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字】企业并购 基本内容 动因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和动因的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的建议。
1企业并购的基本内容
1.1什么是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兼并或购买的统称。并购企业是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一种形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等方式。
1.2企业并购的目的分析
(1)企业并购的基本类型。①按照并购双方产业、产品链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②按照企业并购双方的意愿分类,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③按照并购支付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现金购买式并购、承债式并购和股份交换式并购。
(2)决策企业并购的原则。企业并购最直接的目的是购并后的效益和回报.企业总是希望“1+1>2”甚至“2+2>5”。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当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决策。其基本原则是并购净收益一般应当大于零,这样并购才有利可图,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其计算公式为:并购净收益=并购后新公司价值一并购价格一并购费用一并购前并购方价值
(3)企业并购的目的。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①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②有助于企业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立或者巩周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③有助于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⑤有助于实现并购双方在人才、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⑥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谋求并购战略价值等。⑦争取避税。
2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2.1完全政府推动.企业处于被动状态
完全政府推动的并购是我国企业并购最具独特性的一面。目前.政府推动的动机主要有:政府为了实现三年减困的目标.让赢利企业并购亏损企业:政府为了打造地方“航空母舰”,驱使地方同类企业之问兼并,以做大企业;政府利用企业要上市的心态,采取“拉郎配的形式.要求上市企业兼并一家国有亏损企业,作为上市的条件。
政府主导企业的兼并行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卸包袱。不少国有企业由于连年亏损,地方政府不断输血,银行不断注入贷款,还是无法救活企业,或根治这些企业的根本问题。政府部门不得已只有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或撮合可以控制的优势企业兼并这些企业。实现政府的解困目标。我国目前仍实行国有企业归地方部门管理的体制,而除了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外,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晰,各行政主管部门实际成为企业产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因而,政府实际主宰了企业并购行为。面对大批国有企业经营亏损,政府财政支出困难,以扭亏为目的成为政府指导企业并购的前提。
2.2获取资源要素。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
我国企业并购尚处于买方市场,优势企业在选择并购对象时,总是挑选要素资源丰富尤其是有大量土地使用权的企业作为目标。因为我国企业并购多在同行业内由行政主管部门牵线,并购采用的方式较多为无偿划拨或有偿并购,在具体实施并购时,对被并购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往往不评估而只评估其地上建筑物,或利用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通过有意对资产作压低评估,使并购企业可以无偿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和国有资产,而土地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在并购完成后,或扩大再生产、或转让均可以给并购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由于并购双方在数量上的巨大差异,私下交易、与被并购方合谋采用转移或隐瞒资产来逃避债务,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2.3企业为构筑企业集团,实现扩张的需要
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并购是为实现快速扩张,但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直接动机并不是实现快速扩张。作为我国企业并购动机之一,扩张需要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地方性特点,各地企业的建立出现明显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现象,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布局极不合理。行业内的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争夺各地市场,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家用电器行业。在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具备成本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于是,我国一些企业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营销优势,构筑大企业集团。现阶段我国企业通过跨地区并购扩张,还可以打破地方保护的壁垒,既实现生产能力的扩张,还可以通过“销地产”的形式,跨越地方保护的壁垒,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品牌效应
2.4获取优惠政策和合法避税
我国对氽业并购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也是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如对于优势企业并购亏损严重的企业,被并购企业的借款允许五年期的.“挂账停息”;对于亏损严重的企业其亏损额允许递延,可用于抵销并购企业税前的利润,使企业通过并购可实现合法避税。这些优惠政策无疑送给并购方一笔资产,促使其主动并购亏损企业。’
2.5长远发展的考虑
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的并购企业,其并购动机具体可归纳为:扩大生产能力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往往与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成正比,因此,通过并购为企业实现品牌优势创造条件。
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企业并购的另一个动机是把握市场机会。有的市场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没有掌握住机会,就会失去未来在市场上的发言权;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一个企业想要完全通过自主开发来获取市场,反应速度太慢,因此,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占得竞争先机的选择。
3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的对策
3.1战略性地选择并购目标
在并购风潮汹涌之时。企业决策人的头脑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要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和对未来的变化的预测,决定是否进行并购。选择并购目标,不能只求轰动效应或新闻关注,专门选择大型或知名企业,不妨从中小型企业开始。因为,企业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不是单一的中小联合、小小联合.也可以是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多种形式的联合。
3-2从优化产业结构处着眼
并购要以市场行为为主体,政府只在其中起到促进和控制作用。无论是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我国产业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加快推动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中国企业兼并的必然选择。以目前全球企业兼并活动的产业领域来看,企业兼并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电讯业、制药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娱乐业等,而这些行业恰恰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而在这些行业领域推进强强联合可优化我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避免和解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
3.3以横向并购为主.其它并购形式共存
我国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面对国际大企业不断侵蚀国内市场.我国企业最需要的是快速做大做强主业,以抵御国际大公司的竞争.甚至与其争夺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显然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其他并购形式同时存在,尤其是在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有时候还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情况,在国内应首先在汽车、医药、钢铁、饮料、证券、网络等行业中分别产生几家在国内具有很高市场占有率并且具备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
3.4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la益紧密,二者必然会相互渗透。海尔、红塔、宝钢等大企业纷纷介入金融产业,发动金融购并风暴,这种多角化并购无论对于金融企业扩充经营资本,还是对于产业企业更好的利用金融资本都有很大的好处。?我国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虽没有形成趋势,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已经初露端倪,这种结合目前并没有最终成功的证明。对于这种趋向,需要慎重对待。
3.5跨国并购行为将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并购的支付形式亦会多样化
入世以来,外商在华投资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跨国并购、股权转让等新的投资方式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方式,强强联合这一国际重组新理念逐渐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体现。而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跨国并购,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今后企业的并购所采用的支付形式中,现金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小,而股票和债券等支付形式会占主流地位,尤其是强强并购,大量采用现金支付几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我国应逐步完善其金融产品的种类,为未来的金融发展打好基础。
3.6管理的输出输入是并购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既包括人力资源的输出输入,还包括企业文化的融合。并购企业要在管理理念、哲学和管理程序上保持融合后的协调一致。实现并购后,由于后续需注入新的流动资本、新的管理思想、新的人员,若注入不够或力量不足,会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
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尽管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购比内部扩张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我国企业并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的进行探索。同时,政府与企业都应树立忧患意识,通过促进优势企业并购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并在未来开放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