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经济虽然在总量上是不断增长的,但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状态。全球经济失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得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内在原因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要素流动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面现象
一般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并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就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贸易盈余增加,以及包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在内的石油产出国贸易盈余增加。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5年开始扩大,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为1140亿美元,约占GDP的1.5%;到了2008年6659亿美元,约占GDP的5.7%。全球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国除美国以外,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可以看出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逆差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同时,亚洲国家经常账户出现了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经常账户顺差为2057亿美元,到了2008年仅中国的贸易顺差就达到290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顺差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来自对美国的贸易,所以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是在国际上热议话题,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
欧元区的贸易余额从1993年以来一直为盈余,同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资金流出抵消了一部分贸易顺差,经常项目还不时出现小范围的逆差,但经常项目收支总体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整个欧元区并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角,
在世界经济失衡在贸易失衡的基础上,通过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与储蓄的全球性失衡。由于美元霸权在亚洲地区的长期响影,亚洲经济体普遍实施的是本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为了避免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美元贬值,进而引发亚洲地区经济体货币的竞相贬值再次发生货币危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被迫将过剩储蓄用于购买美元债券,导致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出现与双边贸易失衡相反趋势的资本流动失衡。那些顺差多的国家再以国债方式将资本输出到美国,就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面现象,但要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经济的失衡并不是短期政策性因素,也不在于中期的周期性因素,而在于历史性的长期因素,这些长期因素改变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而世界还没有形成对其有效的调节手段。这就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所形成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与新运行机制。所以我们说今天全球经济的失衡集中表现在国际收支与汇率水平上,但它的基础却是全球化加速下的国际要素流动,要素流动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是失衡的历史性原因。所以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
第一,全球化的原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在全球化中大大增强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即由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的生产出口,转变为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新概念:“ 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
全球化导致的这种要素集聚带来了生产出口在亚洲国家的集中,这些国家经济不发达,处于发展阶段,拥有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使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各国生产分工相比,生产的全球性布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更为重要。
随着这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其集中表现为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这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构建起了一个全球的供应平台。如果当美国政府刺激需求时,只会引进进口增加,而不是国内供给增加,其进口主要则来自于中国和亚洲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的低消费又要求以外部市场拉动增长,所以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通过外资的投资和对外的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贸易的顺差不断扩大。美国则通过在亚洲国家的投资既增加了高级要素的收益,扩大了财富积累,又因为进口的低价格抑制了通货膨胀。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使金融资产升水使储蓄更加减少,消费更加扩大,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第二,要素流动的原因。全球要素流动是存在着体制偏向的,高级要素的流动是比较充分的,而低级要素的流动则是不充分的。资本、技术、优秀人才、标准、品牌、跨国经营网络、跨国企业组织等极易流动,而加工型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基本不能流动。这就导致了生产能力由高级要素拥有国家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的流动的特征,生产加工能力从而出口能力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的集中,广义高级要素以资本形成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集中,而金融财富向高级国家返流的基本特征。同时国际贸易是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可以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看成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不仅超越了商品流动,也主导了商品流动。
这是因为:(1)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既包含了要素的流动 ,也包含了产品的流动,因为要素流动必然使生产地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产品贸易量的扩大;(2)要素的国际流动从生产经营的源头起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其深度要超越以最终产品为内容的国际贸易;(3)要素流动是广义的 ,它既包括了货币资本,也包括了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信息、市场营销网络等等,深化了国际经济联系;(4)要素流动是商品流动的发展,因为跨境投资往往是为了跨越贸易障碍,包括关税等市场障碍和运输等自然地理障碍,扩大和发展了国际商品贸易关系。
这种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也使财富在国际布局上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财富积累的速度也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低级要素的收益主要转化为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即最终消费,发达国家则以高级要素的收益或转化为高级要素再开发,或转化为金融资产的积累。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全球化的要素流动使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集聚了大量生产要素,利用其低劳动力成本进行生产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构造全球的低价供应平台,使美国需求增加不带来通涨的上升;美国从国际投资中更多获利,财富增长,从而导致更高的消费和贸易逆差。生产在
亚洲国家的集聚,必然导致出口能力的迅速提高和贸易顺差的扩大。但是这种出口的扩大并非主要是亚洲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体现,而只是这些国家低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发达国家投资国在这一地区集聚各类高级生产要素的事实被这些国家迅速提升的出口能力掩盖了。这就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
三 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失衡
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所以现在的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一种长期性,持续性,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主要是因为:1.在目前国际分工的新格局中,美国相对充裕的资本和技术与亚洲相对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2.目前亚洲经济体以债券的形式积累了对美国的债权,而美国则以直接投资的形式积累了对亚洲经济体的债权。虽然这是不平衡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善性,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所以其本质上是也一种相对均衡。
全球经济失衡是这种短期的失衡,为了实现长期的均衡,世界经济应当从几个方面来改变:
第一,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上,而全球国际贸易失衡首先是由美国的三大经济政策,即赤字财政政策、高消费政策和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贸易逆差,且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而贸易逆差日益攀高,到了2005年,美财政赤字高达4992亿美元,占GDP的4%,因而贸易逆差也创新高,达8284亿美元。在经济学上,如果存在贸易逆差,主要由投资增加和储蓄下降来承担,而美国既有投资增加,更有储蓄下降,双重推动贸易赤字急速膨胀,同时不仅美国政府欠债,家庭也靠借债消费。美国居民家庭储蓄率极低,难以支撑高消费,于是靠借债过日。从美国的产业结构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是它的优势,而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则是它的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可是,美国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必然造成贸易失衡,尤其是对于中美贸易的失衡。
对于亚洲等一些出口导向型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上有着巨大的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持有美国债券最多的国家,更应该重视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外贸顺差不能反映出其商品的竞争力很强,而是建立在人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国来说,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进行经济转型,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国内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上来。我国应该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生产链条的高端发展和实现产业部分转移,延伸生产链条和网络容量。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要积极转变消费模式,政府应该给居民提供更好的保险,使其改善消费和收入的分配比例,降低储蓄率。同时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从而提高整个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第二,在全球金融方面。全球失衡的净储蓄方主要存在于亚洲地区,其中中国是净储蓄输出的重要经济体,中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外汇储备继续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中国现在的外汇管理体制使得货币当局只有被动地吸收大部分的流入资金,而外汇储备的吸收直接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挂钩,这就无形地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同时中国的储蓄率是大于投资率的,储蓄不能高效得转化为投资,主要表现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低效。所以我国要以政府主导金融建设为契机,进行金融的自由化建设,同时在注重间接融资主导的现状,在稳定金融环境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另外汇率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世界本位制货币的霸权体系,当一国在选择其本币的汇率时 与其说是在与市场力量博弈,还不如说它是在与美国进行博弈。当前我国的人民币在不断得升值,但我们要看到它还不能大幅升值,应在稳定基础上变动,这段时期人民币的上升对国家经济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的外向型企业,所以要谨慎的对待。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及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之后,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三,生产要素方面。通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认识,我们知道要素流动对解决经济失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H-O模型描述了在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正是有了生产要素这种不均衡的生产要素才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但为了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对进口国,而且对出口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各国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十分谨慎。现在像资本这样的高级要素的流动在全球日益扩大,但像劳动力这样的低级要素却面临着重重的流动障碍,所以要一步开放全球的生产要素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有其负面影响,不利于世界的平衡稳定发展,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机会。特别是我国,拥有着丰富的生产要素,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通过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宏,刘威, 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前景.江西财经大学报2008.6
[2] 胡志浩,王雪, 金融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 罗辑,黄丽君,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市场透视2008.10
[4] 张幼文,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