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论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

2015-12-16 16: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金融的支持,低碳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增长点。我国应当把握契机,积极发展低碳金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发展低碳金融的必要性,并结合目前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对策
  在低碳经济兴起的热潮中,低碳金融也应运而生。低碳金融,是旨在为低碳产业发展服务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直接投融资以及银行贷款等活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大国际公约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限制性规定后,碳排放额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各国开始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为实现减排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活动。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低碳金融的发展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发展低碳金融的必要性

  (一)低碳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目前,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来临,金融机构作为工业革命中主要的资金提供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钢铁、电力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利润巨大,商业银行往往受利益驱动,更热衷于将贷款投放于这些行业;与之相反,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由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项目成本高昂、收益不确定,难以获得巨额资金支持。低碳金融的发展必然会打破这种僵局,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并对非低碳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解决我们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瓶颈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低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商业契机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2012年之前不需承担减排义务,境内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便可以成为有价商品对发达国家出售。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提供了大量碳排放权用于交易。同时,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是有所区别的,发达国家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改进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减排成本高昂,如果与我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可将其减排单位成本由100美元以上缩减至20美元,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积极与我国寻求合作。另据世界银行预测, 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容量可达1500亿美元,并有望超越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据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可提升至41%。面对如此巨大的商业契机,尤其是在逐渐丧失人口红利、出口红利和资源环境红利的背景下,我国更应当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展低碳金融,把握机遇,实现环境与效益的双赢。

  (三)发展低碳金融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创新

  后危机时代,传统的金融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复苏后新的盈利增长点,要求金融机构创新业务运作模式、丰富金融产品并改进风险管理方法,积极发展低碳金融以寻求发展出路。低碳金融现货、期货和远期交易的发展,不但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风险的投融资工具,也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在提供低碳金融服务、搭建低碳交易平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积极的尝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乏各类低碳金融衍生工具,我国在低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受到了限制,这也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以尽快摆脱被动局面。

二、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与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相对完善的低碳金融体系相比,我国金融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介入程度上稍显落后,低碳金融工具的种类、资源配置效率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近两年我国对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环境的重视,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交易市场初步发展

  碳交易市场的初步发展,为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自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已建立了8家环境资源交易所,运用市场化手段搭建交易平台,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新了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但这些交易所的碳交易品种并不是可分割的标准化合约,与真正的碳金融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我国CDM项目(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发展迅速,成为全球CDM市场的主要供应方。据统计,2008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4%,预计到 2012年前后,中国仅通过CDM项目就能够获得约18亿吨的碳交易份额,其金额可达到数百亿美元。大量的碳减排资源为我国发展低碳金融建立了基础,也为我国在新的全球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创造了可能。

  (二)商业银行积极探索

  作为构建低碳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领域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利用其资金导向的作用,开展“绿色信贷”,将资金主要投放于当前倡导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的项目。以建行为例,建行积极为客户提供农林生态产业贷款、工业环保减排贷款、清洁能源贷款等多种特色的金融服务,截至2009年末,绿色信贷项目余额达到了1810.9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7.49%,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的贷款推出累计达到了767.24亿元。同时,部分商业银行也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与碳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例如,民生银行推出了以CDM项目排放指标为还款来源之一的融资模式,以低碳金融促进节能减排;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水泥回转窑余热发电等CDM项目。

  (三)高新企业融资渠道增加

  高新技术研发和新能源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资金匮乏陷入困境。因此,除了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以外,还需要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创业板市场的启动,为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创业板市场“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使得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更易获得融资机会,为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资金募集平台,助力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

三、发展我国低碳金融的对策

    我国的低碳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 段,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仍制约着低碳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共同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促进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

  (一)加快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低碳金融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很多商业银行参与的项目仅限于绿色信贷,制约了低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应将产品创新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快我国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信贷方面,应继续推进低碳信贷策略,并研发新型融资产品,可开设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及设备升级的专项项目贷款,或将排放权减排额作为抵押物对低碳项目进行融资。中间业务方面,可借助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提供低碳项目的咨询顾问,利用下属的金融租赁中心或是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凭借托管基金的经验参与托管碳基金业务,利用保理融资工具进行低碳项目融资。直接融资方面,应提供广泛的交易平台,为环保项目和企业提供发行债券、中期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服务,并鼓励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为新型环保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投入。

  (二)建立低碳金融的相关激励机制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低碳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造成很多金融机构目前尚持观望态度,仍主要提供传统产品和服务。政府应当建立一系列激励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尽早建立集低碳银行、低碳保险、低碳证券、低碳基金等机构为一体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对金融机构提供的低碳金融服务提供税收优惠;通过财政拨款建立专项基金支持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研发;增加商业银行低碳信贷的授信额度,并适当提高低碳信贷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三)加强低碳金融的国际合作

  发展低碳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的大潮流,美欧等国家的低碳金融体系已较为完善。我国应当在积极参与国际低碳市场建设的同时,寻求多种合作模式,加强低碳交易、低碳基金和低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加强国际研究与合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及其金融机构建立低碳金融市场和低碳金融服务领域的经验,结合国际上先进的低碳交易机制,探索出合乎我国国情的低碳金融体系。另外,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组织已成立环保项目基金,我国应在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交流合作的同时,借力推动我国低碳金融和环保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金融,201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