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旅游资源的经济分析、外部性以及经营权转让

2015-12-15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试图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从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性,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三方面讨论这一现象,以期对旅游资源遭遇资本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旅游资源;公共产品;经济分析;经营权;转让
1旅游资源的经济分析
1.1旅游资源的属性
  公共经济学认为,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非排他性,指对一种物品未付费的各个人不可能被阻止享受该物品的好处;其二是非竞争性,指某个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并不妨碍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果产品具有竞争性,又同时具有排他性,则属于纯私人产品。但除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外,还有两类产品,介于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之间,一是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被称为公共资源;二是不具有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产品,被称为俱乐部产品。
1.2旅游资源的外部性
  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改善环境质量、恢复风俗民情等等,社会收益远大于旅游开发者自身的个体收益,这是旅游业发展中的外部经济性。但是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外部不经济现象:旅游区粗放经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生态性;部分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者,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另外,经营者目光短浅,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机动车辆,开发景区旅游线路,未能严格控制生态景区客流量,致使污染增大,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从当地居民角度来看,源于赢利当先的经济本位主义思想,砍伐森林卖木材,猎杀鸟兽作野味;从旅游者角度,在景区内留下的“三废”污染严重,随意采摘、乱刻乱划、大声喧哗、破坏自然环境甚至生态平衡。诸如此类,制约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的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是在为旅游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包括门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间接收入是指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间接地为旅游者服务中的盈利。
  我们认为开发强度与旅游资源质量成负相关,随着开发强度的提升,旅游资源的质量会下降,但若在旅游资源的容量内,无须为维护和改善旅游资源质量而支付成本。随着开发强度的增加,由旅游所造成的旅游资源质量下降已对吸引游客产生影响,需对旅游资源进行维护和改善,则维护和改善旅游资源质量的边际成本逐渐上升,与需求达到均衡。旅游地经营者将不再增加开发强度,游客参观旅游景区的费用也将稳定。
  以上分析说明: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为了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旅游景区经营者不会过度开发,而会在开发获得的收益和因开发引起的环境成本之间权衡,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3关于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
  以上的分析,为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提供了理论支撑。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不经济性产生根源是模糊不清的产权界定。由于旅游资源或产品的产权模糊不清,人们往往被导入“旅游资源或产品完全共有”的思想误区,并尽量将自己的外部成本压到最低来获得最大收益,从而把旅游资源或产品过度使用,进而导致拥挤、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即所谓的“公地悲剧”。为削除或弱化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有必要使旅游资源或产品的产权明晰化。在所有权明确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而无须政府的干预。
  然而,大多数的旅游资源都很庞大,单个产权不可行,或无法界定产权,则必须需要政府干预,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才能使旅游资源免遭滥用。然而,现行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就经营权出让方而言,突出表现在:(1)对国有资产处置的随意性。(2)未引入市场机制。一种情况是出让方(通常是政府部门)虽与受让企业签订转让合同,但继续直接插手开发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另一种是签订合同后存在“甩包袱”心理。政府对这些景区转让后就不再过问,视经营权转让为所有权转让,对企业化经营中出现的破坏现象没有很好地行使执法监督权、规划审批权及必要的管理权等。
  而就经营权受让方而言,主要体现在没有通过市场竞争低价甚至无偿取得经营权的企业,没有任何风险压力,缺乏参与竞争的内在动力,不可能产生保护资源及有效利用资源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转让经营权后出现种种问题如资源破坏、国有资产流失、经营者短期行为等,主要与现有产权制度安排、转让市场不健全、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等密切相关。
4结语
  旅游资源并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因而政府不是旅游资源唯一的供给者,引入私人资本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的局面,避免出现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并且认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为了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旅游景区经营者不会过度开发,而会在开发获得的收益和因开发引起的环境成本之间权衡,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制度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存在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该着力设定好竞争规则,为旅游景区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健康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华民,公共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樊勇明,公共经济学导引与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马梅,公共产品悖论,旅游学刊,2003.4.
[5]陈向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
[6]谢茹,试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版)2004.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