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初探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效益

2015-10-27 15: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以仪征技师学院学生成长导师制为载体,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意义及构建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学生成长导师制,中等职业学校

  1、引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导师制的尝试。
  2、仪征技师学院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意义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针对性强,通过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一对一的帮助学生,指导、教育和帮助学生实现思想和学业进步,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成为思想健康的人.
  笔者认为也有利于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仪征技师学院第二轮的课程改革目标是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机制,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这一切都在呼唤着学校和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建立起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新机制。其次,还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密切家校联系。
  3、仪征技师学院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构建模式
  3、1准备阶段
  (1)确立组织保障机构.为保证“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全面实施,学校组建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校领导小组,以秘书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工作小组的管理网络。学校领导小组对工作小组起着领导作用,工作小组要对领导小组负责,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学生成长导师”的操作模式、运行机制,发挥“学生成长导师”的育人功能。(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中等职业学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的“四导”策略。因此在导师的选定上,首先是要有高尚的师德,自愿为学生的成长护航,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3)宣传发动。学校召开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集中对导师、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完善各种制度,广泛宣传导师制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发挥自己的专长潜力,争做学生的成长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人生价值。(4)教师申报。“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工作具体由各系部教务科负责,由符合条件的教师自愿提出申请并填写《导师申请表》,主要包括自己的个人简历、教育信念、教学特长、业余爱好、工作成果等,交所在系部审核。(5)学生申报.受导学生可以涵盖“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方面。由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并填写《学生选聘导师申请表》。对于优秀生和特长生,要注意拔尖,培养其特长;对于“学习有困难”、“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若干特殊学生群体,要注意疏导和关爱。
  3、2实施阶段
  (1)严格导师准入制度.一方面要严格导师的准入标准。从政治思想素质、师德师风表现、专业学术素养、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明确导师标准,并积极鼓励共产党员和骨干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另一方面要严格成长导师的选聘程序,由各系部根据报名人数和相关材料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确认导师名单。(2)师生双向选择结对。学校本着优化培养,双向选择的原则,通过自主寻求、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寻求成长导师。根据“量少质优”的原则,一般按一位导师3—5名学生的比例结对。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后,班主任要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情况下进行师生结对,以保证每位导师指导计划的完成。(3)了解受导学生。首先从学生个人成长需求角度出发,通过班主任先了解学生受导的原因,重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受导原因;其次通过询问家长和学生本人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再次通过和学生交谈,观察学生,从学生的答话和神态中揣测心理,观察学生最真实的表现;最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分析自己受导学生,同时通过聊天谈话、写信等让受导学生了解、信任自己,只有这样才可能比较全面认识学生。(4)分析受导学生。在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对受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形成初步材料,对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用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多包涵他们的缺点,多挖掘他们的优点。(5)制订受导方案。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导师应每月定期检查受导学生成长手册,追踪学生成长轨迹,让学生能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依据整理的有关信息判断自己的进步。2)谈心辅导。导师每学期至少与每一位受导学生个别谈心辅导4次,集体辅导1次并记录辅导内容,谈话记录附于《导师制工作手册》,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谈话主题、谈话内容纪要、谈话后记和其他并督促每一位受导学生每2周应向导师汇报一次生活学习情况。3)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导师每月至少一次电话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适时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法,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4)个案分析诊断。导师应及时收集受导学生资料,分析学生受导情况,积累工作经验,每学期撰写导师工作案例至少1篇,每次个案分折都确定一个主题,有案例、有分析并提出诊断方案。5)阶段工作总结。每位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实际,制订导师工作计划,提出工作设想和目标,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各系部每学期组织一次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3、3效果测评阶段
  为了实现从导“学”向导“育”、从“导师”向“导生”的两个转变,导师制的实施需要依托新型的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定、质性评定等,营造发展性评价机制,我们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有:(1)记录导师对受导学生的基本分析和基本工作意图;(2)记录跟踪具体学生的家访、谈话活动;(3)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受导学生的变化;(4)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体会、经验和教训。总之,通过结合“导师工作手册”检查工作记录和评价,听取受导学生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听取有关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纳入导师工作评价的体系。
  4、结束语
  仪征技师学院近来推行的“学生成长导师制”,目前处于开展阶段,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导师积极性不高或者师资力量紧张或者部分学业困难学生较为被动等诸多情况。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正常处理好几点关系,使得“学生成长导师制”这项制度更加完善,成效更显著。主要是:正确处理导师与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正确处理导师与受导学生的关系。这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唐建生、刘红普.高职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11).
2、付晓杰.高职院校试行“综合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