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在整体经济中形成了“五六七八九”的格局,即中小企业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占GDP的60%左右,完成的企业技术创新占总数的75%以上,且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企业数占全国总数的99%以上。
2011年6月18日,工信部等四部联合制定关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从官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得到的关注凸显。规定发出后,各方持续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投入大量关注,但总体趋势是中型企业融资问题有所缓解,而小微企业对资金依然饥渴,小微企业为何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本文将从银行视角出发,探讨小微企业的信贷问题。
一、银行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现存问题
尽管大多数银行对于积极和稳健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持肯定态度(陈忠阳、郭三野、刘吕科,2009),但现在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可简要归结为成本和风险较高,小微企业人才队伍缺乏,信贷机制、产品不够系统等问题。
在来自银行内部的原因中,在有了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后,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有所紧缩(黄宪、吴克保,2009),能覆盖到小微企业的贷款的比例更小。一方面是由于对于小微企业信贷,倘若使用和中型以上企业的贷款流程,整个放贷流程略长,且耗费大量成本,而对于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特点,银行不仅成本较高,且放款时间较长,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发达国家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库,这就导致不能以一套系统的、标准化的评分模型来给小微企业的信贷定价,而是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的主观因素,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测评不准。如降低信贷成本,又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加大,提高违约的损失,故而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在小微企业信贷中体现为一个突出的两难问题。
而在来自外部原因的影响下,由于金融领域利率管制,我国银行在很长时间内更愿意发放贷款给偿还率更高的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更加偏好给大中型企业服务。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出现空白,于是我国表现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等形式“影子银行”,以高于银行的利率放贷,取得市场份额。这正说明对于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银行还大有可为,但由于银行对于小微企业信贷不重视的历史原因,加之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差异性较大,使得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小微企业信贷机制、产品和服务等,都未能及时跟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思路
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发文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应对小微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而之后的非对称减息,使得银行利差相对缩小,小微企业信贷相对宽广的利润空间应该得到银行关注。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应当乘着政策的春风,加快脚步开展起来。
1.建立人才队伍培养,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小微企业信贷的人才队伍培养与储备是稳健发展此业务的必然要求,小微企业的信贷人员由于其特殊性,必须有很强的原则性及责任心,方能减少贷款信息的隐瞒、作假等问题,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加上自身对小微企业信贷坚实的业务能力,才能形成过硬的人才队伍。而在制度上,要形成健全的激励支持,既要适度授权给信贷人员,同时也要对信贷人员的业务进行合理的约束、考核和奖励,有了良好的激励制度,才能成为银行内发展小微企业信贷强有力的推动器。
2.完善信息系统,降低成本与风险。首先,银行应加强信息搜集,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及分析系统,在同业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借助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逐渐完善小微企业信息管理,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小微企业信贷的成本与风险;其次,在信息日渐完备并形成数据库后,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小微企业贷款作为零售银行的重要部分推进,针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差异性,形成更为精确的成本估算,风险测评,信贷定价等方法,对优质客户给予更加方便快捷的信贷渠道以及价格上的优惠。
3.运用各行优势,做好产品和服务。大银行相对于中小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有着资金能力强、网点多、风险承担力强、声誉好等优势,大银行应积极培养与小微企业的借贷关系,做好相应产品,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则对本地小微企业更加了解,在与小微企业长期和广泛的接触中直接获得一些不能准确量化的“软信息”,并在处理“软信息”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故中小银行也可以运用其独到之处,加强服务,与大型银行一同形成良好的小微企业信贷氛围。
4.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创新信贷方式。银行可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如与更加了解行业及小微企业的全国工商联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好的银企商合作机制。在另一方面,可积极发展商圈型、产业集群型融资服务,融资链服务等新型信贷方式,帮助小微企业信贷得到更加宽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工商联.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
[2]陈忠阳,郭三野,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研究,2009(5)
[3]黄宪,吴克保.我国商业银行对资本约束的敏感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