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路径创新

2015-07-28 18: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86-03
  泛在环境下“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形式与服务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用户要在海量信息中寻求自己有用的信息已变得日益艰难,显得束手无策。而嵌入式馆员应用与服务作为图书馆未来的主要服务模式将发挥出“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嵌入式馆员及嵌入式学科服务认知
  嵌入式馆员在图书馆学领域作为新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说法众多不一,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嵌入式馆员是指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并能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手段嵌入到用户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图书馆馆员。而嵌入式学科服务则指由嵌入式馆员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某一特定学科领域所提供的教学和科研及其他深层次的一系列知识服务。
  二、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随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载体、服务形式及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的变化,传统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用户专业化、知识化、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将多层次、多形态、多载体、高效率、高质量的创新服务模式作为核心竞争力,而嵌入式馆员所提供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打破了图书馆传统固有模式,让图书馆馆员走出图书馆,融入用户群,去探索与发现用户对信息的真正需求,为用户提供全程面对面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发挥图书馆馆员作为引路人和指导者的作用,真正体现出图书馆的本质和使命。
  三、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与方式
  (一)服务内容
  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相对广泛,一般具有针对性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有嵌入式咨询服务、嵌入式教学服务、嵌入式科研服务、嵌入其他服务几大类型。其服务形式分为实体嵌入式服务和虚拟嵌入式服务两种,图书馆服务由相对服务的类型和具体环境要求不同而提供不同服务,但不管是哪一类服务,它们只是在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服务深度和服务层次上有所不同,其核心职能都是嵌入用户环境,融入用户群体,及时、清楚地了解用户实际需求,通过与用户的直接合作与交流来满足用户需求。这不仅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馆员在馆等候上门的传统模式,而且通过馆员与读者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大大增强了读者对信息搜集、分类、整理、发布等自我处理与驾驭信息的能力。
  (二)服务方式
  嵌入式馆员所提供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务方式,不仅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而且还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馆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真正意义上走出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利用嵌入式服务嵌入到用户一线、虚拟社区、虚拟空间、用户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环境中,利用短信嵌入手机、桌面工具嵌入计算机、IPTV系统及其他服务嵌入用户熟悉环境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嵌入式咨询、教学、科研及其他领域的服务,实现用户在哪里,嵌入式馆员和服务就在哪里,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为用户提供全程面对面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四、高校图书馆嵌式馆员与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现状调研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部分采用访谈形式,所调查院校有“211工程”院校、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接受调查与访谈的专家均属图书情报行业内具备高级职称的资深专家和学者,无论是对图书情报行业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深度的认知与了解,因此,调查结果能客观反映出各图书馆嵌入式馆员和嵌入式服务的开展现状与进度,同时对目前图书馆业界嵌入式馆员和嵌入式服务的开展与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60份,其中“211工程”院校21份(正高8人,副高13人)、省属本科院校27份(正高7人,副高20人)、高职(高专)院校12份(正高3人,副高9人),详见表1。
  (二)调研结果分析
  1. 嵌入式服务开展形态。据调研回收的6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得出,图书馆嵌入式馆员与服务的主要形态分别为实体嵌入和虚拟嵌入服务两种,其中,实体嵌入服务主要以嵌入院系、嵌入教学、嵌入科学研究、嵌入其他(包括嵌入企业、公司、社区等)四项。在这四项服务中,嵌入院系服务开展的相对普及,调查中45%的图书馆开展了实体嵌入院系服务,55%的未开展该服务,但有25%的正准备开展;15%的图书馆开展了实体嵌入教学服务,85%未开展该项服务,其中32%因用户需求准备开展;18%的图书馆开展了嵌入科研服务,82%未开展,有34%准备开展;7%的高校馆对外开展了其他嵌入式服务,93%的实体嵌入式服务主要是针对本校师生展开。相对实体嵌入服务而言,虚拟嵌入服务开展情况略好,尤其是利用网络即时通开展的虚拟嵌入式服务较为广泛普遍,73%的被调查馆都利用QQ、MSN、SMS、Skype等各类网络通讯工具开展了虚拟嵌入服务,27%未开展该服务的馆中也有5%正准备开展;65%的馆通过E-Mail进行虚拟嵌入服务,47%的馆通过Rss进行该服务,部分馆分别采用了BBS(28%)、手机(22%)、Blog(12%)、网络教学平台(12%)、其他包括Face-book、Plurk(8%)等形式来开展虚拟嵌入服务(详见表2)。
  2. 嵌入式服务开展内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馆员和嵌入式服务的开展主要体现以嵌入教学和嵌入科研两大类为主,嵌入教学下设有八项服务内容,其中有49所占82%的被调查高校均结合用户需求提供检索技能培训和为用户提供与教学相关的综合咨询服务,较其他服务项的开展情况相对较好,其次有22所占被调查37%的高校开展了收集教师需求的教材和教学资料服务,16所占被调查27%的高校结合课程内容和作业为学生收集与推荐相关资源,其他作为助教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合作规划设计课程内容、辅助教师制作课程课件、与老师联合制作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料库四项服务开展很不理想,这四项服务都未超过被调查高校的5%,已开展或准备开展这几项服务的高校也处于尝试开展阶段。
嵌入科研下设有六项服务内容,其中33所占55%的高校为科研成员提供信息检索与培训,11所占18%的高校为科研立项提供检索查新服务,9所占15%的高校为科研成果提供投稿指南,7所占12%的高校为科 研立项提供申报资料,真正参与到科研团队调研、考查并提供实时解答的仅6所占10%的高校,为科研成果结项与鉴定提供后续服务的只有2所只占3%。
  3. 嵌入式馆员和嵌入式学科服务综合分析。通过表2、表3数据显示,用户对嵌入式服务形态和服务内容的需求期望值都非常高,被调查专家学者不仅认为这些服务需要开展程度高达100%,而且对其服务形态需求也比较明显,尤其是虚拟嵌入式服务需求的表现比较突出,但这并不能否认实体嵌入服务的现实意义。总之,无论实体嵌入服务和虚拟嵌入服务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五、结论及思考
  在国内嵌入式服务模式从整体发展来看处于起步摸索探究阶段,所以在服务的推进与开展中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第一,图书馆馆员的自身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嵌入服务的深度开展和针对性,导致已经开展的服务也未达到预期效果。第二,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化、信息数字化、需求多元化对嵌入式馆员的信息判断、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提供与服务提出了新挑战。第三,嵌入式馆员与院系及信息用户的互动程度、理解与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第四,图书馆有限人力资源与广大用户的无限需求形成矛盾。因此,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构将是嵌入式学科服务今后发展中的极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韩丽.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嵌入式馆员的泛在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1-74.
  [2]韩丽.嵌入式馆员与泛在知识服务[J].现代情报,2009,(9):49-52.
  [3]李文文,陈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0-92.
  [4]廖敏秀,蒋知义.嵌入式馆员——高校学科馆员发展的新方向[J].图书馆学研究,2008,(12):6-8.
  [5]林燕.嵌入式馆员——图书馆用户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2010:71-74.
  [6]王晓文,祝少辉.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新理念——嵌入式馆员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9):197-1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