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财政金融支持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2016-02-24 16: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财政金融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财政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大切入点。

 

  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落后的思想观念、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一是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来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国家为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行了相应调整,农村教育管理主体由乡村上移到县级,农村义务教育开始逐步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经费来源从以农民为主转向以财政为主。但是在县乡财政困难的地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远未实现初衷,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中小学危房、农民子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大大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必然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并存,不是农民不愿意外出打工,而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缺乏一技之长,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财政要进一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二、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大、劳动力转移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层次的三点考虑中重要一点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而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着稳定的经济联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它为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从而带动农业的企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三、加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1.发展小城镇是启动城乡市场的重大措施。当前广大农村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公共性、群体性、集中性的生产和生活消费均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这就要靠小城镇的联结、聚集。没有合理的小城镇作依托,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消费都因成本过高而无法进行,没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电器、新式住宅、交通工具、科技文化等消费受到极大的限制,城市的资金、产品、服务都很难下乡,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受到限制。因此,发展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经济,开拓和激活城乡消费市场的关键。

 

  2.小城镇是培育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间,和农村相互依存,不断地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经济成份,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农民联系起来,有效的配置资源共同发展,告别封闭和落后,走向大市场。

 

  3.发展小城镇是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农村第二产业发展慢,第三产业发展缓,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小城镇载体。第二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缺动力,因此,只有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才能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逐步增加,能够带来新的消费需求,也能有效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发展小城镇建设奠定基础,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财政金融支持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首先,农业是弱质产业,每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很大,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农电改造、农村通讯、农村道路建设已取得实效,但与城市的差距还很大,因此,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继续加大财政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并确保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补贴、两减免政策实施后,广大农民惜地种粮的积极性非常高,农民深深感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但农民担心政策不能长久。因此财政部门要积极探索保持三补贴、两减免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六、金融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调整经营策略,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双赢。一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通过增加支农再贷款,增加信贷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调整传统的经营模式,由单一的存贷款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服务方向转化,适当提高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授信额度,并在农村推广和使用信用卡,增加农民的投资理财项目,大力发展代收协管农村资金、代理保险等业务,延伸支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功能。三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放宽贷款门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统一法人、股份制改革及商业性经营的实际,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发展。四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重新定位,延伸服务对象,拓宽业务范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