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2015-10-15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有关工程建设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的不足及缺陷,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改革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探索路径。

关键词: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 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多年来,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和定额的不断完善,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超 ”现象普遍存在,现在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或者说绝大部分是在建设实施 施工 阶段,一般注重施工预算、结算而忽视事前的造价控制。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的管理,就其超支的原因很多,但忽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一)设计阶段控制造价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
  在不同的建设阶段中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 ,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 的技术设计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 5%-35% 。很显然 ,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 ,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低投入高回报
  如果在此阶段做好的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 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造价,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三)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行之有效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结果出现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重。业主 建设单位 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帐。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 但毕竟是“亡羊补牢” ,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地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来,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推行标准设计
  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和复用图 ,一般统称为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据统计 ,采用标准设计一般可加快设计进度 1-2倍 ,节约建设投资 10%-15% 以上。该措施对优化设计有如下指导意义
  (1)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工期周期、节约设计费用
  (2)可使工艺定型、易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易使生产均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材料 ,有益于较大幅度降低建设投资。
  (3)可加快施工准备和定制预制构件等项工作 ,并能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4)按通用性条件编制,按规定程序审批,可供大量重复使用,做到既经济又优质。
  (二)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 ,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布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若在批准的设计限额内,设计部门能认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依靠科学管理技术、优选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所节约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设计部门以奖励调动设计部门积极性是大有潜力的,也是控制工程造价行之有效的办法。
  (1)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
  在初步设计限额设计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应强化控制建设投资意识 ,在拟定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选择设备材料过程中,应先掌握工程的参考造价和工程量 ,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进行设计 ,并以单位工程为考核单元 ,事先做好专业内部平衡调整,提出节约投资的措施 ,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2)严格控制施工 图预算
  施工图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的主要文件 ,是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 ,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初步设计工程量控制方面 ,控制工程量一经审定 ,即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 ,不得突破。
  (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除非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 ,否则任何人员无权擅自更改设计。如若预料到将要发生变更 ,则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若在设计阶段变更 ,只需修改图纸 ,其他费用尚未发生 ,损失有限 若在采购阶段变更 ,则不仅要修改图纸 ,还需重新采购设备和材料 若在施工期间发生变更 ,除发生上述费用外 ,已建工程还可能将被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因此要尽可能将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 ,建立健全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 ,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 ,需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 ,使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三)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的奖罚制度
  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种取费办法,难以调动设计者主动地考虑降低造价、节约投资。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应对现行设计费的计费方法和审核办法进行改革,建立激励机制。
  (四)提高技经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
  设计阶段概算编制质量的好坏 ,人的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该阶段的人员的素质,加强人员培训也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之一 。
  人员培训可以通过高等和中等院校设置技经专业来培养补充技经人员的新生力量。另外在职人员也应该经常参加高层次的技术培训 ,以提高工作能力,增加专业知识 ,了解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在工作中也必须严格按设计人员提供的资料和造价管理部颁发的定额、标准等认真、公平、合理地编制概算。在职培训可以通过专业证书培训、岗位培训、短期轮训等方式。为加快适应建设工程与国际惯例、先进水平接轨,要加强技经人员计算机应用的培训 ,实现技经工作电算化。通过培训 ,使技经人员熟练 掌握一种本专业概算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基本掌握材料价、设备价和一种经济评价、参考工程量统计软件的使用 ,了解造价指数测算、动态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实际操作以及能自行编制一些表格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
  总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并不那么轻松,但它确是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只有当业主 建设单位 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把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另一个里程碑。
  综上所述 ,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渠道很多,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认识 ,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尽量使我们的工程做到高质量 ,高效益 ,把好每个关 ,把控制工程造价真正落到实处 ,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