做法有三种:一是建立和健全车辆预检和维修制度,消除车辆的故障隐患;二是建立并完善车辆健康档案,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三是建立并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利用社会上闲置的运力资源。做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规律,拟制科学的运力规划;二是建立社会闲置运力资源数据库,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共建关系。
3.2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技术和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就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先进的技术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队伍去掌握,只有建立科学、有序和高效的管理,才能使系统各要素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从而形成“1+1>2”的整体效果。首先,要广纳人才,有计划地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其次,采用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丰富企业专业技术的“人才库”;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积极性。
3.3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的硬软件投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其明显特征是:信息的获取速度“快速化”,信息的收集途径“多样化”,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化”,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如今,信息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能源。因此,国联物流中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薛威,孙鸿.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翁丽贞.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苏宗.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11-05-18.
[4]吴兆.浅议物流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
[5]陈麟烨.浅析企业物流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报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