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可行性分析

2015-10-08 1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判断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是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是形成公路生产能力的生产活动, 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地方的交通条件,还能够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持续. 快速发展。
  一、公路建设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公路建设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报告的内容,根据深度要求,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现状评价。 通过对现状的解剖分析,提出老路改造或新路建设的技术经济依据,为解决薄弱环节提出方向和目标。
  2.发展预测。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调查和资料分析,预测交通量发展水平和容货类构成.流量.流向特点,论述运输发展的经济合理性及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的必要性.紧迫性,为研究工作提供可行的经济依据。
  3.建设条件通过勘察和必要的钻探.测量.科研.试验,基本搞清地形.地貌.地质.气侯等自然条件,论证比较技术可行性,选择推荐最佳建设方案。
  4.协作条件。 调查研究筑路材料的来源及其产量.质量.单价,征地拆迁,供水和供电情况,劳力和劳资情况,国家和当地群众对该项工程的需求情绪,社会情况等,论述外部协作条件的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指标
  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项目的成本. 效益进行折现计算,比较成本与收益的大小, 对比较结论进行评价,并作为项目评估. 甚至项目取舍的依据。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指标较多,着眼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可行性分析中常用的几种经济指标。
  1.现金流
    项目现金流是公路工程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或流入的数量, 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基础。 现金流涵盖了营业. 投资和项目终止的现金流等。
  2.贴现值体系
  贴现值体系是公路工程项目中经济可行性分析中采用的指标体系, 普通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一般使用非贴现指标,但公路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所以要求数据更加精准, 因此引入贴现值。 非贴现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尽管计算简单,然而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却基本没有应用价值。贴现指标则是在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基础上, 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判断。这类指标通常包括:
  (1)净现值。 净现值就是公路工程项目的效益现值总额减去成本现值总额的差值,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公路工程项目在评价期内各年的净效益, 再进行折现计算,转化成以基年为标准的现值,最后加总得到净现值。净现值体现了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评价期内公路工程项目总收益大于总费用,该项目可以付诸开工; 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说明评价期内项目总收益小于总费用,项目不适于开工建设;如果净现值等于零,意味着该项目获利能力低,仅做到到平衡投资,无利润可言。大于零的净现值数额越大,说明公路工程项目越有经济潜力。
  (2)效益费用比。 效益费用比是公路工程项目的评价年限内, 各年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的比率, 其经济含义为体现每单位成本可获得的效益回报。 如果效益费用比大于1 时,即表明该公路工程项目可获得超过成本的收入,可以付诸建设;如果效益费用比小于1,则该公路工程项目无法获得超过成本的收入,项目不应当开工;而效益费用比等于1,说明该项目的收入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
  3.清偿能力指标
  公路工程项目的财务清偿能力是在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基础上,对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 资产负债情况. 债务清偿能力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清偿能力反映公路工程项目能否按照筹资安排及时. 足额偿还债务融资资金的能力, 是重要的财务因素之一。
  (1)借款偿还期。 公路工程项目的借款偿还期是指在有关财税规定及企业具体财务条件下, 公路投入使用后以收益偿还建设借款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规定,利润. 折旧. 摊销或其他收益都可能用作还款。
  (2)资金来源与运用。 分析公路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可以明了在整个计算期内项目的财务资金平衡状况, 具体来说就是指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资产中, 借债筹集的部分所占比例,同时可用于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
  (4)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公路工程项目的流动比率体现该项目清偿短期债务的能力, 而速动比率反映项目快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4.不确定性
  公路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是指, 对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时,各项指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算的估值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很难完全一致。公路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有价格的变化. 技术手段的变化. 成本的变化. 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等。
  5.国民经济评价
  公路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分析公路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具体工作即分析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后能否增加国民收入以及增加的数量, 用到的常用指标有影子价格. 社会折现率和影子汇率等。
  影子价格可以理解为对有用资源稀缺程度的评价,或参加生产的资源在最优配置时的价格。 影子价格的着眼点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含义是在最优情况下资源能够产生的收益增量。 目前,国家统一测定和发布的与公路工程项目有关的影子价格转换系数有: (a) 交通运输部门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 公路的系数为1. 26,铁路货运的系数为1. 84; (b)工资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 一般项目的系数为1,大量使用民工项目的系数小于1,可取0. 5;大量占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项目系数应大于1; (c) 国产机电设备的影子价格为1。
  三、公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1. 经济费用中土地影子价格的确定
  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土地的影子价格通常是按照无穷年内种植农作物的净获得的累计作为其最大机会成本来计算的。如果项目使用的是农村土地,则按照土地未来各年的最大净产出的现值之和作为其影子价格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公路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其用途不仅仅是种植农作物,其占用土地的用途也极为广泛,其影子价格的计算应按照城镇土地影子价格计算方法确定,参照该地区土地的实 际交易价格作为其最大机会成本;如果没有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参考, 可参照各个城市制定的分级土地基准地价作为估算土地影子价格的基准出发点, 进行修正后作为估算项目使用地块的影子价格。
  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
  (1)交通量预测是计算经济效益的基础。公路交通量预测应根据总体规划.路网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来确定, 预测范围不应仅仅是建设项目本身, 还应包括整个影响区域,一般由专业人员进行。分别测算“有项目”和“无项目”情况下影响范围内各条道路的交通量。(2)车辆平均速度是计算经济效益中降低营运成本效益和运输时间节约效益的基础, 公路的行车速度主要与交通量.交叉路口的多少有关, 应分别对项目中影响到的各条道路的实际行车速度进行测算; 实际计算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 其预测难度较大,因此需要评价人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分析。(3)车辆运输成本由燃料费.润滑油费.轮胎损耗费.车辆折旧费.修理保养费.人工费.保险费等组成。它与交通量大小.车辆行驶速度.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不同的道路等级.交通状况, 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平均行驶速度, 所以道路建设和改善方案实施前后, 道路的行驶车速是不同的,因此车辆的运行成本是有差异的。(4)旅客的时间价值是旅客旅行时间节省的货币表现。时间价值按照在节省的时间内所能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 在时间价值的计算上应考虑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时间价值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彭建伟. 公路建设工程经济评价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5) .
[2] 周枫钧,刘静. 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 .
[3] 黎源. 公路建设工程经济评价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