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有了较大发展,但其数量、规模和科技含量以及发展能力仍显不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不大
从集群数量上看,中原城市群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数只有100个左右,远低于浙江省年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000个的整体实力。从规模上看,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百亿以上产值的集群占全部集群数的比例不足10%,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下的产业集群占全部产业集群数(99个)的比例高达75%,甚至有的省辖市所有产业集群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下;从经济贡献度来看,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GDP总量的13.82%,相当于三大城市群(京、津、冀,下同)GDP总量平均水平的21.2%;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总产值的20.8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工业总产值平均水平的28.24%;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的14.58%,相当于三大城市群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平均水平的21.21%;外贸出口总额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外贸出口总额的1.4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外贸出口总额平均水平的1.94%。
(二)围绕省内优势企业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不多
我省在农机、轴承基础件、矿山设备、有色金属、纺织及建材等领域建设了至今在全国同行业中仍居于前列的大型企业,如一拖、洛玻,中信重机、洛轴等公司;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市场选择,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如宇通、新飞、安彩、双汇、北方易初等。但围绕这些企业周围,除双汇外并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群,企业在地区内基本处于“一枝独秀”状态。也就是围绕省内优势企业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不多,究其原因,也许同地方政府过度支持地方优势企业,以及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不够,从而间接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与此相反,有些企业的资源却为外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比如从洛轴流失的大量轴承人才,成为浙江武进等地的上千家中小轴承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
(三)大多数产业集群未形成自主创新机制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我省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抗风险能力较差。不仅自主研发能力弱,而且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制造业集群区出现严重的"技工荒",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显然,失去创新动力的产业集群是不可能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这不仅指高科技产业群,即使是像食品、纺织服装业这样的传统产业集群,忽视技术创新,不重视采用高新技术,也必将在竞争中走向衰败。
(四)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外包意识"普遍较弱,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尽管行业特色明显,但行业内部却缺乏细致的分工。多数产成品及其零部件都只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而配套企业吃不饱。这样,不仅分工得不到细化,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集群区内企业偏好"小而全",开展企业合作和联合较为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传统思想制约,地域文化的局限,企业只知竞争不知联合外,更主要的可能在于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对合作伙伴的信用度不够,仅仅把信用限制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上,以致社会信用半径小,集群难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大量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缘由,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分工的途径有多种,从当今国际经验看,"外包"是促进专业分工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二、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政府引导,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发展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围绕河南优势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河南有许多知名企业集群,在全国也有很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漯河双汇、郑州宇通客车、中国一拖、北方易初、新飞电器、安彩高科、许继电器等,它们在同行业中都是位居前列的企业,从它们所在的行业特点看,有着相当长的产业链,产品涉及的范围也相当的广,一旦形成产业群聚,对地方经济必然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但事实是围绕这些优势企业,除一些食品产业外并未形成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没有转化为地区竞争力,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力与辐射力也有限。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围绕这些企业建立具有地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支持相关配套企业在本地区的建立和发展。