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

2015-11-16 1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影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通过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发,提出提高农民增收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农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扩大内需、构建和谐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 
1、农业环境恶化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
  首先,中国户均承包耕地不足一公顷,耕地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而农业人口不断膨胀,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长期形成粗放式和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负荷过大,土地资源衰竭,破坏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的后劲。第二,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农用地不断扩展,可耕地不断萎缩,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改革30年来,农村非农产业得到很大发展,促使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农村的产业结构仍存在很大问题。大量过剩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而如表1所示,第一产业2007年对农业增幅达贡献率仅29.8%,因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农村第三产业对农业增幅的贡献率为15%左右。1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主要表现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不发达,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发面比较欠缺,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缺乏有利条件。
3、农外就业途径狭小制约农民增收的渠道
  (1)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问题,结构失衡、布局分散、资金短缺、研发不力、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经济效益低,相对竞争力不足。由于乡镇企业难以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也就难以增长。另外,由于国家实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一些污染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资源浪费程度高的乡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大量农村工人的失业。
  (2)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吸纳农民剩余劳动力能力狭隘。如表2所示,我国近几年城市化发展较快,但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200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3.9%,比世界平均水平49.2%低了5.3%,与发达国家81.1%相差甚远。这制约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也就制约着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表2:城市人口比重        (%)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世界

46.8

48.0

48.4

48.8

49.2

 中国

36.2

40.5

41.8

43.0

43.9

 美国

79.1

80.1

80.5

80.8

81.1

  (3)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难度。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在城市无法取得与市民同等待遇,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吃、住、就业、加薪、社会保障以及子女上学等方面,使农民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成本增大,而且往往从事劳动力强度大、待遇低的工作。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和使用比较分散,而且农村人口不断增多,导致每户承包的土地面积不断变小,难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农民生活在实现温饱之后生活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4)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难以适应城市二、三产业中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只能从事那些低报酬的体力活。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很大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人均投资不足,包括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从上面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减少农业就业人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表3显示,1952年我国农民参与GDP分配系数为0.61,即表示我国每个从业者平均获得100元收入时,每个农民平均获得61元。而到2007年,第一产业GDP占总GDP的比例下降为11.3%,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数比为40.8%,农民参与GDP分配系数下降为0.28。这是因为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农产品供需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农民的收入水平主要由居民消费水平决定的,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不断降低。因而如下图所示农业GDP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必然不断降低,而农民就业人数不能同比例缩小,导致农民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份额不断缩小。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表3:

表3:

年  份

第一产业GDP占总GDP比例(%)①

农业就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例(%)②

农民参与GDP分配系数③=①÷②(%)

1952

51.0

84.0

0.61

1978

28.2

70.5

0.40

1985

28.4

62.4

0.46

1990

27.1

60.1

0.45

1995

19.9

52.2

0.38

2000

15.1

50.0

0.30

2007

11.3

40.8

0.2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民增收方面最直接的效应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同时还为农民增收带来其他正面影响。
(1)农村土地资源重新配置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是降低人地比例的最主要途径。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土地资源转移给农民来耕种,缓解了人地矛盾。同时使农村土地资源集中、合理配置,为实行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使留守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
(2)增加农村资本投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双向的资源流动过程,一方面是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城市,另一方面是资金反向流动。农民务工经商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形成资金回流,投入到农村的农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3)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向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流动,农民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就业,所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新的意识和观念,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还为家乡带回了大量的经济信息,有的还成为农民企业家,这些都为为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增收提供人力资本。
三、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 收入增长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结构的转化升级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农民把生产的粮食、蔬菜等产品进行在加工,构建和完善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储藏、保鲜等完整体系,使农民在农产品的增值、流动环节上获得收益。同时可以带动一批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2)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展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根本出路。因此要加快发展城市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区位、资源、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本着与城市工业结构互补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发展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来料、来件加工项目,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同时在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镇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小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多渠道地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有关部门应按照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专门的培训和岗位定向培训,使有农民能掌握城市用工需求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层次,由体力型转向技能型。同时,要抓好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民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4)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
  首先,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建立城乡同等权益的制度。我们必须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使进城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与福利服务权。这样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步,清除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
  第二,加强建设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各地区政府应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用工预测和公布制度,及时收集本地区用工需求信息,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用过需求信息网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延伸,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社会保障等项目的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农村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矛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城乡经济,推进城市化,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从多方面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金浩.农业过剩劳动力二元经济发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先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弊与措施[J].时代经贸,2008,6(112):67-69
[4]马智利,徐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2(8):36-69
[5] 张杰飞.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措施[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4):89-9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