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谈我国生态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015-12-15 1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旅游的发展迎合了人们的需要,生态旅游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对城市生态、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旅游 ;城市经济 ; 环境
  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将更为明显。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4.8%,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旅游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达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旅游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旅游业对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社会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50%左右,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旅游业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外旅游交流人数将达到2亿多人次,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旅游交流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旅游业可以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亿人次,境外旅游花费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减少我国国际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旅游业将发挥平衡国际贸易、缓解贸易磨擦的润滑剂作用。
二、生态旅游对城市民收入的影响
  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即旅游业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旅游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其用于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每次分配而增加,最终形成乘数效应而使国民收入总量增长。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可以表现为旅游收入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由于旅游者的消费支出给当地政府或居民所带来的收入构成直接影响,而由旅游地的直接收入诱发形成的收入构成间接影响。比如,由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所带来的旅游收入使得当地政府的财政税收得以增加,当地政府又把这些财政税收用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这样就对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构成间接影响。
三、生态旅游经济效应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
  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
  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三)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
  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沈虹.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王辉,姜斌. 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5)
[3]宁小莉. 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黄友均,许建,黎泽伦. 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初步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5]崔峰.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