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借鉴国际经验,加大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

2016-02-26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战略调整,政府对三农采取何种保护政策广受社会关注。借鉴世界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在财政金融方面给予的保护支持和补贴政策,制定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和支持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一、WTO《农业协定》的补贴政策

 

  世贸组织《农业协定》是规范和约束各国农业补贴措施的基本准则《农业协定》允许对农业的补贴一般分为三类:绿箱黄箱蓝箱政策绿箱政策指的是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并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成员方无需承担削减义务的国内支持与补贴措施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即要求各国作削减与约束承诺的国内农业支持与补贴措施,包括对种子、化肥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允许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黄箱补贴占农业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中国为8.5%“蓝箱政策是指对一些与限制生产计划相关,不计入综合支持量的补贴,成员方不须承担削减义务我国因财力有限,目前还没有实施这类政策协定还专门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国内支持与补贴的特殊差别待遇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与农业信贷

 

  1.农业补贴政策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瑞士和巴西对农业提供的补贴最多欧美国家的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国家中,农民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政府的补贴其中美国农民的收入中有30%~60%是来自财政政策补贴欧盟对农业的补贴主要体现在黄箱补贴,占农业补贴总水平的53%1986-1988黄箱补贴为923.9亿美元,占农业GDP63.4%。日本农业补贴主要为黄箱补贴,1997年占农业补贴总量的54%,占农业GDP50.5%200351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的农业法根据新法案,今后10年政府将向美国农业和畜牧业拨款1900亿美元,较目前实行的补贴增加了80%。补贴涉及大豆、棉花、花生、牛奶、蜂蜜等农牧产品;土地保护方面的费用增加80%

 

  2.农业信贷体系政策信贷政策支农与财政政策支农相比具有资金使用效益高灵活方便和便于监督等优点,因此,各国都把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当做国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信贷资金在农业支持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国外农业信贷政策性支农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投资的需求相应增加,农业信贷总额不断上升,农业信贷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日本农业贷款1955年为2983亿日元,到1985年上升为180027亿日元,增长了59.4倍,年均递增14.6%,农业信贷占全国总额的10%左右。日本的合作金融系统中农业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90%法国农业信贷1975年为1489亿法郎,相当于1950年的86.9倍,年均递增19.6%二是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支持农业发展如美国农业部的农户信贷管理局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等。各国政策性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为了弥补商业金融支农积极性降低的缺陷,向农业提供低息贷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但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和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和行业,更多地体现公益性和公平原则;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则更多地侧重于开发性业务,对农业的资助往往力不从心。

 

  美国农户信贷管理局为了鼓励农民的投资,制定了长期(最长为40)低息贷款,让农民投资农业,如购买或改良土地修建仓储设施开发水资源等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贷款9嫩用于农林渔业,贷款利息率为工业贷款利率的1/2-1/2,主要用于改善经营结构和土地改良三是国家财政对面向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助和补贴国家财政为鼓励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2.银行是企业,金融市场化是我国银行业发展。

 

  多采用财政贴息的方法,由政府负责弥补同市场利率相比的利差。有些国家还为这些金融机构实行担保,对因各种原因无法收回的贷款,政府承担损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地区农业互助信贷银行是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般为8%,只及非优惠贷款利率的一半左右。日本政府规定,凡农业协同组织(发放低利长期贷款的农业金融机构)开展的用于农业现代化、救灾等规定项目和条件的低息贷款业务,均由国家进行利息补贴四是通过农产品抵押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为了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一些国家实行农产品抵押贷款政策。如美国商品(农产品)信贷公司通过无追索权贷款的方式,用农户多余的农产品作抵押进行农业贷款一方面解决了过剩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因销售不畅可能带来的下一轮农业投入的资金缺乏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加大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我国对农业的保护补贴政策中国不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是少数几个未给予农民直接农业补贴的国家之一。我国现己使用的绿箱政策有6项,分别是政府一般服务支出用于粮食安全目的的公共储蓄补贴国内粮食援助补贴、自然灾害救济支出、农业环境保护补贴、落后地区援助补贴。其余6项政策尚未使甩我国农业补贴中的黄箱补贴支出主要包括:价格支持措施即粮棉保护收购价格、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

 

  地方政府农业投入大幅度下降己成为农业投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80%左右在地方,但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地方财政往往把农业发展看做是中央政府的事情而予以忽视;加之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包揽过多,更难以强化对农业的投入1978~1993年期间,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行,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50L6%上升到63%,但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农业支出的比重却由91.视下降到80l6%;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占同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由23.45%下降到10.68%

 

  四、启示与建议

 

  1.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巨额的国内农业支持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处于极不公平的竞争地位,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发达国家每年对农业的补贴超过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国家的总收入;欧洲国家平均每天给每头奶牛补贴2美元,而发展中国家数十亿的贫困人口却未达到这个生活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国家因经济高速发展而被称为奇迹的15,但此后的发展速度明显回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拖了现代化的后腿,欲速而不达,其教训可谓深亥1丄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和发展但目前的现实却令人担忧,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日趋严重,支农的财政结构和总量远远不能满足三农的需要的方向。信贷资金必须遵守三性原则,否则银行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任务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包括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商业银行及信用社应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除了财政和信贷支农外,农业保险体制方面也亟待进行创新。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洪涝、鼠虫等灾害发生频繁,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2000年,美国农作物保险承保面积占可保面积的76%,而2001年末中国农业保险的承保面积只占可保面积的不到%。要尽快为农业保险立法,并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

 

  3.三农的保护与支持,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国力,不能盲目攀比照搬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水平和经验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过多的投入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但三农问题又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在有限的财力内,仍然需要增加农业政策性信贷、农业贷款贴息和农业信贷担保补贴,特别要强化对农业高科技含量生产要素投入的补贴,以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

 

  4.从制度方面解决支持三农的问题一是主要农产品流通机制不健全,由于垄断部门的参与,相当一部分粮食并未按保护价格收购,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二是政府在提供生产信息、制定产品标准、促进科技进步和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等方面未取得明显的进展三是金融制度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现有的信贷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和大企业,县乡企业及农业农村难以得到资金支持,不仅如此,农村资金反而流出严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